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78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由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钳制器控制结构部分、载荷施加部分、钳制器性能测试部分和自动控制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包括压力式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和手动式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

所述压力式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包括钳制器I(42)、滚动直线导轨副I(8)和工作台I(7);钳制器I(42)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8)上,并连接于工作台I(7)下面;

所述手动式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包括钳制器II(12)、滚动直线导轨副II(57)和工作台II(51);钳制器II(12)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I(57)上,并连接于工作台II(51)下面;

所述钳制器控制结构部分位于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外侧,控制钳制器的钳制和松开;

所述钳制器控制结构部分包括压力式钳制器控制装置和手动式钳制器控制装置;

所述的压力式钳制器控制装置由转接座(59)、压力管(46)和钳制器I控制输入端(43)组成;压力管(46)起始端连接转接座(59),结束端连接钳制器I控制输入端(43);

所述的手动式钳制器控制装置由减速电机(58)和钳制器II控制输入端(48)组成;钳制器II控制输入端(48)与减速电机(58)固定连接;所述钳制器I控制输入端(43)控制钳制器I(42),所述的钳制器II控制输入端(48)控制钳制器II(12);

所述载荷施加部分位于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的左右两侧和上端,模拟钳制器实际工况下的轴向载荷和惯性载荷;

所述的载荷施加部分由加载单元I(15)、加载单元II(10)以及模拟惯性负载的配重块I(6)、配重块II(49)组成;所述加载单元I(15)和加载单元II(10)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工作台I(7)两侧;配重块I(6)固定在工作台I(7)上,配重块II(49)固定在工作台II(51)上;

所述钳制器性能检测部分位于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外侧,与钳制器控制结构部分、载荷施加部分配合进行钳制器保持力检测、响应时间检测和刹车距离检测;

所述自动控制部分实现钳制器控制结构部分、载荷施加部分和钳制器性能测试部分的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式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还包括滚动直线导轨副I支座(67)、滚动直线导轨副I垫板(38)、滑块Ia(4)和滑块Ib(64);

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I支座(67)固定在地平铁(3)上;

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I垫板(38)固定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支座(67)上;

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I(8)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垫板(38)上;

滑块Ia(4)、钳制器I(42)、滑块Ib(64)的依次排列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8)上;

所述手动式钳制器工作台主体部分还包括滚动直线导轨副II支座(55)、滚动直线导轨副II垫板(54)、滑块IIa(56)和滑块IIb(65);

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II支座(55)固定在地平铁(3)上;

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II垫板(54)固定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I支座(55)凸台上;

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II(57)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垫板(54)上;

滑块IIa(56)、钳制器II(12)、滑块IIb(65)依次排列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I(5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制器I(4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按滑块Ia(4)、钳制器I(42)、与钳制器I(42)同型号的钳制器、滑块Ib(64)排列方式组合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8)上;

所述钳制器II(1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按滑块IIa(56)、钳制器II(12)、与钳制器II(12)同型号的钳制器、滑块IIb(65)排列方式组合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I(5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载单元I(15)由加载支撑部分、加载本体部分、加载驱动部分和加载保护部分组成;

所述的加载支撑部分包括加载单元支撑底板I(14)、加载杆支座Ia(16)、加载杆支座Ib(66)、加载杆支座IIa(18)和加载杆支座IIb(17);

加载杆支座Ia(16)、加载杆支座Ib(66)安装于加载单元支撑底板I(14)上,加载杆I(26)穿过加载杆支座Ib(66),加载杆支座IIa(18)、加载杆支座IIb(17)安装于加载单元支撑底板I(14)上,加载杆II(36)穿过加载杆支座IIb(17);

所述的加载本体部分包括加载头I(22)、加载杆I(26)、加载头II(21)、加载杆II(36)、连杆I(25)、连杆II(34)、导轨(33)、滑块Ⅲ(30)、轴承支座(32)和轴承(31);

加载杆I(26)设置于加载杆支座Ia(16)、加载杆支座Ib(66)之间,加载头I(22)、钳制器性能测试部分中的压力传感器I(23)、加载杆I(26)与加载驱动部分中的活塞杆(27) 依次连接;

