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弯曲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34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线缆弯曲测试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缆弯曲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线缆弯曲性能的测试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具有测试效率低、准确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的线缆弯曲测试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缆弯曲测试工装,包括电机、转动轴、摆臂、座板和两个滚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还与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板竖直放置,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座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下方,且与所述座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水平并排设置,两个所述滚轮的对称中心面与所述转动轴的竖直中心面重叠,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的间距与外设的测试线缆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测试线缆一端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并向下垂。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连接器,所述测试线缆的两个端部各连接一个连接器,与所述测试线缆一端连接的连接器固定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包括外连接件、橡胶连接圈、内连接件、卡套和焊接环,所述外连接件套接在所述橡胶连接圈上,所述橡胶连接圈套接在所述内连接件上,所述卡套一端与所述内连接件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焊接环的端面连接;外设的测试线缆为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导体、内绝缘层、外导体、外绝缘层,所述内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形状适配的第一圆孔,所述卡套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绝缘层形状适配的第二圆孔,所述焊接环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形状适配的第三圆孔,所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插接在所述第一圆孔中,所述同轴电缆的内绝缘层插接在所述第二圆孔中,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插接在所述第三圆孔中,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还与所述焊接环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件的内圆面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凸缘,所述内连接件的外圆面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件的第一圆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设有腰形孔,螺钉穿过多数腰形孔与所述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的,与所述摆臂连接的连接器的出口与所述滚轮的外圆面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外圆面为向内凹的弧形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滚轮轴,所述滚轮与所述滚轮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轴固定在所述座板上,两个所述滚轮轴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动轴的中心的距离与1/2的所述摆臂的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和显示屏,所述座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显示屏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前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机通过转动轴与摆臂的一端连接,并带动摆臂左右摆动,测试线缆一端与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两个滚轮之间并向下垂,两个滚轮起到夹持并限位测试线缆的作用,则摆臂左右摆动,带动测试线缆左右弯折,测试该测试线缆的耐左右弯折的次数;两个所述滚轮水平并排设置,两个所述滚轮的对称中心面与所述转动轴的竖直中心面重叠,则测试线缆左右弯折的半径是对称的,测试线缆左右弯折受力均匀,测试准确;通过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频率实现摆臂转动的速度和频率的自动控制,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弯曲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弯曲测试工装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电缆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电机;2、转动轴;3、摆臂;4、座板;5、滚轮;6、连接器;

7、滚轮轴;8、底座;9、显示屏;

31、腰形孔;

61、外连接件;62、橡胶连接圈;63、内连接件;64、卡套;65、焊接环;

611、第一凸缘;

631、第一圆孔;632、第二凸缘;633、第四圆孔;

641、第二圆孔;651、第三圆孔;10、同轴电缆;

101、内导体;102、内绝缘层;103、外导体;104、外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电机带动摆臂左右摆动,实现线缆的左右弯曲摆动,测试效率高、准确。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弯曲测试工装,包括电机1、转动轴2、摆臂3、座板4和两个滚轮5,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2连接,所述转动轴2还与所述摆臂3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板4竖直放置,所述转动轴2与所述座板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5位于所述转动轴2的下方,且与所述座板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5水平并排设置,两个所述滚轮5的对称中心面与所述转动轴2的竖直中心面重叠,两个所述滚轮5之间的间距与外设的测试线缆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测试线缆一端与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两个所述滚轮5之间并向下垂。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连接器6,所述测试线缆的两个端部各连接一个连接器6,与所述测试线缆一端连接的连接器6固定在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测试线缆上端通过连接器6与摆臂3的另一端连接,下端穿过两个滚轮5之间并与连接器6连接,连接器6起到与测试线缆端部连接的作用,与测试线缆下端连接的连接器6还起到重锤的作用,保持测试线缆一定的张紧力,使摆臂3摆动引起的测试线缆的弯折更加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6包括外连接件61、橡胶连接圈62、内连接件63、卡套64和焊接环65,所述外连接件61套接在所述橡胶连接圈62上,所述橡胶连接圈62套接在所述内连接件63上,所述卡套64一端与所述内连接件63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焊接环65的端面连接;外设的测试线缆为同轴电缆10,所述同轴电缆10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导体101、内绝缘层102、外导体103、外绝缘层104,所述内连接件63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导体101形状适配的第一圆孔631,所述卡套64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绝缘层102形状适配的第二圆孔641,所述焊接环65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形状适配的第三圆孔651,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导体101插接在所述第一圆孔631中,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绝缘层102插接在所述第二圆孔641中,所述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插接在所述第三圆孔651中,所述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还与所述焊接环65焊接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测试线缆为同轴电缆10,连接器6与同轴电缆10的端部连接,同轴电缆10的内导体101插入连接器6的内连接件63的第一圆孔631中,第一圆孔631为盲孔或者通孔,同轴电缆10的内绝缘层102插入所述卡套64的第二圆孔641中,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插接在连接器6的焊接环65的第三圆孔651中,外导体103还与焊接环65锡焊焊接连接,实现同轴电缆10端部与连接器6的连接;外连接件61和内连接件63通过橡胶连接圈62连接,橡胶连接圈62具有材料变形量大的优点,实现外连接件61与内连接件63之间可多次拆卸安装使用,结构合理,使用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接件61的内圆面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凸缘611,所述内连接件63的外圆面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二凸缘632,所述第一凸缘611和第二凸缘632的倾斜方向相反。

