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减震衬套静态和动态刚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4729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汽车底盘减震衬套静态和动态刚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减震衬套静态和动态刚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最初汽车底盘减震衬套的物理性能检测仅停留在外观、产品的破坏力(产品骨架与橡胶在外力作用下分离、断裂所造成的力)以及破坏后骨架表面橡胶的粘合情况,这些基本的检测虽然保证了汽车底盘减震衬套的一些基本使用要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提高,同样的,对汽车减震的要求也越发提高,因此,减震的同时,驾驶员及乘客的舒适度的提高成为了目前汽车底盘减震的一大关注点。舒适度的提升离不开底盘的整体调校,而调校的数据支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汽车底盘的减震衬套的静态、动态刚度数值。因此,为了得到最为准确的静态、动态刚度数值,检测装置成为了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模拟底盘减震衬套在装车及车辆运动状态下所反馈的静态、动态刚度数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减震衬套静态和动态刚度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底盘减震衬套静态和动态刚度检测装置,包括装夹机构和检测机构,其中:

所述的装夹机构包括用于将减震衬套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用于将被夹持的减震衬套进行定位的固定组件,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以及检测连接件,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分别具有与减震衬套至少部分外周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将减震衬套围合在内,所述的检测连接件与所述的第一夹持件相连接;

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材料试验机,所述的材料试验机具有试验连接头,所述的试验连接头与所述的检测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夹持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进行连接的夹持连接件,所述的第一夹持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的第二夹持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的夹持连接件通过所述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的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进行连接使围合在内的减震衬套夹持住。

优选地,所述的检测连接件包括朝第一方向开设的用于插入所述的试验连接头的第一孔、朝第二方向开设的第二孔,所述的第二孔贯穿所述的检测连接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的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孔开设在所述的检测连接件的上端,所述的第一夹持件连接在所述的检测连接件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的底板上的一对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可调节的连接在所述的底板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底板呈正方形,所述的底板上对称的开设有多条用于连接所述的固定块的固定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槽的截面呈倒T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块上朝水平方向开设有用于穿过穿设在减震衬套内轴的轴孔、朝竖直方向还开设有底板连接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块呈L型,所述的轴孔开设在L型所述的固定块的竖直部上,所述的底板连接孔开设在L型所述的固定块的水平部上。

优选地,所述的试验连接头上朝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三连接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装夹机构可以匹配各种主流的万能材料试验机,模拟底盘减震衬套在实际装车条件下的静态、动态刚度检测,夹装检测便捷,结果准确度高,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底板的示意图。

其中:10、第一夹持件;100、第一夹持部;101、第一连接孔;11、第二夹持件;110、第二夹持部;111、第二连接孔;12、检测连接件;120、第一孔;121、第二孔;20、底板;200、固定槽;21、固定块;210、轴孔;211、底板连接孔;3、试验连接头;30、第三连接孔;4、减震衬套;5、轴;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底盘减震衬套静态和动态刚度检测装置,包括装夹机构和检测机构。以下具体对装夹机构和检测机构做详细描述:

装夹机构包括用于将减震衬套4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用于将被夹持的减震衬套4进行定位的固定组件。其中:

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10、第二夹持件11、检测连接件12以及夹持连接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1分别具有与减震衬套4至少部分外周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10呈半圆形。第一夹持件10还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1,第二夹持件11还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1,夹持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孔101、第二连接孔111将第一夹持件10、第二夹持件11进行连接使围合在内的减震衬套4夹持住。

检测连接件12包括朝第一方向开设的用于插入试验连接头3的第一孔120、朝第二方向开设的第二孔121,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二孔121贯穿检测连接件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120开设在检测连接件12的上端,第一夹持件10连接在检测连接件12的下端。

夹持连接件可以采用螺钉、螺栓与螺母的组合等。

固定组件包括底板20、连接在底板20上的一对固定块21,固定块21可调节的连接在底板20上。底板20呈正方形,底板20上对称的开设有多条用于连接固定块21的固定槽200,固定槽200的截面呈倒T型。固定块21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用于穿过穿设在减震衬套4内轴5的轴孔210、沿竖直方向还开设有底板连接孔21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21呈L型,轴孔210开设在L型固定块21的竖直部上,底板连接孔211开设在L型固定块的水平部上。

检测机构包括材料试验机,材料试验机具有试验连接头3,试验连接头3上朝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0。试验连接头3与检测连接件12相连接。材料试验机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验机。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

通过第一夹持件10、第二夹持件11的第一夹持部100、第二夹持部101将减震衬套4围合在内,夹持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孔101、第二连接孔111将第一夹持件10、第二夹持件11进行连接,使围合在内的减震衬套4被夹持住;

将一对固定块21通过螺栓与螺母(其他等同部件可替换)固定在底板20上,穿设在减震衬套4内的轴5固定在固定块21的轴孔210中,从而完成减震衬套4的夹持与固定。

将材料试验机的试验连接头3插入检测连接件12的第一孔120,使试验连接头3的第三连接孔30与第二孔121相对,采用螺栓6(其他等同部件可替换)同时穿过第二孔121、第三连接孔30将两者完成连接。

材料试验机可以采用上拉或者下压的方式对减震衬套4进行测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