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80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工业污水。



背景技术:

我国淡水资源不断减少,而且污染现象较为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工业中生产工艺和设备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工业用水耗费高、重复利用水少,工业污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以对工业污水进行有效地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并避免工业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及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微生物处理池、药物处理罐、过滤器以及净水器;所述微生物处理池包括池体、污水管、第一排水管和曝气装置;所述污水管和所述池体连通,并位于所述池体的顶部;所述曝气装置的输气管设置有多个曝气孔,并位于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污水管和所述第一排水管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所述药物处理罐包括罐体、进水管、搅拌器、自动加药装置、药箱和第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搅拌器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药箱通过所述自动加药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管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水端通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净水器连通。

进一步,所述池体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且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池体的内侧壁的顶侧,并通过控制器与所述污水管的第一控制阀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的端口处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罐体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罐体的侧壁的顶侧;所述药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自动加药装置连通,所述自动加药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的连接端位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控制阀的下游。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倒八字形的沉砂室;所述沉砂室的顶部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所述沉砂室的底部设置有排砂口,且所述排砂口处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沉砂室的底部与所述排砂口间还设置有储砂室,且所述储砂室的顶部与所述沉砂室的底部连通,所述储砂室的底部与所述排砂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且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的顶侧,并通过控制器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控制阀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炭过滤器和纳滤膜过滤器,且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位于所述纳滤膜过滤器的上游。

进一步,所述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计量泵以及计量泵控制器;所述计量泵的进液端与所述药箱连通,所述计量泵的出液端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计量泵控制器与所述计量泵的动力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首先通过依次设置的微生物处理池和药物处理罐可以分别除去工业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再依次通过过滤器和净化器处理使其完全符合工业污水排放及回收利用标准,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并避免工业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及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所述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池体101,曝气装置102,输气管103,污水管104,第一控制阀105,第一排水管106,抽水泵107,进水管108,药箱109,自动加药装置110,第二控制阀111,罐体112,搅拌器113,第二排水管114,沉砂室115,排砂口116,第三控制阀117,活性炭过滤器118,纳滤膜过滤器119,净水器120,储砂室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微生物处理池、药物处理罐、过滤器以及净水器120;微生物处理池包括池体101、污水管104、第一排水管106和曝气装置102;污水管104和池体101连通,并位于池体101的顶部;曝气装置102的输气管103设置有多个曝气孔,并均匀分布于池体101的底部;污水管104和第一排水管106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5。

药物处理罐包括罐体112、进水管108、搅拌器113、自动加药装置110、药箱109和第二排水管114;进水管108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107与第一排水管106连通,进水管108的出水端与罐体112连通;搅拌器113位于罐体112内;药箱109通过自动加药装置110与罐体112连通;第二排水管114的进水管108与罐体112连通,第二排水管114的出水端通过过滤器与净水器120连通。

基于上述结构的污水处理装置,首先通过依次设置的微生物处理池和药物处理罐可以分别除去工业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再依次通过过滤器和净化器处理使其完全符合工业污水排放及回收利用标准;同时,通过曝气装置102即可以对池体101内的污水起到搅动作用,避免在池体101内额外增设搅拌装置,并且通过曝气装置102可以增加池体101内污水中的氧气含量,从而促进池体101内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并避免工业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及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具体地,池体101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且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池体101的内侧壁的顶侧,并通过控制器与污水管104的第一控制阀105电连接;从而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监测池体101内的污水液面,并在污水液面达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监测位置时,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控制污水管104的第一控制阀105的开/闭,从而实现污水管104内的污水自动排放至池体101内。

同时,为了避免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物进入抽水泵107而造成抽水泵107堵塞,损坏,在第一排水管106的进水端的端口处设置有滤网,从而对抽水泵107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抽水泵107正常工作。

其中,进水管108与罐体112的连接端位于罐体112的侧壁的顶侧;药箱109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自动加药装置110连通,自动加药装置110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进水管108连通;进水管108、第一连接管和第二排水管114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11;第二连接管与进水管108的连接端位于进水管108的第二控制阀111的下游,使药液与经微生物处理池处理的污水在进水管108内流动过程中就可混合,可以更好地提高药液的混合效果。

