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86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器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弯曲可变形的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器因其具有可弯曲折叠、轻薄、方便携带、低功耗等优点而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厂商的关注,预计未来将成为显示市场的主流。

柔性显示器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柔性显示器中的柔性显示面板做弯曲测试,以检测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效果。现有的测试方式,如图1所示,测试治具10的一端101固定不可移动,测试时将柔性显示面板11固定在测试治具10的承载平台103上,然后使测试治具10的另一端102做水平往返循环运动,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弯曲或拉直,从而实现弯曲测试。

然而,上述通过测试治具的另一端往复运动以使柔性显示面板弯曲的方式,只能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部位做范围性的判定,难以保证弯曲位置精确度,即难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对需要测试的部位进行弯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能够准确地对柔性显示面板中需要测试的部位进行弯曲,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包括:

基板;

导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第一支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侧上;

第二支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的另一侧上;

第一承载平台,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旋转连接;

第二承载平台,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旋转连接,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配合用于承载柔性显示面板;

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的上方,能够沿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运动;

弯曲测试前,所述滚轴未挤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伸展状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互远离,且所述第一承载平台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所在平面均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大致平行;

弯曲测试时,所述滚轴沿所述方向并挤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运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导轨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当所述滚轴挤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运动至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测试所需的弯曲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互靠近,且所述第一承载平台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所在平面均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大致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滚轴的外表面包裹有柔性材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弹性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三,分别为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为倒凹槽型滑块,所述倒凹槽型滑块的左侧边底部向远离凹槽口的方向延伸有与所述左侧边垂直的左平台,所述倒凹槽型滑块的右侧边底部向远离凹槽口的方向延伸有与所述右侧边垂直的右平台,所述第三导轨位于所述倒凹槽型滑块的凹槽内,所述左平台和所述右平台分别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第三弹性件为钢化薄片,所述钢化薄片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的用于放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区域上,所述钢化薄片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的用于放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区域上,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置于所述钢化薄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第三弹性件为钢化薄片,所述钢化薄片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的用于放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钢化薄片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的用于放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区域之外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二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五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还包括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与所述滚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滚轴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呈倒凹槽状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呈倒凹槽状的第四滑块。

相较于现有的测试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中,在基板上设置导轨,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活动设置在导轨的两侧上,第一承载平台与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转轴旋转连接,第二承载平台与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转轴旋转连接,并与第一承载平台配合用于承载柔性显示面板,滚轴设置在两个承载平台的上方,且在柔性显示面板处于伸展状态时滚轴未挤压柔性显示面板,两个承载平台所在平面均与基板所在平面大致平行,由此在弯曲测试时,只需将柔性显示面板中需要测试的部位对准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两个承载平台之间的位置放置,滚轴也放置在两个承载平台之间的上方,即以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之间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将柔性显示面板中需要测试的部位和滚轴都对准参考位置放置,然后使滚轴沿与基板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并挤压柔性显示面板运动,由此即可迫使柔性显示面板中需要测试的部位弯曲,从而能够准确地对柔性显示面板中需要测试的部位进行弯曲,提高测试的精确度,而由于两个承载平台分别与两个支架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为,且两个支架能够沿着活动设置于导轨移动上,因此当滚轴压着柔性显示面板一直运动时,两个承载平台分别绕着相应的转轴转动直至与基板大致垂直,两个支架则沿着导轨相向运动,由此给柔性显示面板提供弯曲的可能性,使得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弯曲。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测试装置沿E方向的侧视图,其中图中示意为测试装置进行弯曲测试前的状态;

图4是图3所示测试装置在滚轴压着柔性显示面板沿AB方向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测试装置在滚轴压着柔性显示面板停止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测试装置在滚轴离开柔性显示面板沿BA方向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测试装置沿E方向的侧视图,其中图中示意为测试装置进行弯曲测试前的状态;

图9是图7所示测试装置的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测试装置的第三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又一实施方式中,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基板21、滚轴22、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24、第一承载平台25以及第二承载平台26。

其中,基板21上设置有导轨,分别是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211和第二导轨212。

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相互独立。第一支架23活动设置在第一导轨211和第二导轨212的一侧上,第二支架24活动设置在第一导轨211和第二导轨212的另一侧上,两个支架23、24能够沿第一导轨211和第二导轨212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一承载平台25与第一支架23通过第一转轴231旋转连接,第二承载平台26与第二支架24通过第二转轴241旋转连接,与第一承载平台25配合用于承载柔性显示面板20。

