一种大麻品种间差异性比较的形态学观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形态学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一、获取观察植株

选取相同栽培条件下种植的处于同一幼苗期、现蕾期、盛花期或工艺成熟期的大麻品种植株作为待比较植株;

二、收集植株形态学数据

(1)将取材部位分为如下4个区:

A区:大麻茎下1/3处;B区:大麻茎1/2处;C区:大麻茎上1/3处;D区:大麻茎顶端;

(2)外形数据观测:

(a)幼苗期观测指标:

株高、B区直径、第一真叶叶长、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

(b)现蕾期、盛花期、工艺成熟期观测指标:

株高、A区直径、B区直径、B区节长、C区直径、叶长、中裂片长、中裂片宽、叶柄长;

(3)显微结构数据观测

(a)取材:

分别截取茎A、B、C区0.5~3cm长茎杆,D区截取从植株顶端至其下0.5~3cm处茎杆;

幼苗期取第一真叶,现蕾期、盛花期、工艺成熟期切取距离C区最近叶片中裂片中央区域2~4cm2叶片;

将上述材料置于固定液中固定24h以上。

(b)茎结构观测:

取固定好的茎材料,用双面刀片制作茎横切面徒手切片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或50%甘油,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

(c)叶片毛状体数量观测:

将叶片腹面朝上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或50%甘油,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

(d)幼苗期观测指标:

B区髓直径、B区髓腔直径、叶片毛状体数、乳汁管数量;

(e)现蕾期观测指标:

A区髓直径、A区初生纤维层厚度、B区髓直径、B区初生纤维层厚度、B区初生纤维层面积、C区髓直径、C区初生纤维层厚度、叶片毛状体数、乳汁管数量;

(f)盛花期、工艺成熟期观测指标:

A区髓直径、A区初生纤维层厚度、A区次生纤维层厚度、B区髓直径、B区初生纤维层厚度、B区初生纤维层面积、C区髓直径、C区初生纤维层厚度、叶片毛状体数、乳汁管数量;

三、数据变型

对上述获得的大麻形态指标转化为表1所示代码作为参比特征,其中:

幼苗期参比特征:A、B、C、E、F、G、M、N;

现蕾期参比特征:A、B、C、D、E、F、G、H、J、K、L、M、O、P;

盛花期及工艺成熟期参比特征:A、B、C、D、E、F、G、H、I、J、K、L、M、O、P;

表1

四、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

(1)差异显著性分析

对处于同一发育时期的待比较品种,利用统计软件对参比特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形态指标差异性评分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差异不显著计“0”分,差异显著计“1”分,差异极显著计“2”分;待完成所有形态指标的差异性评分后,计算总得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此不同品种在此发育时期的形态学差异性就越大,反之则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形态学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叶特征为第一真叶特征,现蕾期、盛花期及工业成熟期叶特征为C区叶特征或距离C区最近叶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形态学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数据用卷尺及游标卡尺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形态学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期为4~6叶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形态学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液为FAA固定液或70~100%乙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形态学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AA固定液由甲醛、冰醋酸、70%乙醇按照1:1:18体积比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品种差异性比较形态学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厚度为10~500μ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