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鼓位置度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05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鼓位置度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鼓位置度检具。



背景技术:

制动鼓是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制动鼓上设置有中心定位孔、螺栓孔和定位销孔等。上述孔位的位置度均是有要求的。

现有技术中,对上述的孔位的位置度检测,通常采用如下方法: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三坐标室进行测量确认。这种检测方法具有以下缺点:检测时间较长,检测效率不高,如大批量检测,则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影响后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提高背光良率的制动鼓位置度检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制动鼓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其配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主体部具有中心定位部,中心定位部沿主体部轴向向下延伸设置;安装座,其具有限位部和安装部,所述限位部支持于主体部的表面,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式的与定位孔配合;以及检测部,其插接在安装部上,并具有一相对主体部而向下凸出的插接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部包括手持部和配合部,手持部、配合部和插接部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配合部的直径在往插接部方向上逐渐递减,从而在配合部上形成第一锥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部上配置有与第一锥面匹配的第二锥面。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把手,把手固定在主体部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部包括螺栓孔检测部和销孔检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体部开设中心通孔,中心定位部沿中心通孔外周设置,并形成封闭的环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比现有技术采用三坐标室进行测量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鼓位置度检具,可实现快速在线检测,无需搬运至三坐标室检测,检测效率更高;另外通过制动鼓位置度检具,操作简单灵活,对质检员的技能要求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制动鼓位置度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制动鼓位置度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检测部、安装座和主体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制动鼓位置度检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制动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制动鼓位置度检具包括主体部1、安装座2、检测部3和把手4。

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部1,其配置有若干定位孔11,若干定位孔11中的其中一部分沿主体部1的周向均匀设置,另一部分则设置在主体部1上,主体部1的具有中心定位部12,中心定位部12沿主体部1轴向向下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2,其具有限位部21和安装部22,限位部21支持于主体部1的表面,安装部22可拆卸式的与定位孔11配合。具体的,安装部22通过插接的方式插入定位孔11,并通过限位部21抵在主体部1的表面,通过更换安装座2,可以根据待检测的孔位,选用合适的检测部3,提高适用范围。定位孔11具有多 组,使用时,根据不同规格的制动鼓上的孔位,从而在对应的定位孔11处设置安装座2和检测部3,以对上述孔位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部3,其插接在安装部22上,并具有一相对主体部1而向下凸出的插接部31。插接部31上设置第一导向面311,这样利于插接部31插入待检测的孔位。

检测时,将检具对应放置在制动鼓上,使中心定位部12与制动鼓的中心定位孔对应,若中心定位部12能进入到制动鼓的中心定位孔,则产品合格,反之则不合格,若中心定位孔合格,则将检测部3依次插入制动鼓的螺栓孔和定位销孔,若检测部3均能插入,则产品合格。

相比现有技术采用三坐标室进行测量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制动鼓位置度检具,可实现快速在线检测,无需搬运至三坐标室检测,检测效率更高;另外通过制动鼓位置度检具,操作简单灵活,对质检员的技能要求低。

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部1开设中心通孔,中心定位部12沿中心通孔外周设置,并形成封闭的环状。中心定位部12径向的外侧用于与制动鼓的中心定位孔对应。中心通孔的设置,可大大减轻检具的重量,进一步方便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定位部12上设置第二导向面121,在使用时,利于中心定位部12与制动鼓的中心定位孔对准。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部3包括手持部32和配合部33,手持部32、配合部33和插接部31依次设置,手持部32、配合部33和插接部31为一体式结构构成。手持部32便于进行操作,方便插入和取出。

本实施例中的配合部33的直径在往插接部31方向上逐渐递减,从而在配合部33上形成第一锥面331。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22上配置有与第一锥面331匹配的第二锥面221。检测部3与安装部22配合时,第一锥面331抵在第二锥面221上,这种配合方式,配合部33U与安装部22的配合间隙大大减小,以防止引入误差而造成检测不准。

本实施例中的把手4固定在主体部1的上侧,把手4设置有两组。使用时,方便质检拿取检具。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部3包括螺栓孔检测部和销孔检测部。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可灵活选用不同的检测部3。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