滚轴22设置在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的上方,能够沿与基板21所在平面垂直的AB方向运动。

其中,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滑动两个支架23、24进行调节。在初始状态,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可以是靠合在一起,也可以是间隔一定的距离。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在初始状态间隔一定的距离,二者的间距与滚轴22的直径大致相同。所述初始状态是指柔性显示面板20处于伸展状态,即滚轴22未对柔性显示面板20施力以使其弯曲的状态。

参考图3至图6,在弯曲测试前,将柔性显示面板20放置在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上,并且将柔性显示面板20需要测试的部位对准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的位置放置,然后将柔性显示面板20分别与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固定。滚轴22未挤压柔性显示面板20,此时柔性显示面板20处于伸展状态,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相互远离,且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所在平面均与基板21所在平面大致平行。滚轴22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20上,并且其位置与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的位置相对应,即以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将柔性显示面板20中需要测试的部位和滚轴22都对准参考位置放置。

如图4所示,弯曲测试时,使滚轴22挤压柔性显示面板20并沿着与基板21所在平面垂直的AB方向不断运动,从而可以迫使柔性显示面板20中需要测试的部位弯曲。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弯曲测试装置能够准确地对柔性显示面板20中需要测试的部位进行弯曲,提高测试的精确度。并且,由于两个承载平台25、26分别与两个支架23、24旋转连接,因此当柔性显示面板20中需要测试的部位弯曲程度不断增大时,两个承载平台25、26能够在柔性显示面板20的带动下分别绕着第一转轴231、第二转轴232向基板21的方向转动,而两个支架23、24则沿着导轨211、212相向运动,即第一支架23沿着导轨211、212向C方向运动,第二支架24沿着导轨211、212向D方向运动,从而给柔性显示面板20提供弯曲的可能性,使得柔性显示面板20能够弯曲。

如图5所示,随着滚轴22挤压柔性显示面板20沿AB方向不断运动,两个承载平台25、26绕着相应的转轴231、241转动至与基板21所在平面大致垂直的状态,此时柔性显示面板20处于弯曲测试所需的弯曲状态,其弯曲曲率半径与滚轴22的半径大致一致,弯曲程度最大。因此,滚轴22的半径决定了柔性显示面板20的弯曲曲率半径,通过改变滚轴22的半径可改变柔性显示面板20的弯曲曲率半径,在测试过程中,只需选择预定尺寸的滚轴22,即可使得柔性显示面板20按照设定的曲率弯曲。

在柔性显示面板20中需要测试的部位的弯曲曲率达到设定的曲率(即滚轴的曲率)时,滚轴22停止向AB方向运动,两个承载平台25、26所在平面均与基板21所在平面大致垂直,两个支架23、24停止相向运动并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之后,如图6所示,使滚轴22向BA方向运动,脱离柔性显示面板20,完成测试。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不仅能够对柔性显示面板20中需要测试的部位准确地进行弯曲,而且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20按照设定的曲率进行弯曲,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继续参阅图1,测试装置进一步还包括一电机装置27。电机装置27例如为能够将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凸轮装置,其与滚轴22连接,用以驱动滚轴22的运动。具体地,在进行弯曲测试时,驱动滚轴22沿AB方向运动,以迫使柔性显示面板20弯曲,在结束测试后驱动滚轴22沿BA方向运动,以使滚轴22离开柔性显示面板20。

参阅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测试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71和第二滑块72。

其中,第一滑块71固定在基板21上,且位于第一支架23远离第二支架24的一侧。第一滑块71和第一支架23通过第一弹性件73连接。第二滑块72固定在基板21上,且位于第二支架24远离第一支架23的一侧。第二滑块72通过第二弹性件74与第二支架24连接。

其中,第一弹性件73和第二弹性件74可以是弹簧。

进一步地,基板21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导轨211、第二导轨212相互平行的第三导轨213。第三导轨213位于第一导轨211和第二导轨212之间。

其中,第一滑块71和第二滑块72均为倒凹槽型滑块。以第二滑块72为例,参阅图9,图9为第二滑块7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滑块71和第二滑块72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所示,所述倒凹槽型滑块的左侧边底部向远离凹槽口的方向延伸有雨左侧边垂直的左平台721,倒凹槽型滑块的右侧边底部向远离凹槽口的方向延伸有与右侧边垂直的右平台722。第三导轨213位于倒凹槽型滑块的凹槽内,使得两个滑块71、72能够沿着第三导轨213滑动。左平台711和右平台722分别固定基板21上,固定方式例如可以是螺栓固定。

