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5245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用于测定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在医学临床上用于感染、创伤、心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现有技术中,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测试纸,壳体上开设有显示窗口,并开设有滴入窗口,滴入窗口处对应设置有测试纸的感应部。虽然现有试剂盒实现了对血液中是否存在感染等现象进行了检测,但是该试剂盒存在的缺点为:

在医生使用时,首先,需要抽病人血液,将血液存入至血液管中;然后,将血液管打开,用滴管等将血液滴在壳体的滴入窗口处,血液与感应部接触实现对血液的检测,在滴入血液过程中需要借用滴管等设备,使用不方便,且滴管要保持绝对干净,提高了滴管的成本,还耗费了血液灌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实现了用采集管替代了血液管和滴管的使用,节约了使用滴管的成本,并实现了采集管插入滴入孔内后自动将血液倒入至感应部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包括:

壳体,其开设有观察窗口以及滴入孔,滴入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测试纸,其设置于壳体内,测试纸的显示段从观察窗口露出,测试纸的感应部伸入至滴入孔的底部;

采集器,其包括储液体,储液体内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底部为椎体结构,储液体底部连接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排液管,排液管的底面由铝箔纸封闭,储液体的顶部盖有盖体,储液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转动体,盖体设置有与第一转动体相对的第二转动体,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枢接,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之间连接有扭簧,盖体与储液体接触的面设置有密封圈,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在扭簧的作用下盖体将密封圈压紧在储液体上;

切刀,在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滴入孔的伸缩腔,伸缩腔与滴入孔连通,切刀穿梭于伸缩腔与滴入孔内;以及

缩放机构,其设置于伸缩腔处且与切刀连接,在缩放机构的作用下,切刀能缩入至伸缩腔内,也能伸入至滴入孔内刺穿铝箔纸。

优选的是,缩放机构包括:

安装盘,其与切刀位于伸缩腔内的端部固定;

伸缩弹簧,其一端与伸缩腔内壁固定,其另一端与安装盘固定,切刀穿过伸缩弹簧;

挤压轮,其转动地设置于安装盘背离切刀的端面上;

挤出头,其为圆锥体结构,挤压轮与挤出头相切;以及

螺杆,其穿入至伸缩腔内且与壳体螺纹连接,螺杆与挤出头的大端固定;

其中,调节螺杆,能使挤出头的大端与挤压轮相切、也能使挤出头的小端与挤压轮相切;当挤出头的小端与挤压轮相切时,伸缩弹簧处于自然伸长长度,切刀完全位于伸缩腔内;当挤出头的大端与挤压轮相切时,伸缩弹簧被压缩,切刀伸入至滴入孔内能刺穿铝箔纸。

优选的是,检测银线其设置于滴入孔内壁上,检测银线中间断开,检测银线一端接地,检测银线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检测银线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开关三极管,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5V电源,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螺杆位于壳体外的端部上,蜂鸣器设置于壳体上,控制器以及5V电源集装于壳体内,在排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靠近铝箔纸的导电环,当排液管设置有铝箔纸的端部到达检测银线时导电环接通检测银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采集器与滴入孔的设置,实现了采集器暂时缓存采集的血液,且采集器的排液管插入滴入孔内时滴入孔内的切刀可以直接打开排液管,实现了用采集管替代了血液管和滴管的使用,节约了使用滴管的成本,并实现了采集管插入滴入孔内后自动将血液倒入至感应部上;

2)通过设置缩放机构,实现了对切刀的安装,使得切刀能够在使用前缩入至滴入孔内壁内,在使用前虽然排液管插入至滴入孔内,但是不会刺穿铝箔纸,保证了后续采集器存储液体的功能的正常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滴入孔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包括:

壳体1,其开设有观察窗口11以及滴入孔12,滴入孔1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测试纸(图中未示),其设置于壳体1内,测试纸的显示段从观察窗口11露出,测试纸的感应部伸入至滴入孔12的底部;

采集器3,其包括储液体31,储液体31内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底部为椎体结构,储液体31底部连接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排液管(图中未示),排液管的底面由铝箔纸(图中未示)封闭,储液体31的顶部盖有盖体32,储液体31顶部设置有第一转动体33,盖体32设置有与第一转动体33相对的第二转动体34,第一转动体33与第二转动体34枢接,第一转动体33与第二转动体34之间连接有扭簧35,盖体32与储液体31接触的面设置有密封圈36,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在扭簧35的作用下盖体32将密封圈36压紧在储液体31上;

切刀4,在壳体1内设置有位于滴入孔12的伸缩腔13,伸缩腔13与滴入孔12连通,切刀4穿梭于伸缩腔13与滴入孔12内;以及

缩放机构5,其设置于伸缩腔13处且与切刀4连接,在缩放机构5的作用下,切刀4能缩入至伸缩腔13内,也能伸入至滴入孔12内刺穿铝箔纸。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缩放机构5,且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采集器3插入至滴入空内铝箔纸被破坏,缩放机构5包括:

安装盘51,其与切刀4位于伸缩腔13内的端部固定;

伸缩弹簧52,其一端与伸缩腔13内壁固定,其另一端与安装盘51固定,切刀4穿过伸缩弹簧52;

挤压轮53,其转动地设置于安装盘51背离切刀4的端面上;

挤出头54,其为圆锥体结构,挤压轮53与挤出头54相切;以及

螺杆55,其穿入至伸缩腔13内且与壳体1螺纹连接,螺杆55与挤出头54的大端固定;

其中,调节螺杆55,能使挤出头54的大端与挤压轮53相切、也能使挤出头54的小端与挤压轮53相切;当挤出头54的小端与挤压轮53相切时,伸缩弹簧52处于自然伸长长度,切刀4完全位于伸缩腔13内;当挤出头54的大端与挤压轮53相切时,伸缩弹簧52被压缩,切刀4伸入至滴入孔12内能刺穿铝箔纸。当需要插入带有采集血液后的采集器3时,旋动螺杆55,使得原本挤出头54小端与挤压轮53相挤压的状态变为挤出头54大端与挤压轮53相挤压,将切刀4伸入至滴入孔12内,当旋入排液管时,开始切刀4刺穿铝箔纸,然后切刀4在铝箔纸上旋转一圈,实现将铝箔纸切除,血液下流至感应部上,实现检测。

为了给出用户在从滴入孔12内插入或拔出采集器3以提示,且能提示用户注意螺杆55的使用,以避免当血液采集后插入排液管时忘记使用螺杆55将切刀4伸出,检测银线6其设置于滴入孔12内壁上,检测银线6中间断开,检测银线6一端接地,检测银线6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检测银线6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开关三极管,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5V电源,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螺杆55位于壳体1外的端部上,蜂鸣器设置于壳体1上,控制器以及5V电源集装于壳体1内,在排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靠近铝箔纸的导电环,当排液管设置有铝箔纸的端部到达检测银线6时导电环接通检测银线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