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分析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8491发布日期:2018-09-07 23:4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分析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为满足一些特定活动场合的要求,常常会利用各种光学设备对现场的光线状况进行检测。

现有的光学分析测试设备虽然能满足人们一定的需求,但是在测试分析过程中,缺乏对光源光向准确的判断,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线传播方向与原先预计的方向存在偏差,使设备对光线的强度、亮度等参数存在误差,不仅如此,由于设备通常为封闭的装置,设备在长期运行后,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逐渐堆积,使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在高温环境中,不仅会影响设备元器件的工作性能,同时也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装置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分析测试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分析测试设备,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一侧的光向测量装置、设置在主体另一侧的散热管和设置在主体下方的支撑机构,所述主体上设有显示屏、开关、指示灯和若干控制按键;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若干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设置在底座的下方,所述底座固定在主体的下方;

所述光向测量装置包括进光管、通光管、出光管和支架,所述进光管通过通光管与出光管连通,所述出光管与主体连通,所述支架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l形,所述通光管通过支架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通光管内设有光路延长机构和光线接收机构,所述光线接收机构设置在通光管内的一侧且靠近出光管;

所述光线接收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柱、第一驱动电机、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轴、竖向设置的偏心轮、竖向设置的支杆、限位环和感光元件,所述第一支柱固定在通光管内的底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柱的顶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与偏心轮传动连接,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在偏心轮上,所述感光元件固定在偏心轮的另一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通光管的内壁上且靠近出光管,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支杆上;

所述散热管包括外壳和封盖,所述外壳与主体连通,所述封盖设置在外壳的一端且远离主体,所述封盖内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封盖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封盖的移动从而实现散热效果,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柱、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滚轮、竖杆、横杆和套管,所述第二支柱固定在外壳内的底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柱的顶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驱动轴与滚轮传动连接,所述滚轮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倾斜设置在滚轮上,所述竖杆的底端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在横杆的中端,所述套管的底端固定在外壳内的一侧且靠近主体,所述竖杆的一端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竖杆的另一端与封盖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所述外壳内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固定设置在外壳内的顶端。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光线的传播距离从而提高测光精度,所述光路延长机构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光路延长单元,所述光路延长单元依次包括第一平面镜、第二平面镜、第三平面镜和第四平面镜,所述第一平面镜、第二平面镜、第三平面镜和第四平面镜与通光管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均为45°,所述第一平面镜和第四平面镜固定在通光管内的顶端且第一平面镜的镜面和第四平面镜的镜面向上,所述第二平面镜和第三平面镜固定在通光管内的底端,所述第一平面镜的镜面和第二平面镜的镜面相对,所述第三平面镜的镜面和第四平面镜的镜面相对。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灵活调节支撑单元的高度并能适应各种地面,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气袋,所述气袋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袋内设有气泵和阀门,所述气泵通过阀门与气袋连接。

作为优选,利用光敏二极管对光线的灵敏度,为了准确获取感光元件处是否有光线经过,所述感光元件为光敏二极管。

作为优选,为了提供良好的人机显示界面,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作为优选,利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力强的特点,为了保证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光线角度正常时能从出光管进入主体,所述感光元件的高度和出光管的高度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光学分析测试设备通过光向测量装置对光线方向进行测量,并利用支撑单元改变主体的角度,使光线实际方向与设备预计接收方向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检测精度,不仅如此,通过散热管中的驱动单元推动封盖向外部移动,使热空气流出,达到降温效果,从而保障设备内部元器件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学分析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学分析测试设备的支撑单元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学分析测试设备的光向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光学分析测试设备的光路延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光学分析测试设备的光线接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光学分析测试设备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光向测量装置,3.散热管,4.显示屏,5.控制按键,6.开关,7.指示灯,8.支撑单元,9.气袋,10.气泵,11.阀门,12.进光管,13.通光管,14.出光管,15.支架,16.光线接收机构,17.光路延长机构,18.第一平面镜,19.第二平面镜,20.第三平面镜,21.第四平面镜,22.第一支柱,23.第一驱动电机,24.第一驱动轴,25.偏心轮,26.支杆,27.限位环,28.感光元件,29.外壳,30.封盖,31.第二支柱,32.第二驱动电机,33.第二驱动轴,34.滚轮,35.凹槽,36.竖杆,37.横杆,38套管,39.温度计,4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光学分析测试设备,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1一侧的光向测量装置2、设置在主体1另一侧的散热管3和设置在主体1下方的支撑机构,所述主体1上设有显示屏4、开关6、指示灯7和若干控制按键5;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40和若干支撑单元8,所述支撑单元8设置在底座40的下方,所述底座40固定在主体1的下方;

所述光向测量装置2包括进光管12、通光管13、出光管14和支架15,所述进光管12通过通光管13与出光管14连通,所述出光管14与主体1连通,所述支架15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l形,所述通光管13通过支架15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通光管13内设有光路延长机构17和光线接收机构16,所述光线接收机构16设置在通光管13内的一侧且靠近出光管14;

