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5206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材料腐蚀研究中,常采用电化学腐蚀测试研究材料在实际环境中的腐蚀性能,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腐蚀测试可有效减少测试工作中测试误差。三电极体系中的工作电极是测试精准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简单易行、测试精准的制作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为:

(1)将处理好的平板切割成3*3厘米的试样板;

(2)在试样板的正面隔离出直径11mm的圆形区域,在试样板的背面进行打磨,使试样板的背面粗糙度大于正面,然后在试样板的背面焊接上导线;

(3)接着将试样板平放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将圆形区域以外的试样板表面进行封装,待环氧树脂自然凝固后,从模具取出,即得工作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可有进一步地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区域采用外径11mm的圆管对试样板的正面进行隔离。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内腔的长、宽与试样板相匹配,模具内腔的深度为1.5cm。

作为优选,步骤(1)所用平板为经过抛丸处理后的金属平板。

作为优选,环氧树脂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双酚a和质量浓度为6.5%的混合碱液,混合搅拌至溶解,向溶解液中加入环氧氯丙烷,在6080℃条件下反应3.5h,水洗至中性,脱水,即得环氧树脂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6.5%的混合碱液是由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钠的饱和盐水配制而成。

作为优选,步骤(3)中,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的温度为75-82℃,压力为0.3mpa。

作为优选,步骤(3)中,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时,试样板的表面温度为62-65℃;该试样板的表面温度在与75-82℃的环氧树脂高压结合时,可以在试样板表面形成均匀分散的环氧树脂膜,并且环氧树脂膜与试样板表面结合紧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容易实现,且该方法的制作成本低;经过环氧树脂封装后的试样板可实现在规定区域内放电,并使得导线与试样板能够牢固的连接,工作稳定性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一

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为:

(1)将经过抛丸处理后的平板切割成3*3厘米的方形试样板;

(2)在试样板的正面采用外径11mm的圆管隔离出直径11mm的圆形区域,在试样板的背面进行打磨,使试样板的背面粗糙度大于正面,然后在试样板的背面焊接上导线;

(3)接着将试样板平放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将圆形区域以外的试样板表面进行封装,待环氧树脂自然凝固后,从模具取出,即得工作电极;模具内腔的长、宽与试样板相匹配,模具内腔的深度为1.5cm。

实施例二

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为:

(1)将经过抛丸处理后的平板切割成3*3厘米的方形试样板;

(2)在试样板的正面采用外径11mm的圆管隔离出直径11mm的圆形区域,在试样板的背面进行打磨,使试样板的背面粗糙度大于正面,然后在试样板的背面焊接上导线;

(3)接着将试样板平放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的温度为75-82℃,压力为0.3mpa;用环氧树脂将圆形区域以外的试样板表面进行封装,待环氧树脂自然凝固后,从模具取出,即得工作电极;模具内腔的长、宽与试样板相匹配,模具内腔的深度为1.5cm。

实施例三

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为:

(1)将经过抛丸处理后的平板切割成3*3厘米的方形试样板;

(2)在试样板的正面采用外径11mm的圆管隔离出直径11mm的圆形区域,在试样板的背面进行打磨,使试样板的背面粗糙度大于正面,然后在试样板的背面焊接上导线;

(3)接着将试样板平放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的温度为75-82℃,压力为0.3mpa;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时,试样板的表面温度为62-65℃,用环氧树脂将圆形区域以外的试样板表面进行封装,待环氧树脂自然凝固后,从模具取出,即得工作电极;模具内腔的长、宽与试样板相匹配,模具内腔的深度为1.5cm;

所用环氧树脂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双酚a和质量浓度为6.5%的混合碱液,混合搅拌至溶解,向溶解液中加入环氧氯丙烷,在6080℃条件下反应3.5h,水洗至中性,脱水,即得环氧树脂产品;6.5%的混合碱液是由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钠的饱和盐水配制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涉及电极制作技术领域,制作步骤为:(1)将处理好的平板切割成3*3厘米的试样板;(2)在试样板的正面隔离出直径11mm的圆形区域,在试样板的背面进行打磨,使试样板的背面粗糙度大于正面,然后在试样板的背面焊接上导线;(3)接着将试样板平放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向模具中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将圆形区域以外的试样板表面进行封装,待环氧树脂自然凝固后,从模具取出,即得工作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容易实现,且该方法的制作成本低;经过环氧树脂封装后的试样板可实现在规定区域内放电,并使得导线与试样板能够牢固的连接,工作稳定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殷夏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科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3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