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总成性能辅助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38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子总成性能辅助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定子总成性能辅助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定子总成是发电机上的主要部件,在发电机生产过程中,提高定子总成测试效率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很有意义。

定子总成一般采用三角形接法,有三条引出线。目前对定子总成进行测试时,要用三个夹子分别夹住三个引线来进行测试。一方面,使用夹子固定引线,操作过程繁琐,耗时较长;另一方面,夹子的位置不固定,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其摆放位置,避免相互接触或者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夹子破损时会有触电隐患,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又不安全。

另外,目前的发电机性能逐年提高,定子总成设计有双线及混线,当使用夹子夹住引出线进行测试时,夹子与引出线接触面积小,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无法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又如,中国专利局于2016年5月4日公开了一份CN 205210217 U号文献,名称为定子托台可调节的定子综合测试台,该测试台包括用于分析数据的定子检测柜、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安置定子的测试支座、用于连接定子输出端的接触夹、以及防护板,所述测试支座包括定子托台、用以穿插于定子中心孔内的测试杆、用以固定测试杆的支撑架,所述测试杆竖向滑移连接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以固定测试杆的固定部。该实用新型没有解决使用接触夹固定定子总成引出线所引起的测量结果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总成性能辅助测试装置,目的在于提高定子总成性能测试的效率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相对运动快速夹紧定子总成引出线,结合在第一导体和/或第二导体导通面上设置凹凸纹的方式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并提高测试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芯、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线性动作装置,所述定位芯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的线性动作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导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体的导通面相对所述第二导体的导通面沿所述线性动作装置的活动方向相对设置。

由此,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在线性动作装置的作用下相对运动,用以夹紧定子总成引出线,定位芯用以对定子总成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导体和/或所述第二导体的导通面上有凹凸纹。

由此,使用凹凸纹增加了摩擦力,另外还可以使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的导通面与定子总成引出线充分接触,增大接触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线性动作装置包括双轴气缸以及连接板,所述双轴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

由此,双轴气缸带动连接板,进而带动第二导体作线性往复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线性动作装置包括液压缸以及固定板,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

由此,液压缸带动固定板,进而带动第二导体作线性往复运动,另外,液压缸能够提供的推力大且平稳性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线性动作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齿条结构以及固定连接板,所述齿条结构与所述固定连接板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

由此,驱动电机带动固定连接板,进而带动第二导体作线性往复运动,优先选择使用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精度高、响应及时。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定位芯内至少设置有一条轨道槽。

由此,设置轨道槽的目的在于对定位芯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导杆穿过所述的轨道槽,且所述定位芯相对所述第一导体沿所述轨道槽的延伸方向线性调节设置。

由此,通过沿轨道槽的延伸方向调节定位芯中心与导杆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定位芯与第一导体的相对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导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的上端部。

由此,第一导体固定在底座上端部时,可以保证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夹紧定子总成引出线的过程中,第一导体不会相对底座产生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导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的底座的上端部。

由此,可以根据不同定子总成引出线直径灵活的选用具有不同凹凸纹深度的第一导体。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所述的第二导体与所述的线性动作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导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体的导通面相对所述第二导体的导通面沿所述线性动作装置的活动方向相对设置,配合所述第一导体和/或所述第二导体导通面上设置的凹凸状波纹,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所述定位芯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配合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导杆,可以快速对定位芯进行定位,并可以调节定位芯的位置,该方法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

1.底板,2.底座,3.铜头固定板,4.第二导体,5.定位芯,6.气缸支撑座,7-1a.双轴气缸,7-2a.连接板,7-1b.液压缸,7-2b.固定板,7-1c.驱动电机,7-2c.传动齿轮,7-3c.齿条结构,7-4c.固定连接板,8.液压缸支撑座,9.第一导体,10.轨道槽,11.导杆,12.电机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子总成性能辅助测试装置,参见图1,包括底座2、定位芯5、第一导体9、第二导体4和线性动作装置7。第一导体9设置于底座2上部,第二导体4与线性动作装置7连接,第一导体9设置于第二导体4的一侧,且第一导体9的导通面相对第二导体4的导通面沿线性动作装置7的活动方向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体4设置在铜头固定板3上,线性动作装置7带动铜头固定板3,进而带动第二导体4作相对第一导体9的线性往复运动。将定子总成引出线放置在第一导体9的导通面上,在线性动作装置7的作用下,第二导体4向第一导体9靠近,夹紧所述引出线。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导通面同时与定子总成引出线接触时,会改变其截面形状,增大接触面积,同时可以破坏引出线表面的氧化层,使内部金属暴露出来。

第一导体9和/或第二导体4的导通面上有凹凸纹,一方面可以增加摩擦力;另一方面,凹凸纹配合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的使用,可以使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的导通面与定子总成引出线充分接触。

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的导通面上均设有凹凸纹时,可以满足增加摩擦与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要求。在工作过程中,该测试装置会产生震动,只有第一导体9上设有凹凸纹时,第一导体9上的凹凸纹能够起到增大摩擦,防止定子总成引出线滑落的作用。

如图1所示,定位芯5设置在底座2的一侧,定位芯5上开两条轨道槽10,底座2上设有两根导杆11,导杆11穿过轨道槽10,用来对定位芯5进行定位。轨道槽10的延伸方向,指的是轨道槽10沿定位芯5的径向开槽方向,通过沿轨道槽10的延伸方向来调节定位芯5的中心与导杆11的相对位置,进而可以改变定位芯5与第一导体9的相对位置。当定位芯5与第一导体9距离过大的时候,定位芯5定位的定子总成的引出线可能会接触不到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的导通面,或是定子总成的引出线被绷紧,都不利于测试,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避免该问题,保证测试顺利进行。

第一导体9固定在底座2上端部,可以保证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相对运动的时候,第一导体9不会相对底座2发生移动,可以使用焊接方式实现第一导体9与底座2之间的固定。

第一导体9可拆卸设置在底座2的上端部时,能够根据不同定子总成引出线的直径灵活的选用具有不同凹凸纹深度的第一导体9,保证在不同情况下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卡槽,将第一导体插入卡槽内,或者采用螺栓连接第一导体与底座。

第一导体9与第二导体4的材料为黄铜,以保证其导电性的需要。

如图2所示,线性动作装置7包括双轴气缸7-1a和连接板7-2a,双轴气缸7-1a的活塞杆与连接板7-2a连接,连接板7-2a与铜头固定板3连接,双轴气缸7-1a通过活塞杆带动连接板7-2a,进而带动铜头固定板3作线性往复运动,最终实现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之间的相对运动。

如图3所示,其中线性动作装置7使用液压驱动,线性动作装置7包括液压缸7-1b和固定板7-2b,液压缸7-1b的活塞杆与固定板7-2b连接,固定板7-2b与铜头固定板3连接,液压缸7-1b通过活塞杆带动固定板7-2b,进而带动铜头固定板3作线性往复运动,最终实现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之间的相对运动。

如图4所示,其中线性动作装置7使用电机驱动,线性动作装置7包括驱动电机7-1c、传动齿轮7-2c、齿条结构7-3c和固定连接板7-4c,驱动电机7-1c设置在电机支撑座12上,传动齿轮7-2c与驱动电机7-1c相连,齿条结构7-3c与传动齿轮7-2c啮合,齿条结构7-3c一端与固定连接板7-4c连接,固定连接板7-4c与铜头固定板3连接,通过驱动电机7-1c带动齿条结构7-3c运动,进而带动铜头固定板3作线性往复运动,最终实现第一导体9和第二导体4之间的相对运动。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