所述光线接收机构16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柱22、第一驱动电机23、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轴24、竖向设置的偏心轮25、竖向设置的支杆26、限位环27和感光元件28,所述第一支柱22固定在通光管13内的底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固定在第一支柱22的顶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通过第一驱动轴24与偏心轮25传动连接,所述支杆26的一端设置在偏心轮25上,所述感光元件28固定在偏心轮25的另一端,所述限位环27固定在通光管13的内壁上且靠近出光管14,所述限位环27套设在支杆26上;

所述散热管3包括外壳29和封盖30,所述外壳29与主体1连通,所述封盖30设置在外壳29的一端且远离主体1,所述封盖30内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封盖30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封盖30的移动从而实现散热效果,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柱31、第二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轴33、滚轮34、竖杆36、横杆37和套管38,所述第二支柱31固定在外壳29内的底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固定在第二支柱31的顶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通过第二驱动轴33与滚轮34传动连接,所述滚轮34上设有凹槽35,所述凹槽35倾斜设置在滚轮34上,所述竖杆36的底端设置在凹槽35内,所述竖杆36的顶端固定在横杆37的中端,所述套管38的底端固定在外壳29内的一侧且靠近主体1,所述竖杆36的一端设置在套管38内,所述竖杆36的另一端与封盖30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所述外壳29内设有温度计39,所述温度计39固定设置在外壳29内的顶端。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光线的传播距离从而提高测光精度,所述光路延长机构17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光路延长单元,所述光路延长单元依次包括第一平面镜18、第二平面镜19、第三平面镜20和第四平面镜21,所述第一平面镜18、第二平面镜19、第三平面镜20和第四平面镜21与通光管13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均为45°,所述第一平面镜18和第四平面镜21固定在通光管13内的顶端且第一平面镜18的镜面和第四平面镜21的镜面向上,所述第二平面镜19和第三平面镜20固定在通光管13内的底端,所述第一平面镜18的镜面和第二平面镜19的镜面相对,所述第三平面镜20的镜面和第四平面镜21的镜面相对。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灵活调节支撑单元8的高度并能适应各种地面,所述支撑单元8包括气袋9,所述气袋9固定在底座40上,所述气袋9内设有气泵10和阀门11,所述气泵10通过阀门11与气袋9连接。

作为优选,利用光敏二极管对光线的灵敏度,为了准确获取感光元件处28是否有光线经过,所述感光元件28为光敏二极管。

作为优选,为了提供良好的人机显示界面,所述显示屏4为液晶显示屏。

作为优选,利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力强的特点,为了保证第一驱动电机23的驱动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光线角度正常时能从出光管14进入主体1,所述感光元件28的高度和出光管14的高度相同。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光线的传播方向与设备预计接收方向一致,提高分析检测精度,通过光向测量装置2对作业现场的光线方向进行分析判断。在光向测量装置2中,光线从进光管12中进入通光管13,在通光管13内的光线延长机构17的各个光线延长单元中,光线分别在第一平面镜17、第二平面镜18、第三平面镜19和第四平面镜20的表面发生反射,原先直线传播的光向经过多次反射后,使光的传播距离延长,不仅如此,当光向与通光管13的中心轴线垂直时,光线在第一平面镜17、第二平面镜18、第三平面镜19和第四平面镜20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45°,导致光线最终射向光线接收机构16中的感光元件28,此时表面光线传播方向与设备原先预算方向相同,当光线传播方向存在偏差时,光线在第一平面镜17、第二平面镜18、第三平面镜19和第四平面镜20发生折射,使得入射角和反射角与45°的偏差逐渐增大,通过多级反射,光线最终通过光线延长机构17的方向与原先进入的方向不一致,从而使感光元件28无法接收到光线信号,光线方向与原先预计方向不一致,此时通过各支撑单元8改变主体1的角度,通过打开气袋9内的阀门11和气泵10,调节气压,使气袋9收缩或膨胀,从而调节支撑单元8的整体高度,进而改变主体1的角度,直至感光元件28接收到光线信号,此后,第一驱动电机23带动偏心轮25转动,使支杆26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调节感光元件28的高度,使光线通过出光管14进入主体1内部进行测量,由于此时光线方向与设备预计接收方向一致,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检测精度。该光学分析测试设备通过光向测量装置2对光线方向进行测量,并利用支撑单元8改变主体1的角度,使光线实际方向与设备预计接收方向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检测精度。

当设备长期运行后,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此时散热管3中的温度计39检测到高温信号后,设备开始散热操作,通过驱动单元中第二驱动电机32运行,带动滚轮34沿第二驱动轴33的中心轴线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竖杆36的底端设置在滚轮34上的凹槽35内,使竖杆36随着滚轮34的转动向远离主体1的方向移动,由于竖杆36与横杆37固定连接,从而使横杆37推动封盖30向远离主体1的方向移动,使原先封闭的散热管3打开,热空气从散热管3内流出,从而实现降温效果,保障设备内部元器件安全稳定的运行。该光学分析测试设备通过散热管3中的驱动单元推动封盖30向外部移动,使热空气流出,达到降温效果,从而保障设备内部元器件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光学分析测试设备通过光向测量装置2对光线方向进行测量,并利用支撑单元8改变主体1的角度,使光线实际方向与设备预计接收方向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检测精度,不仅如此,通过散热管3中的驱动单元推动封盖30向外部移动,使热空气流出,达到降温效果,从而保障设备内部元器件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