由上述描述可知,外连接件61上设有与橡胶连接圈62紧配的第一凸缘611,内连接件63上设有与橡胶连接圈62紧配的第二凸缘632,且第一凸缘611和第二凸缘632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外连接件61与内连接件63之间连接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内连接件63的第一圆孔63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圆孔633。

由上述描述可知,同轴电缆10的内导体101插入内连接件63的第一圆孔631中,在第一圆孔631的侧壁上开设第四圆孔633,则通过第四圆孔633可将内导体101通过锡焊焊接在同轴电缆10上,结构合理,使同轴电缆10与连接器6连接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设有腰形孔31,螺钉穿过多数腰形孔31与所述连接器6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腰形孔31使连接器6在摆臂3上的连接位置可调,从而实现测试线缆的摆动半径可调。

进一步的,与所述摆臂3连接的连接器6的出口与所述滚轮5的外圆面对齐。

由上述描述可知,测试线缆一端与连接器6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穿过两个滚轮5之间,与摆臂3连接的连接器6的出口与滚轮5的外圆面对齐,使测试线缆在同一竖直面内左右摆动,结构合理,性能测试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5的外圆面为向内凹的弧形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滚轮5的外圆面为向内凹的弧形面,使滚轮5的外圆面对测试线缆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滚轮轴7,所述滚轮5与所述滚轮轴7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轴7固定在所述座板4上,两个所述滚轮轴7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动轴2的中心的距离与1/2的所述摆臂3的宽度相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所述滚轮轴7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动轴2的中心的距离与1/2的所述摆臂3的宽度相适配,则摆臂3左右摆动的极限位置是处于水平状态时的位置,两个滚轮轴7对摆臂3起到限位的作用,使摆臂3左右摆动的角度为180°,且左右对称。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8和显示屏9,所述座板4固定在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所述显示屏9固定在所述底座8的前面板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座板4固定在底座8上,底座8对座板4起到支撑的作用;显示屏9固定在底座8的前面板上,具有便于操作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3和滚轮5固定在所述座板4的前面板上,所述电机1固定在所述座板4的后面板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摆臂3和滚轮5与电机1安装在座板4的不同侧面上,使电机1的安装不影响摆臂3与滚轮5的动作,结构合理。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线缆弯曲测试工装,包括电机1、转动轴2、摆臂3、座板4、两个滚轮5、两个连接器6、滚轮轴7、底座8和显示屏9,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2连接,所述转动轴2还与所述摆臂3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板4竖直放置,所述转动轴2与所述座板4转动连接,所述滚轮5的外圆面为向内凹的弧形面,两个所述滚轮5位于所述转动轴2的下方,且与所述座板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5水平并排设置,两个所述滚轮5的对称中心面与所述转动轴2的竖直中心面重叠,两个所述滚轮5之间的间距与外设的测试线缆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测试线缆一端与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两个所述滚轮5之间并向下垂,所述测试线缆的两个端部各连接一个连接器6,与所述测试线缆一端连接的连接器6固定在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所述滚轮5与所述滚轮轴7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轴7固定在所述座板4上,两个所述滚轮轴7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动轴2的中心的距离与1/2的所述摆臂3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座板4固定在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所述显示屏9固定在所述底座8的前面板上。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线缆弯曲测试工装,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6包括外连接件61、橡胶连接圈62、内连接件63、卡套64和焊接环65,所述外连接件61套接在所述橡胶连接圈62上,所述橡胶连接圈62套接在所述内连接件63上,所述卡套64一端与所述内连接件63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焊接环65的端面连接;外设的测试线缆为同轴电缆10,所述同轴电缆10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导体101、内绝缘层102、外导体103、外绝缘层104,所述内连接件63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导体101形状适配的第一圆孔631,所述卡套64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绝缘层102形状适配的第二圆孔641,所述焊接环65上设有与所述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形状适配的第三圆孔651,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导体101插接在所述第一圆孔631中,所述同轴电缆10的内绝缘层102插接在所述第二圆孔641中,所述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插接在所述第三圆孔651中,所述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还与所述焊接环65焊接连接;所述外连接件61的内圆面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凸缘611,所述内连接件63的外圆面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二凸缘632,所述第一凸缘611和第二凸缘632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内连接件63的第一圆孔63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圆孔633,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设有腰形孔31,螺钉穿过多数腰形孔31与所述连接器6连接,与所述摆臂3连接的连接器6的出口与所述滚轮5的外圆面对齐。

假设测试电缆具体为同轴电缆10,使用时,先将同轴电缆10穿设在两个滚轮5之间,然后将同轴电缆10的上端插接在连接器6中,并将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焊接在连接器6的焊接环65上,将该连接器6固定在摆臂3的另一端;再将同轴电缆10的下端插接在另一连接器6中,并将同轴电缆10的外导体103焊接在连接器6的焊接环65上;设定电机1转动的速度和频率;开始测试,电机1转动,带动转动轴2往复转动,从而带动摆臂3左右摆动,摆臂3从左水平状态顺时针转动至右水平状态,或者从右水平状态逆时针转动至左水平状态,单次转动的角度为180°,并记录摆臂3摆动的次数,通过显示屏9实时显示摆臂3摆动的次数;直至同轴电缆10中的内导体101、内绝缘体、外导体103或者外绝缘体断裂,记录此时的次数,即为线缆弯曲的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弯曲测试工装,电机1转动带动摆臂3往复摆动,线缆通过两个滚轮5限位,两个滚轮5结构对称,测试线缆的两端通过连接器6进行连接和张紧,连接器6可用于与同轴电缆10的端部连接,通过显示屏9显示弯曲次数,结构合理,应用广泛,测试效率高,准确率高,观察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