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卤素气体检漏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8906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卤素气体检漏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素检漏仪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卤素气体检漏仪器。



背景技术:

卤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等化学元素,现有的空调制冷剂大都为卤素化合物,发生泄漏时严重影响空调制冷能力,卤素检漏仪就是通过检测卤素化合物,来实现对空调管道和其他密闭容器的密封性判断,但由于卤素气体的易水解性等原因,导致现有的卤素检漏仪均不能在潮湿环境下进行有效检测,必须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运行,但空调运行后,必然会有很多的冷凝水附着于管道壁,每次检测需要等待干燥之后才能进行,等待时间较长,检测效率低下。如中国专利文献201320341549.8 公开的专利公开一种卤素气体检漏仪,包括机体、探头和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在探头和机体之间,所述探头内设有用于检测卤素气体的阴极和阳极,所述的阴极和阳极位于所述管道的前端,与阴极和阳极相连接的信号线穿过所述第一进风口后连接所述机体,上述专利缺少应对潮湿环境的结构,因此在潮湿环境下,由于卤素气体的易水解性,导致检测不准,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汽车空调卤素气体检漏仪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空调卤素气体检漏仪器,包括探头、连接管、机体,所述探头和机体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探头顶部设有进气口,所述探头内部设有用于检测卤素气体的发射极和收集极,所述机体侧壁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微处理器、扬声器、显示器、扇叶和电机,所述探头内部还设有用于吸收水分的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位于探头内的发射极和收集极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还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底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连接管对应位置的卡槽相合。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信号警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器主要材料为硅胶或其他不吸收卤素气体的干燥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金属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底部接口和连接管接口为相配合台阶形接口,二者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干燥器的吸水性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潮湿环境下进行卤素气体检测,湿度传感器能够防止因湿度过高引起的误判,提高检漏精度。

另外,探头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探头维护简单,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机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探头剖面示意图;

图3为探头立体结构图。

如图所示:10—探头;11—发射极;12—收集极;13—干燥器;14—湿度传感器;15—卡爪;20—连接管;21—卡槽;30—机体;31—电机;32—扇叶;33—显示器;34—扬声器;35—信号警示灯;36—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汽车空调卤素气体检漏仪器,包括探头10、连接管20、机体30,所述探头10与连接管20通过卡爪结构连接,其连接截面为台阶形,所述连接管20和机体3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20为金属软管,可进行折弯操作,且能保持折弯后的形状不变,所述探头10为可拆卸探头,其底部设有卡爪15,所述卡爪15为三爪结构,其末端有球形凸起,其球形凸起与连接管20上的圆弧卡槽21相合,所述探头10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为空气进入通道,探头10内部由上而下设有干燥器13、湿度传感器14和用于检测卤素的发射极11、收集极12,所述干燥器13主要材料为硅胶,硅胶材料主要特点是吸水同时不吸收卤素气体,所述机体30侧壁上设有排气口,其内设有微处理器36、信号警示灯35、扬声器34、显示器33、扇叶32和电机31,所述微处理器36为主要控制机构,微处理器36连接有信号警示灯35、扬声器34、显示器33、电机31、湿度传感器14和收集极12,所述电机31主轴上设有扇叶32,二者配合共同为空气流通提供动力。

工作过程中,先预热发射极11至800℃—900℃,与发射极11表面接触的气体分子会被剥夺电子,而以正离子的形态飞离表面,正离子被收集极12接收,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36,当电机31转动时,空气从探头10的顶部开口进入,经过干燥器13除水,送往发射极11,若空气中含有卤素气体,卤素气体和发射极11接触后,发射极11发射的正离子流急剧增大,增大的正离子流经收集极12转换成电信号给微处理器36,由微处理器36控制扬声器34和信号警示灯35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在显示器33上显示报警信息,多余空气通过金属软管20进入机体30,并由机体30上的排气口排出。

当干燥器13长时间使用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吸收水分时,将导致过滤的空气中水分含量过高,湿度传感器14检测出的湿度超出设定的标准值,由微处理器36在显示器33上显示,提醒使用者更换探头内的干燥器,可以有效防止误判,提高准确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