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流失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1954发布日期:2018-06-12 19:5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体液流失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膨宫液检测的体液流失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膨宫技术是宫腔镜诊治中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关键性步骤,其过程主要是通过往子宫能充入膨宫介质,以使子宫充分膨胀,为子宫镜提供良好的可视空间。为了达到良好的膨宫效果,一般需要符合以下要求:膨宫介质必须对人体无害、无毒;膨宫时需要一定压力和持久力,但不易过大而致宫腔内变形或介质外溢入腹腔;膨宫介质不应引起子宫出血或伤害子宫腔组织等。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气体或液体作为膨宫介质,其中又以液体应用最为广泛,液体主要以蒸馏水、生理盐水、5%葡萄糖液为主。为了保持膨宫效果,一般是采用输液袋持续往子宫腔内注入液体,膨宫后多余的液体再流入收集桶的膨宫方式,但在长时间的膨宫过程中,膨宫液会不同程度的被器官和创面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而吸收量过多会引起水中毒甚至是死亡。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观察收集桶的液体量与注入量进行对比来判断吸收量,这种方式人为因素导致误差很大,从而给诊治带来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精确测量吸收液体量的体液流失称重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膨宫技术中无精确测量膨宫液吸收量的装置而导致误差大,给诊治带来风险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精确的体液流失称重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体液流失称重系统,包括初始液称重器、收集液称重器,以及对两者进行数据关联的控制系统,所述初始液称重器用于吊挂输液袋,所述收集液称重器用于收集存放从输液袋进入人体后再流出的液体,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将初始液称重器测得的液体减少量与收集液称重器测得的液体增加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

进一步的是,所述初始液称重器和收集液称重器为一体集成设备,所述收集液称重器位于地面,收集液称重器上设有支架,所述初始液称重器位于支架上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收集液称重器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带有锁紧功能。

进一步的是,所述初始液称重器与支架为活动连接,可通过手动或电动来对初始液称重器进行升降。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复位和开始等选项,所述显示器上可显示输液时间、剩余液体量和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等信息。

进一步的是,所述初始液称重器和收集液称重器为通过数据线或无线通信进行连接的分体结构,所述初始液称重器可吊挂在输液架上,所述收集液称重器放置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初始液称重器的底部设有称重吊钩用于吊挂输液袋,收集液称重器的底部设有带锁紧功能的滚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初始液称重器上设有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复位和开始等选项,所述显示器上可显示输液时间、剩余液体量和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等信息。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系统,所报警系统以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作为报警值,达到报警值后开始报警,并且随着液体量的增加提高报警频率或强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报警值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系统默认以600ml作为起始报警值,随后每增加100ml提高报警频率或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个初始液称重器和一个收集液称重器,并对两者进行数据关联,利用初始液称重器来计量液体减少量,利用收集液称重器来计量液体增加量,两者的差值即为人体吸收量,整套装置均为外用设备,不用考虑清洗消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精确测出进入人体的液体量,给医生诊治提供准确参考,有效预防水中毒等事故发生,提高了手术诊治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初始液称重器,2-收集液称重器,3-支架,4-数据线,11-控制面板,12-显示器,13-称重吊钩,2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体液流失称重系统,包括初始液称重器1、收集液称重器2,以及对两者进行数据关联的控制系统,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用于吊挂输液袋,所述收集液称重器2用于收集存放从输液袋进入人体后再流出的液体,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将初始液称重器1测得的液体减少量与收集液称重器2测得的液体增加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装有膨宫液的输液袋吊挂在初始液称重器1上,将收集桶放置到收集液称重器2上,然后通过输液管将液体导入子宫腔内进行膨宫,达到膨宫条件后,多余的液体通过特殊的收集袋收集后流入收集桶内,最后,从达到膨宫条件,并且有液体进入收集桶后开始计量,初始液称重器1只计量液体减少量,收集液称重器2只计量液体增加量,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出两者的差值,即为进入人体内的液体量。

本系统具有两者结构形式,一种是初始液称重器和收集液称重器集成到一起的一体集成设备,另一种是将初始液称重器和收集液称重器分成两块,然后采用数据线或是无线通信进行连接的结构形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分析。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初始液称重器1和收集液称重器2为一体集成设备,所述收集液称重器2位于地面,收集液称重器2上设有支架3,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位于支架3上端。将两者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设备,可以独立使用,不用借助外部装置,使用时只需将输液袋吊挂到初始液称重器1上,将收集桶放置到收集液称重器2上即可,可随意移动位置,用完后也便于整体撤走。

为了方便移动,在所述收集液称重器2的底部设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带有锁紧功能。由于在膨宫诊治过程中,一般会用到十几千克的膨宫液,诊治完成后需要将废弃的膨宫液移走,在收集液称重器2底部设置滚轮21,可便于搬运,而在膨宫过程中则需要锁紧滚轮21,以使设备稳定。

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与支架3为活动连接,可通过手动或电动来对初始液称重器1进行升降。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初始液称重器1的高度,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由于装有膨宫液的输液袋较重,一般为5~10千克,采用电动方式升降初始液称重器1来更换输液袋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还设有控制面板11和显示器12,所述控制面板11上设有开关、复位和开始等选项,所述显示器12上可显示输液时间、剩余液体量和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等信息。利用控制面板11和显示器12能够更好的操作本装置和观察,具体操作过程为:按下开关键,启动本装置的控制系统以及初始液称重器1和收集液称重器2,在达到膨宫条件后,按下复位键,对初始液称重器1和收集液称重器2进行复位清零,紧接着按下开始键,初始液称重器1开始记录吊挂的输液袋中液体的减少量,收集液称重器2开始记录进入收集桶液体的增加量,同时计时系统开始计时,并将各种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当一袋膨宫液用完后,可以迅速换上另一袋后,再按下复位和开始,此过程不会清除之前的记录量,在按下开始后继续进行累加。显示器12上会实时显示膨宫时间、被人体吸收的液体量以及总的液体用量、膨宫压力等等参数,以供医护人员参考。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和收集液称重器2为通过数据线4或无线通信进行连接的分体结构,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可吊挂在输液架上,所述收集液称重器2也放置在地面上。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能够简化设备的整体结构,初始液称重器1可以一直吊挂在输液架上,不用收捡,而单独一个收集液称重器2也能很好的放置,节省了占地空间,采用无线连接更能突破摆放限制。

同样,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在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的底部设有称重吊钩13用于吊挂输液袋,收集液称重器2的底部也设有带锁紧功能的滚轮21。

进一步的,与实施例一相同,所述初始液称重器1上也设有控制面板11和显示器12,所述控制面板11上设有开关、复位和开始等选项,所述显示器12上可显示输液时间、剩余液体量和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等信息。该功能以及操作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为了进一步提高便利性,可以采用手机APP或者专用的手持显示设备来同步检测数据,以便实时对过程数据进行观察。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设备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系统,所报警系统以留在人体内的液体量作为报警值,达到报警值后开始报警,并且随着液体量的增加提高报警频率或强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报警值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系统默认以600ml作为起始报警值,随后每增加100ml提高报警频率或强度。医学上一般认为液体吸收量在超过600ml后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所以默认以600ml作为起始报警值。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在测量原理上不对前后液体总量进行对比,而是对输液袋中液体减少量与收集桶中液体增加量的差值进行比较,这样得到的吸收值更为准确,操作也更为简单,并且整个过程设备均为外用,不与液体直接接触,不用考虑清洗消毒等,设备可长期连续使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以及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