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打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0558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打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进行打压的装置,属于内燃机车维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GK1C机车是将柴油机的动力通过液力传动箱根据机车需要的特性进行动力输出,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油热交换器对传动箱的工作油进行降温,在管外过油管内过水,通过水循环带走油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随着机车年限的增长和水的腐蚀,热交换器的铜管会出现渗漏现象,造成机车油水混合,影响机车正常运行,需要及时进行维修。目前在工作油热交换器检修中要更换O型圈,组装后打压试验,合格后装车使用。但是在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热交换器外观是筒形,筒内的主体由铜管和端板组成,筒体一端由法兰将端板和热交换器筒体连接,筒体的另一端是由走水的端盖和筒体连接,无法兰装置,在对筒体打压时,有端盖的一端因受到端盖遮挡,该端铜管渗漏是看不见的,影响了检修效果,使得找出渗油的铜管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打压装置,这种打压装置与热交换器筒体连接后可以暴露出连接端的铜管,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发生渗漏的铜管,使打压工作能够快速顺利的进行,保证检修的质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打压装置,它是一种环形的端盖法兰,端盖法兰的圆环上有连接螺孔,连接螺孔的位置与热交换器筒体端盖的安装螺孔位置相对应,端盖法兰的法兰内孔直径与热交换器的铜管端面的外圆周直径相匹配,端盖法兰的法兰内孔套在热交换器的铜管端面外圆周上。

上述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打压装置,所述端盖法兰为两个,它们并排放置,分别与热交换器的两个筒体相对,两个端盖法兰的相对连接处的圆环上分别有垂直缺口,两个端盖法兰的垂直缺口处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打压检测时用两个环形的端盖法兰代替了端盖,端盖法兰与筒体连接,将筒体固定,以便能够进行打压;由于筒体的铜管端面暴露在环形的端盖法兰的法兰内孔中,如果有渗漏,铜管端口会有液体渗出,一眼就可以看到,非常直观,可以准确地找出渗漏部位,及时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彻底解决了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打压检修时端盖遮蔽铜管端口的弊端,大大提高了检修速度和检修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端盖法兰1、连接螺孔2、法兰内孔3、垂直缺口4、筒体5、铜管端面6、铜管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环形的端盖法兰1。

图中显示,环形的端盖法兰1的圆环上有连接螺孔2,连接螺孔的位置与热交换器筒体端盖的安装螺孔位置相对应,以便端盖法兰1能够替代端盖与筒体5固定连接。

图中显示,端盖法兰1的法兰内孔3直径与热交换器的铜管端面6的外圆周直径相匹配,端盖法兰1的法兰内孔3套在热交换器的铜管端面6外圆周上。可以使筒体5的铜管端面6暴露在环形的端盖法兰1的法兰内孔3中,如果有渗漏,渗漏铜管7端口会有液体渗出,一眼就可以看到,非常直观,可以准确地找出渗漏部位,及时进行处理。

图中显示,在实际使用中,端盖法兰1为两个,它们并排放置,分别与热交换器的两个筒体5相对,两个端盖法兰1的相对连接处的圆环上分别有垂直缺口4,两个端盖法兰1的垂直缺口4处相对,避免两个端盖法兰1连接时,相对部位有重叠部分影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某企业的258号内燃机车工作油热交换器发生了油水渗漏,从机车上拆下筒体5打压时,压力从七公斤到四公斤不再下降,外观上油路无渗漏,水路也无渗漏,只有油水渗漏,因此判断铜管和端板有渗漏处,拆开热交换器后将端盖法兰1和筒体5之间加好O型圈紧固好,然后重新对筒体5进行打压,打压后发现有一根铜管7漏水,现场进行了处理,处理后再进行打压,效果良好,然后再整体组装打压没有发生渗漏,保证了检修后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