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521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刺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是医疗工作者最常见的医疗性职业伤害,针器扎伤伤口看似不足为奇,实际上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譬如可以导致血液性或体液性的病原菌的传染。1984年全球首位因针刺而感染艾滋病的案例被报告出来。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防针刺材料越来越多,而如何检测及判定防针刺材料的好坏,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刺性能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对针刺过程进行模拟,实现对防针物的防刺性能的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驱动系统、刺针轨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刺针轨道上的刺针系统以及防刺性能表征系统,其中所述防刺性能表征系统包括防刺物,所述驱动系统驱动所述刺针系统对所述防刺物进行防刺性能检测,所述驱动系统为双向给速系统,包括:

高压气罐;

与所述高压气罐连接的进气口,进气口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

与所述高压气罐连接的第一气体流通管、第二气体流通管,第一出气口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流通管上,第二出气口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流通管上;

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通管、第二气体流通管相连通的加速轨道,塞子设置在所述加速轨道的端部,安装有弹子的弹托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加速轨道内。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弹子为凸形弹子,所述防刺物为防针刺纺织品。

优选的,所述弹托带动弹子在所述加速轨道内滑动,所述弹子撞击所述刺针系统,所述刺针系统便在所述刺针轨道上匀速运动,从而刺入所述防刺物。

优选的,所述双向给速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速轨道上的螺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加速轨道两端的第一限位针、第二限位针,所述螺栓将所述塞子固定在所述加速轨道上。

优选的,所述刺针系统包括与所述刺针轨道滑动连接的针盘座、固定在所述针盘座上的针盘。

优选的,所述刺针系统还包括针,所述针盘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针的针孔,所述针为圆头针、尖头针或者弯形针。

优选的,所述防刺性能表征系统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夹具。

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上夹具、下夹具,螺栓将所述上夹具、下夹具固定成圆筒形。

优选的,针刺深度测量工具夹持在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所述防刺物设置在所述针刺深度测量工具上。

优选的,所述针刺深度测量工具由软质物质制成,所述软质物质为橡皮泥、橡胶、泡沫或者人造皮肤。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采用双向给速系统,利用高压气罐与气体流通管、阀门、加速轨道配合,既能让凸形弹子向右运动,给刺针系统一个速度,刺针系统便可以在刺针轨道上向右滑动,模拟针刺过程,在针刺结束后,又能让凸形弹子向左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采用橡皮泥、橡胶、泡沫或者人造皮肤等软质物质制作针刺深度测量工具,可以精确得到针刺深度。防刺性能表征系统中的夹具的形状采用圆筒形,可以使得防针刺纺织品在承受刺针时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刺针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刺针轨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防刺性能表征系统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

1.高压气罐4.塞子5.螺栓

6.加速轨道7.弹子8.弹托

9.刺针系统91.针盘92.针盘座

93.针孔94.针10.刺针轨道

11.防刺性能表征系统111.上夹具112.下夹具

113.螺栓114.支撑架115.防刺物

116.针刺深度测量工具21.进气口阀门22.第一出气口阀门

23.第二出气口阀门24.第一气体流通管25.第二气体流通管

31.第一限位针32.第二限位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驱动系统、刺针轨道10、可滑动地设置在刺针轨道10上的刺针系统9以及防刺性能表征系统11。

如图1所示,驱动系统为双向给速系统,包括高压气罐1,进气口连接在高压气罐1上,优选的,进气口连接在高压气罐1的左端。进气口阀门21设置在进气口上。

第一气体流通管24和第二气体流通管25分别连接在高压气罐1上,优选的,第一气体流通管24和第二气体流通管25分别设置在高压气罐1的左右两端。第一出气口阀门22设置在第一气体流通管24上,第二出气口阀门23设置在第二气体流通管25上。