加载杆I(26)上设有加载杆I转轴(24),加载杆I转轴(24)通过铰链与连杆I(25)连接;连杆I(25)通过铰链与转轴(68)连接;

加载杆II(36)置于加载杆支座IIa(18)、加载杆支座IIb(17)之间,加载头II(21)、钳制器性能测试部分中的压力传感器II(37)、加载杆II(36)依次连接;

加载杆II(36)上设有加载杆II转轴(35),加载杆II转轴(35)通过铰链与连杆II(34)连接;连杆II(34)通过铰链与转轴(68)连接;转轴(68)套入轴承(31)内圈中,轴承(31)外圈安装于轴承支座(32)中;

轴承支座(32)与滑块Ⅲ(30)连接;导轨(33)与加载单元支撑底板I(14)固定连接;滑块Ⅲ(30)通过间隙配合安装于导轨(33)上;

所述的加载驱动部分包括活塞杆(27)、活塞缸I(28)和电液伺服阀(29);

活塞杆(27)大圆端按圆周方向排列一组通孔,通过螺栓与加载杆I(26)尾端连接;活塞杆(27)小圆杆端置于活塞缸I(28)内部;电液伺服阀(29)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塞缸I(28)一端上;活塞缸I(28)两侧设有通孔,通过T型螺栓固定于加载单元支撑底板I(14)上;

所述的加载保护部分包括加载头保护座I(20)和加载头保护座II(19);

加载头保护座I(20)固定在加载单元支撑底板I(14)上;加载头保护座I(20)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直径大于压力传感器I(23)、加载杆I(26)的最大直径;

加载头保护座II(19)固定在加载单元支撑底板I(14)上;加载头保护座II(19)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直径大于压力传感器II(37)、加载杆II(36)的最大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钳制器性能测试部分包括钳制力性能测试装置、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和刹车距离性能测试装置;

所述的钳制力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I(23)和压力传感器II(37);

所述的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压力式压力传感器(45)和连接板Ib(44);

所述压力式压力传感器(45)固定在连接板Ib(44)上,连接板Ib(44)固定在工作台I(7)侧面;

所述的刹车距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球光栅;

所述的球光栅包括球光栅1和球光栅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球光栅1包括球栅尺I支座a(39)、球栅尺I支座b(62)、球栅尺I(61)和球栅尺读数头I(40);球栅尺I支座a(39)与球栅尺I支座b(62)设置于球栅尺I(61)两端,球栅尺I支座a(39)与球栅尺I支座b(62)固定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垫板(38)上,球栅尺读数头I(40)安装于球栅尺I(61)上,连接板Ia(41)固定在球栅尺读数头I(40)上端和工作台I(7)外侧;

所述的球光栅2包括球栅尺II支座a(53)、球栅尺II支座b(63)、球栅尺II(11)和球栅尺读数头II(13);球栅尺II支座a(53)、球栅尺II支座b(63)设置于球栅尺II(11)两端,球栅尺I支座a(39)与球栅尺I支座b(62)固定在滚动直线导轨副I垫板(38)上,球栅尺读数头II(13)安装于球栅尺II(11)上,连接板IIa(52)固定在球栅尺读数头II(13)上端和工作台II(51)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动控制部分包括上位工控机、下位可编程控制器PLC、伺服驱动器和电磁换向阀;

所述的下位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上行方向与上位工控机通讯,下行方向分别和伺服驱动器以及电磁换向阀连接,伺服驱动器输出端与减速电机的电源接口和编码器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被测试钳制器的型号和件数,确定被测钳制器的模拟加载的工况;

2)将被测试的钳制器安装到滚动直线导轨副上;根据被测钳制器的模拟加载工况,安装配重块;

3)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将钳制器可靠性试验分为四大部分:钳制器空载下基本动作试验、钳制器受载下钳制动作试验、钳制器受载下刹车动作试验和钳制器性能测试试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制器空载下基本动作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被测钳制器的控制类型,安装钳制器控制结构部分,如果被测钳制器为压力式钳制器,还需安装反应时间检测装置;

