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10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粮食的杂质含量直接影响着粮食的品质和收购价格。特别是在小麦、玉米、高粱等粒状农作物进行收购的过程中。杂质含量过高,浪费运力和仓容。因此,在粮食的收购、运输、存储、加工等环节对粮食的杂质含量进行计算、筛除并对粮食的杂质含量进行计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品质的粮食给出不同的收购价格,无论对于粮食的出售方还是收购方都至关重要。

专利号为ZL20112012357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粮食连续计量装置,包括上部设有进料斗的机架,机架上穿有转轴,转轴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刀头,刀头放置在上端面为“V”型且固定在机架上的刀架上,刀头上设置有拨杆,拨杆处设有与机架固定的计数器,转轴中部固定有翻斗,翻斗中部设有将其隔成前后分布的两腔的隔板,翻斗下方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块。该粮食连续计量装置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计量的精确计算。但是该粮食连续计量装置不能够对被计量的粮食的杂质进行筛分和计量,功能单一。

专利号为ZL9920543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同样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粮食计量器,包括一圆形底盘及一重量感应式计量器,在所述圆形底盘的顶面装有内外二个圆形轨道,所述重量感应式计量器的计量感应装置与所述轨道相连,且相连部分轨道与轨道的其余部分相分离;所述圆形底盘的顶面还装有三个可沿所述轨道滑动的储料仓,每个储料仓下部都设有出料闸阀。该旋转式粮食计量器,同样不能够对粮食中的杂质进行计量和筛分,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粮食内的杂质进行筛分且分别对筛分后的粮食及杂质的重量进行计算称重的一种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在粮食的连续的样品抽检的过程中,实现同步的筛分、连续计量粮食重量、杂质重量的功能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包括上下排列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筛,所述电动筛具有两个出料口,分别为粮食出料口和杂质出料口;所述粮食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一下料斗的入口相对;所述杂质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下料斗的入口相对;在所述第一下料斗内设置有第一电子称,在所述第二下料斗内设置有第二电子称。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下料斗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下料斗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控制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高度,且第二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均为金属框架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倾斜的安装有输送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可选的是,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电动筛杂质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第二下料斗入口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可选的是,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倾斜的安装有输粮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可选的是,所述输粮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电动筛粮食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输粮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第一下料斗入口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下料斗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下料斗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位置且处于所述第一下料斗的下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可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下料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粮食出料口相对应,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下料斗的入口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组装且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实现快速杂质计量,提高效率,其不但可以在粮食的运动过程中对粮食进行称重,而且同步对粮食的杂质进行筛分并且对筛分后的粮食、杂质同时分别进行称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该装置包括采用金属框架结构进行搭建的第一支撑架28、第二支撑架27。所述第一支撑架28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高度。在第一下料斗43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器49,在所述第二下料斗29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控制器42。流量控制器的设置,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粮食及杂质的流量。

在第一支撑架的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筛22。电动筛22具有两个出料口,分别为粮食出料口47和杂质出料口48。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料斗43。粮食出料口47与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7上的顶部第一下料斗43的入口相对。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下料斗29。杂质出料口48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第二下料斗29入口相对应。在第一下料斗43内设置有第一电子称24,在第二下料斗29内设置有第二电子称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称24为可拆卸式的电子称且所述第一电子称24可活动的安装在第一下料斗43的入口内。所述第二电子称41为可拆卸式的电子称且所述第二电子称41可活动的安装在第二下料斗29的入口内。第一电子称24和第二电子称41的设置方式巧妙,便于对经过粮食等农作物产品进行称重测量。所述第一电子称24和第二电子称42将测得的信息通过有线传输方式传递给综合信息处理平台45。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粮食或其他农作物输送到电动筛22内进行杂质筛除;经过筛除后的粮食经过电动筛22的粮食出料口47输送给第一下料斗43,所述第一下料斗43内的第一电子称24对筛分后的粮食进行称重,并将称重后的信息传递给综合信息处理平台45。经过称重后的粮食通过第一下料斗43进入样品传输系统。经过电动筛22筛分出来的杂质经过杂质出料口48传递给第二下料斗29,安装在第二下料斗29内的第二电子称41对所述杂质进行称重后并将该杂质等重量信息传递给所述综合信息处理平台45。通过该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能够实现对粮食杂质的筛分并且分别对筛分后的粮食及杂质同时进行分别计量。

实施例2:

如图1-3示,一种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该装置包括采用金属框架结构进行搭建的第一支撑架28、第二支撑架27,第二支撑架27处于第一支撑架28下面。所述第一支撑架28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高度。在第一下料斗43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器49,在所述第二下料斗29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控制器42。流量控制器的设置,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粮食及杂质的流量。

在第一支撑架的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筛22。电动筛22具有两个出料口,分别为粮食出料口47和杂质出料口48。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料斗43。粮食出料口47与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7上的第一下料斗43的入口相对。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下料斗29。杂质出料口48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7的入口相对应。在第一下料斗43内设置有第一电子称24,在第二下料斗29内设置有第二电子称41。所述第一电子称24为可拆卸式的电子称且所述第一电子称24可活动的安装在第一下料斗43的入口内。所述第二电子称41为可拆卸式的电子称且所述第二电子称41可活动的安装在第二下料斗29的入口内。第一电子称24和第电子称41的设置方式巧妙,便于对经过粮食等农作物产品进行称重测量。所述第一电子称24和第二电子称42将测得的信息通过有无线传输方式传递给综合信息处理平台45。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第一支撑架28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7之间倾斜的安装有输送管26。在第一支撑架28上固定安装有下料管50,所述下料管50的一端与粮食出料口47相对应,下料管50的另一端与第一下料斗43的入口相对应。下料管50用于接收通过粮食出料口47内流出的粮食并将粮食传递到第一下料斗43内。所述输送管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8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7固定连接。杂质出料口48与输送管26贯通连接,所述输送管26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下料斗29的入口相对应。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7上倾斜的安装有输粮管25。粮食出料口47通过输粮管25与第一下料斗43的入口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验粮食杂质含量的计量装置的技术方案的范畴包括上述各部分之间的任意组合。

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了详细描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