在弯曲测试前,可以通过滑动第一滑块71和第二滑块72以调整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的间距,当调整至所需的间距时,将第一滑块71和第二滑块72固定在基板21上。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75。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弹性件75为具有弹性的钢化薄片。该钢化薄片的一端部固定在第一承载平台25的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20的区域上,另一端部固定在第二承载平台26的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20的区域上,柔性显示面板20放置在钢化薄片上。

当滚轴22向AB方向运动以迫使柔性显示面板20弯曲时,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相对运动,由于第一滑块71和第二滑块72固定在基板21上,因此第一弹性件73和第二弹性件74被拉伸,产生弹性形变。并且,当柔性显示面板20弯曲时也将迫使第三弹性件75弯曲产生弹性形变。当完成弯曲测试之后,使滚轴22向BA方向运动以脱离柔性显示面板20,此时整个测试装置不受外力作用,第一弹性件73和第二弹性件74回弹,从而分别将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24拉回原始位置,而两个承载平台25、26也在第三弹性件75回弹的作用下回到所在平面与基板所在平面大致平行的状态,从而开始下一轮测试。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弹性件也可以安装在承载平台的边缘区域,柔性显示面板与第三弹性件并列安装在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上。具体而言,第三弹性件的一端部固定于第一承载平台的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另一端部固定于第二承载平台的用于放置柔性显示面板的区域之外的区域。通过上述方式,同样能够使得两个承载平台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当然,第三弹性件还可以是弹簧,弹簧的一端例如固定在第一承载平台中面对第二层承载平台的侧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承载平台的面对第一承载平台的侧面上。

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和第二滑块,仅是设置第三弹性件以使得承载平台和支架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当第三弹性件回弹时将使得承载平台恢复初始状态,支架也将在承载平台的推动下沿导轨滑动回初始位置。

继续参阅图7,并结合图1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23与第一导轨211、第二导轨212之间设置有呈倒凹槽状的第三滑块76。第二支架24与第一导轨211、第二导轨212之间设置有呈倒凹槽状的第四滑块77。具体地,第三滑块76和第四滑块77的结构相同,以第三滑块76为例,两个第三滑块76分别倒扣在第一导轨211、第二导轨212上,第一支架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三滑块76的倒凹槽底部上。第四滑块77与第二支架24、导轨211、212之间的安装方式相类似,对此不作赘述。

通过第三滑块76和第四滑块77的作用,可以减小滑动过程对支架的损伤。进一步地,第一导轨211、第二导轨212、第三滑块76以及第四滑块77的表面为抛光面,即经过抛光处理,以减小导轨和滑块之间的摩擦力。

参阅图11,在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一支架23之间连接有第四弹性件1101,第二承载平台26和第二支架24之间连接有第五弹性件1102。其中,第四弹性件1101位于第一承载平台25背向柔性显示面板20的一侧,第五弹性件1102位于第二承载平台26背向柔性显示面板20的一侧。第四弹性件1101和第五弹性件1102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弹片。

当滚轴22压着柔性显示面板20沿AB方向运动时,第一承载平台25和第二承载平台26分别绕着相应的转轴231、241向基板21的方向转动,此时第四弹性件1101和第五弹性件110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柔性显示面板20被弯曲至设定的曲率时,滚轴22向BA方向运动,以离开柔性显示面板20,此时测试装置不受外力作用,两个承载平台25、26将在第四弹性件1101和第五弹性件1102的回弹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同时两个支架23、24也将沿着导轨211、212滑动回初始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测试装置,不需要设置第一和第二滑块,也不需要设置第三弹性件,即可使得承载平台和支架恢复初始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中,也可以同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四弹性件以及第五弹性件,或者同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以及第五弹性件。

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滚轴22对柔性显示面板的作用力,以降低柔性显示面板受损的几率,滚轴22的外表面包裹有柔性材料层221,以在滚轴22和柔性显示面板接触时起到缓冲作用。柔性材料层221例如可以是海绵或泡沫等。其中,可以通过改变柔性材料层的厚度以获得所需的测试弯曲曲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