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80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PCBA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PCBA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PCBA贴片加工的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包括有PCB板制程、元器件采购与检验、SMT贴片组装、DIP插件、PCBA测试等多道重要工序。其中PCBA测试是整个PCBA加工制程中最为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决定着产品最终的使用性能。PCBA在检测时需要使用检测装置,检测装置通常采用探针检测的方式。现有的检测装置探针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在使用时,若需要对不同的PCBA进行检测,则需要重新设置探针位置,甚至需要重新制造检测装置,因此,其花费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便于调节探针间距,适用范围较广的PCBA检测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PCBA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件,弹簧,两个支架和两个摆动部,两个支架相对设置,每个摆动部与一个支架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滑槽,支架包括安装槽,定位孔,侧板和轴孔,所述弹簧设置在两个支架的安装槽中,定位孔与安装槽连通,连接件穿过定位孔并穿设在弹簧中,所述侧板卡设在滑槽中,侧板在滑槽中滑动,所述摆动部与支架通过转轴组件连接,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摆动部的圆槽中,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孔和轴承。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PCBA检测装置包括复位组件,复位组件设置在摆动部的容纳槽中且位于摆动部和支架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限位槽,所述摆动部包括定位块,定位块设置在限位槽中,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限位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件和顶块,顶块容纳在支架的通孔中,复位件两端分别与顶块和容纳槽抵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支架包括配接孔,配接孔与第一固定孔或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孔中至少有一个为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PCBA检测装置便于调整探针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PCBA检测,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此外,能够缓冲探针所受压力,避免探针受损,测试时使探针与PCBA接触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A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A检测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A检测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A检测装置的另一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PCBA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座1,连接件2,弹簧3,两个支架4和两个摆动部5,两个支架4相对设置,每个摆动部5与一个支架4连接。所述连接座1包括滑槽11,支架4包括安装槽41,定位孔42,侧板43和轴孔44,所述弹簧3设置在两个支架4的安装槽41中。定位孔42与安装槽41连通,连接件2穿过定位孔42并穿设在弹簧3中,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为螺钉。所述侧板43卡设在滑槽11中,侧板43在滑槽11中滑动,通过转动连接件,弹簧3能够弹开两个支架,从而能够调两个支架的相对距离。所述摆动部5与支架4通过转轴组件6连接,转轴组件6包括转轴61和轴承62,所述轴承62设置在摆动部5的圆槽51中,所述转轴61穿过所述轴孔44和轴承62。检测探针10设置在摆动部端部,当检测探针与PCBA接触时,摆动部能够绕转轴转动,从而避免检测探针与PCBA接触时压力过大造成检测探针或PCBA受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调整两个摆动部的间距,从而调整两个探针的间距,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的,PCBA检测装置包括复位组件7,复位组件7设置在摆动部的容纳槽52中且位于摆动部5和支架4之间。通过设置复位组件,使得检测探针与PCBA分离时,摆动部能够复位。所述支架4包括限位槽45,所述摆动部5包括定位块53,定位块53设置在限位槽45中,所述复位组件7设置在限位槽45中。所述复位组件7包括复位件71和顶块72,顶块72容纳在支架4的通孔46中,复位件71两端分别与顶块和容纳槽52抵靠,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弹簧。通过设置弹簧,使得检测探针与PCBA接触时能够进行缓冲,减小冲击力,同时使接触更稳固。所述连接座1设有第一固定孔12和第二固定孔13,所述支架4包括配接孔47,配接孔47与第一固定孔或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从而使支架与连接座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固定孔均有两个。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孔中至少有一个为条形孔,从而使两个支架的间距调整后也能实现固定。

本实施例的PCBA检测装置便于调整探针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PCBA检测,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此外,能够缓冲探针所受压力,避免探针受损,测试时使探针与PCBA接触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