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敏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7407阅读:1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敏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力传感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敏薄膜。



背景技术:

压敏薄膜作为压力传感器的核心组件,一般由膜层和压变电阻层组成。压敏薄膜的膜层朝向施压方向,压变电阻层远离膜层的一侧预留有间隙或者空腔,当压敏薄膜受压时朝向间隙或者空腔凹陷,从而压变电阻层形变导致电阻丝受压阻值发生变化。

但是,由于上膜层的形变系数限值,电阻丝承受压力有限,阻值变化范围有限,从而,很难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压敏薄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压敏薄膜,包括:上膜层、第一压变电阻层、下膜层和第二压变电阻层,下膜层的弹性系数小于上膜层的弹性系数;

第一压变电阻层夹持在上膜层和下膜层之间,第二压变电阻层贴合在下膜层远离第一压变电阻层的一侧。

优选地,第一压变电阻层上的压变电阻丝与第二压变电阻层上的电阻丝并联。

优选地,第一压变电阻层上的压变电阻丝与第二压变电阻层上的电阻丝串联。

优选地,第一压变电阻层上的电阻丝螺旋盘绕。

优选地,第二压变电阻层上的电阻丝波浪形铺设。

本发明提出的压敏薄膜受压情况下,由上膜层直接接触施压对象,受压后,压敏薄膜整体朝着上膜层至下膜层的方向凹陷,凹陷过程中,下膜层的弹性系数较小因而紧绷,第一压变电阻层受到施压对象的压力和下膜层的抵抗力双向挤压,从而可放大电阻受压变化值;而,第二压变电阻层随着下膜层形变,受到被下膜层削弱的剩余的施压对象的压力作用。故而,将第一压变电阻层和第二压变电阻层作为压变电阻,则该压变电阻整体抵消下膜层的内力影响,只在施压对象的压力作用下随着上膜层形变,有利于保证第一压变电阻层和第二压变电阻层整体输出的电阻值对施压对象的压力的精确标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压敏薄膜侧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压敏薄膜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压敏薄膜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压敏薄膜,包括:上膜层1、第一压变电阻层2、下膜层3和第二压变电阻层4,下膜层3的弹性系数小于上膜层1的弹性系数。

第一压变电阻层2夹持在上膜层1和下膜层3之间,第二压变电阻层4贴合在下膜层3远离第一压变电阻层2的一侧。

该压敏薄膜受压情况下,由上膜层1直接接触施压对象,受压后,压敏薄膜整体朝着上膜层1至下膜层3的方向凹陷,凹陷过程中,下膜层3的弹性系数较小因而紧绷,第一压变电阻层2受到施压对象的压力和下膜层3的抵抗力双向挤压,从而可放大电阻受压变化值;而,第二压变电阻层4随着下膜层3形变,受到被下膜层3削弱的剩余的施压对象的压力作用。故而,将第一压变电阻层2和第二压变电阻层4作为压变电阻,则该压变电阻整体抵消下膜层3的内力影响,只在施压对象的压力作用下随着上膜层1形变,有利于保证第一压变电阻层2和第二压变电阻层4整体输出的电阻值对施压对象的压力的精确标识。

压敏薄膜外设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变电阻层2上的压变电阻丝与第二压变电阻层4上的电阻丝可并联,即第一压变电阻层2上的压变电阻丝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压变电阻层4上的电阻丝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或者,第一压变电阻层2上的压变电阻丝与第二压变电阻层4上的电阻丝串联,即第一压变电阻层2和第二压变电阻层4由同一根电阻丝在不同位置形成,该电阻丝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变电阻层2上的电阻丝螺旋盘绕,第二压变电阻层4上的电阻丝波浪形铺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敏薄膜,包括:上膜层、第一压变电阻层、下膜层和第二压变电阻层,下膜层的弹性系数小于上膜层的弹性系数;第一压变电阻层夹持在上膜层和下膜层之间,第二压变电阻层贴合在下膜层远离第一压变电阻层的一侧。该压敏薄膜受压情况下,由上膜层直接接触施压对象,受压后,压敏薄膜整体朝着上膜层至下膜层的方向凹陷,凹陷过程中,下膜层的弹性系数较小因而紧绷,第一压变电阻层受到施压对象的压力和下膜层的抵抗力双向挤压,从而可放大电阻受压变化值。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市勇创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3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