1.2设定钳制器钳制和松开动作频率、次数、动作间隔时间和钳制器发生动作的顺序;

1.3待安装检查完毕后,开始试验,通过自动控制部分对被测钳制器按设定方案循环进行钳制和松开动作;

1.4数据采集:实时监测钳制器状态,采集反应时间检测装置的压力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信号,每次试验完毕后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与储存;

1.5数据分析:对于手动式钳制器,分析测试时间与被测钳制器故障信息之间的关系;对于压力式钳制器,分析测试时间、反应时间信号数据和故障信息之间的关系;分析被测钳制器在规定可靠度下的可靠寿命及在实际动作时的性能。

所述钳制器受载下钳制动作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2.1计算被测钳制器保持力失效下滑动的安全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安全距离调节加载单元与工作台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

2.2根据被测钳制器的控制类型,安装钳制器控制结构部分,保持力检测装置,如果被测钳制器为压力式钳制器,还需安装反应时间检测装置;

2.3设定钳制器钳制和松开动作频率、次数、动作间隔时间和钳制器发生动作的顺序;

2.4根据被测钳制器的出厂数据设定动态力加载大小、频率、时间;

2.5待安装检查完毕后,开始试验,在被测钳制器钳制状态下,从0开始以一定速度施加保持力,加载单元I(15)、加载单元II(16)对工作台同步或者异步循环交错加载;

2.6当加载力达到试验要求或钳制器失效时,加载单元的所有加载头立即退回加载头保护座内;

2.7数据采集:实时监测钳制器状态,采集加载单元压力传感器压力信号、球光栅的位移信号、反应时间检测装置的压力式压力传感器(45)压力信号,每次试验完毕后对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与储存;

2.8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到在钳制器钳制时动静态力加载试验后钳制器保持力的大小、钳制器的响应时间、被测钳制器在规定可靠度下的可靠寿命、钳制器在实际动作时的性能的变化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钳制器可靠性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制器受载下刹车动作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3.1计算被测钳制器在一定初速度下刹车失效的安全距离,并根据计算出的安全距离调节加载单元与工作台I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

3.2根据被测钳制器的控制类型,安装钳制器控制装置,保持力检测装置,刹车距离测试装置,如果被测钳制器存在压力控制方式,还需安装反应时间检测装置;

3.3设定钳制器钳制和松开动作频率、次数、动作间隔时间和钳制器发生动作的顺序;

3.4根据被测钳制器的出厂数据设定冲击力加载大小、频率、时间;

3.5待安装检查完毕后,开始试验,在被测钳制器松开状态下,施加满足一定初速度要求的冲击力,加载单元I(15)、加载单元II(16)对工作台同步或者异步循环交错加载;

3.6当冲击力加载完成后或钳制器失效时,加载单元的所有加载头立即退回加载头保护座内;

3.7数据采集:实时监测钳制器状态,采集加载单元压力传感器压力信号、球光栅的位移信号、反应时间检测装置的压力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信号,每次试验完毕后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与储存;

3.8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到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刹车试验后钳制器保持力的大小、钳制器的响应时间、被测钳制器在规定可靠度下的可靠寿命、钳制器在实际动作时的性能的变化情况。

所述钳制器性能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4.1最大保持力检测:加载单元从零开始以一定的速度匀速施加作用力直到钳制器的位移发生突变为止;在加载的过程中同步采集压力传感器和球光栅的力和位移的测量值,位移测量值发生突变时对应的力传感器测量值为钳制器最大保持力;

4.2响应时间检测:钳制器在钳制过程中压力会从一个初始值增加到工作压力值,在松开过程中压力会从工作压力值降为初始值,通过压力式压力传感器(45)检测该压力的变化,压力变化的时间即为钳制器响应时间;

4.3刹车距离性能检测:在进行钳制器受载下刹车动作试验的过程中,工作台的移动,带动球栅尺读数头在球栅尺上滑动,球栅尺读数头从一定初速度到停止时所滑动的距离即为刹车距离;

如果在可靠性试验时,发生钳制器失效现象,立即停止试验,并记录故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