加速轨道6分别与第一气体流通管24、第二气体流通管25的自由端相连通。塞子4可拆卸地塞在加速轨道6的左端部。加速轨道6上设置有螺栓5,用于将塞子4固定在加速轨道6的左端部。安装有弹子7的弹托8可移动地设置在加速轨道6内,优选的,弹子7为凸形弹子。

第一限位针31设置在第二流通管道25与加速轨道6的连接部位,用于限定弹托8和弹子7在加速轨道6的右端的极限位置,同时可以防止弹托8和弹子7堵塞第二流通管道25。第二限位针32设置在第一流通管道24与加速轨道6的连接部位,用于限定弹托8和弹子7在加速轨道6的左端的极限位置,同时可以防止弹托8和弹子7堵塞第一流通管道24。

如图1、图2所示,刺针系统9包括与刺针轨道10滑动连接的针盘座92、固定在针盘座92上的针盘91以及针94。针盘91上设置针孔93,用于夹持针94。如图3所示,优选的,针94为圆头针、尖头针或者弯形针。优选的,针的直径范围在1mm-10mm之间,以用来模拟防针刺纺织品在不同针头及针刺角度下的防刺性能。

如图2、图4所示,针盘座92下端设置有凹形槽,刺针轨道10相应设置为凸形,针盘座92的凹形槽与凸形刺针轨道10相配合,针盘座92便可以带动针盘91在刺针轨道10上左右滑动,能有效减少能量损耗。

如图5、图6所示,防刺性能表征系统11包括支撑架114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14上的夹具。夹具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上夹具111、下夹具112,螺栓113将上夹具111、下夹具112固定成圆筒形。圆筒形夹具可以实现防刺物115在承受刺针时各个方向上的力相同。圆筒形夹具的内直径范围在0.5cm-10cm之间,能够满足不同防刺物115的需要。优选的,防刺物115为防针刺纺织品。

针刺深度测量工具116夹持在上夹具111和下夹具112组成的圆筒形的腔体内,防刺物115设置在针刺深度测量工具116上。优选的,防刺物115包裹在针刺深度测量工具116上。

优选的,针刺深度测量工具116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软质物质组成(如橡皮泥、橡胶、泡沫、人造皮肤等),可以精确得到针刺深度。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第一出气口阀门22打开,第二出气口阀门23关闭,塞子4塞在加速轨道6的左端,拧紧螺栓5将塞子4固定。

打开进气口阀门21,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高压气罐1中,对气体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气体进入第一气体流通管24和加速轨道6,弹托8和弹子7在加压气体的作用下,在加速轨道6内自左向右运动,直至弹托8的右端抵靠第一限位针31而到达右端极限位置,此时,弹子7的头端伸出加速轨道6,撞击刺针系统9,刺针系统9便在刺针轨道10上匀速向右滑动,直至针94扎入防刺物115和针刺深度测量工具116。此时,刺针系统9的速度变成零,得出针刺深度值。

之后,将螺栓5拧开,把塞子4从加速轨道6的左端取出,然后关闭第一出气口阀门22,将第二出气口阀门23打开,气体便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高压气罐1中,对气体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气体进入第二气体流通管25和加速轨道6,弹托8和弹子7在加压气体的作用下在加速轨道6中自右向左运动,直至弹托8的左端与第二限位针32抵靠而到达在加速轨道6左端的极限位置,弹托8与弹子7便回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采用双向给速系统,利用高压气罐1与气体流通管24、25,阀门21、22、23,以及加速轨道6进行配合,既能让弹子7向右运动,给刺针系统9一个速度,刺针系统9便可以在刺针轨道10上向右滑动,模拟针刺过程,而在针刺结束后,又能让弹子7向左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防刺性能检测装置采用橡皮泥、橡胶、泡沫或者人造皮肤等软质物质制作针刺深度测量工具116,可以精确得到针刺深度。防刺性能表征系统11中的夹具的形状采用圆筒形,可以使得防刺物115在承受刺针时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