罐体112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且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罐体112的内侧壁的顶侧,并通过控制器与进水管108的第二控制阀111电连接,从而使得控制器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监测的罐体112的液面控制进水管108的第二控制阀111的开/闭,实现进水管108进水的自动控制。

优选地,罐体112的底部设置有倒八字形的沉砂室115;所述沉砂室115的顶部与所述罐体112的底部连通,所述沉砂室115的底部设置有排砂口116,且所述排砂口116处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17,从而有利于罐体112内固体杂物的沉降,并沿倒八字形的下滑面滑至沉砂室115的底部聚集,沉降的固体杂物在处理后可以通过排砂口116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微生物处理池、药物处理罐、过滤器以及净水器120;微生物处理池包括池体101、污水管104、第一排水管106和曝气装置102;污水管104和池体101连通,并位于池体101的顶部;曝气装置102的输气管103设置有多个曝气孔,并均匀分布于池体101的底部;污水管104和第一排水管106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5。

药物处理罐包括罐体112、进水管108、搅拌器113、自动加药装置110、药箱109和第二排水管114;进水管108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107与第一排水管106连通,进水管108的出水端与罐体112连通;搅拌器113位于罐体112内;药箱109通过自动加药装置110与罐体112连通;第二排水管114的进水管108与罐体112连通,第二排水管114的出水端通过过滤器与净水器120连通。

具体地,池体101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且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池体101的内侧壁的顶侧,并通过控制器与污水管104的第一控制阀105电连接;从而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监测池体101内的污水液面,并在污水液面达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监测位置时,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感应信号控制污水管104的第一控制阀105的开/闭,从而实现污水管104内的污水自动排放至池体101内。

同时,为了避免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物进入抽水泵107而造成抽水泵107堵塞,损坏,在第一排水管106的进水端的端口处设置有滤网,从而对抽水泵107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抽水泵107正常工作。

其中,进水管108与罐体112的连接端位于罐体112的侧壁的顶侧;药箱109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自动加药装置110连通,自动加药装置110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进水管108连通;进水管108、第一连接管和第二排水管114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11;第二连接管与进水管108的连接端位于进水管108的第二控制阀111的下游,使药液与经微生物处理池处理的污水在进水管108内混合,可以更好地提高药液的混合效果。

罐体112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且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罐体112的内侧壁的顶侧,并通过控制器与进水管108的第二控制阀111电连接,从而使得控制器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监测的罐体112的液面控制进水管108的第二控制阀111的开/闭,实现进水管108进水的自动控制。

罐体112的底部设置有倒八字形的沉砂室115;所述沉砂室115的顶部与所述罐体112的底部连通,所述沉砂室115的底部设置有排砂口116,且所述排砂口116处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17;并且,沉砂室115的底部与排砂口116间还设置有储砂室121,且储砂室121的顶部与沉砂室115的底部连通,储砂室121的底部与排砂口116连通,从而罐体112内沉降的固体杂物沉降后沿倒八字形的下滑面滑至沉砂室115的底部,并进入储砂室121存储,不仅提高了固体杂物的存放量,而且还可以避免罐体112内的搅拌器113对沉降的固体杂物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固体杂物的沉降效果,沉降的固体杂物在处理后可以通过排砂口116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过滤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炭过滤器118和纳滤膜过滤器119,且活性炭过滤器118位于纳滤膜过滤器119的上游,使经微生物处理池和药物处理罐处理的污水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器118和纳滤膜过滤器119的过滤,可以更好地提高处理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自动加药装置110包括计量泵以及计量泵控制器;计量泵的进液端与药箱109连通,计量泵的出液端与罐体112连通;计量泵控制器与计量泵的动力端电连接,通过自动加药装置110实现自动控制药液的加入量。其中,药箱109设置有加料口,便于将药物加入药箱109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