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疲劳测试的样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974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疲劳测试的样条。

背景技术:
ISO13003:2003规定了纤维增强塑料,周期性荷载条件下疲劳特性的测定,但是其只是概念性的描述,缺少具体实施方法。目前,在进行疲劳测试时,用夹具夹住待检测材料的两端部,然后通过试验机器对待检测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循环载荷测试,但是目前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在进行拉伸压缩循环载荷测试的过程中,待检测材料容易遭到外部因素的破坏而导致测试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疲劳测试的样条。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疲劳测试的样条,包括由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样条本体、分别设置在样条本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上加强片和第二上加强片、以及分别设置在样条本体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下加强片和第二下加强片;所述第一上加强片的右侧面与第二上加强片的左侧面相对且分离;所述第一下加强片的右侧面与第二下加强片的左侧面相对且分离。所述样条本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对称设置,并且均呈弧形,优选呈半圆形。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9~11mm。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弦长均为18~22mm。所述第一上加强片、第二上加强片、第一下加强片和第二下加强片的前后边缘均与样条本体的前后边缘对齐;所述第一上加强片和第一下加强片的左边缘与样条本体的左边缘对齐;所述第二上加强片和第二下加强片的右边缘与样条本体的右边缘对齐。所述第一上加强片与第二上加强片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下加强片与第二下加强片之间的距离均为9~11mm。所述样条本体的长度为130~150mm;所述第一上加强片、第二上加强片、第一下加强片和第二下加强片的长度均≥50mm,宽度均为24.5~25.5mm,厚度均为1~2mm。所述第一上加强片、第二上加强片、第一下加强片和第二下加强片均由铝材制成。一种用于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疲劳测试的样条,还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连接螺栓;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四角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上加强片和第一下加强片的右端部,以及第二上加强片和第二下加强片的左端部夹紧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所述样条的左右、上下、前后均对称设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待检测的纤维增强材料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加强片,夹具夹住加强片进行测试,使得不断变化的拉伸压缩循环载荷能够通过试验机器、夹具、加强片平稳地传递到待检测的纤维增强材料上,保证待检测的纤维增强材料能够承受拉伸压缩循环载荷,并排除其他会使待检测的纤维增强材料提前破坏的干扰因素。附图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附图中的标号为:样条本体1、第一缺口11、第二缺口12、第一上加强片2、第二上加强片3、第一下加强片4、第二下加强片5、上夹板6、下夹板7、连接螺栓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样条的左右、上下、前后均对称设置,用于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疲劳测试,包括由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样条本体1、分别设置在样条本体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上加强片2和第二上加强片3、以及分别设置在样条本体1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下加强片4和第二下加强片5。样条本体1的长度为130~150mm。第一上加强片2、第二上加强片3、第一下加强片4和第二下加强片5的长度均≥50mm,宽度均为24.5~25.5mm,厚度均为1~2mm。第一上加强片2的右侧面与第二上加强片3的左侧面相对且分离。第一下加强片4的右侧面与第二下加强片5的左侧面相对且分离。样条本体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12。第一缺口11与第二缺口12对称设置,并且均呈弧形,优选呈半圆形。第一缺口11与第二缺口1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9~11mm。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12的弦长均为18~22mm。第一上加强片2、第二上加强片3、第一下加强片4和第二下加强片5均由铝材制成。第一上加强片2、第二上加强片3、第一下加强片4和第二下加强片5的前后边缘均与样条本体1的前后边缘对齐。第一上加强片2和第一下加强片4的左边缘与样条本体1的左边缘对齐。第二上加强片3和第二下加强片5的右边缘与样条本体1的右边缘对齐。第一上加强片2与第二上加强片3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下加强片4与第二下加强片5之间的距离均为9~11mm。(实施例2)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上夹板6、下夹板7和连接螺栓8。上夹板6和下夹板7的四角通过连接螺栓8连接。第一上加强片2和第一下加强片4的右端部,以及第二上加强片3和第二下加强片5的左端部夹紧在上夹板6和下夹板7之间。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