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准确测量盲孔螺纹深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136发布日期:2018-07-07 02:18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冷加工螺纹攻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械冷加工盲孔螺纹深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盲孔螺纹的深度无法在现场用通用量具直接测量,目前测量螺纹深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用卡尺和塞规配合测量,首先测量出塞规的总长L1,然后将塞规旋入工件,之后测量出塞规露出部分的长度L2,用L1减去L2得出的数值就是待测螺纹深度,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测量效率较低。

方法二:在螺纹塞规上刻上刻度,测量时将螺纹旋入工件,然后目视盲孔端面在塞规上的投影界线落在刻度上的位置,读出螺纹深度数值,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测量误差较大,不同的人的读数差异可在0.5mm以上。

方法三:用前面带有钩状的测具测量,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测量误差较大且不能准确测量有效螺纹的深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测量盲孔螺纹深度时效率低、精度低和正确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测量盲孔螺纹深度的装置,可将盲孔螺纹的测量时间由原来的一次约需要2分钟缩减至1分钟以内,测量误差由原来的约0.5mm降低至0.1mm以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准确测量盲孔螺纹深度的装置,包括刻度手柄、测量环、通端测头、止端测头四部分,其中:

所述刻度手柄为圆柱形体,其两端设有网状花纹,中间部位刻有环形刻度线,环形刻度线沿圆周均匀分成四部分,每两部分之间刻有刻度值;

所述测量环为圆环形体,套装在刻度手柄上,其中间部位设有一长方形窗口,长方形窗口下方刻有刻线;

所述通端测头和止端测头为带有螺纹的圆柱形体,分别与刻度手柄的两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测量方法测量效率低、测量精度低或无法准确测量有效螺纹深度的缺点,实现了高效(原测量方法测量一次需约2分钟,本实用新型测量一次约需1分钟)、精确(原测量方法的误差约为0.5mm,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误差≤0.1mm)、正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测量时准确的将非有效螺纹部分的尺寸去除)的测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刻线和圆周多处刻有尺寸刻度的方法,实现了360°无死角的读数方法,提高了测量读数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快速且准确测量盲孔螺纹深度的装置由刻度手柄1、测量环2、通端测头3、止端测头4组成,其中:

所述刻度手柄1为圆柱形体,其两端设有网状花纹,中间部位刻有等间距为1mm的环形刻度线(主尺),环形刻度线沿圆周均匀分成四部分,每两部分之间刻有刻度值;

所述测量环2为圆环形体,套装在刻度手柄1上,其中间部位设有一长方形窗口,长方形窗口下方刻有间距为0.9mm的刻线(副尺);

所述通端测头3和止端测头4为带有螺纹的圆柱形体,分别与刻度手柄1的两端相连接。

使用时,先将通端测头3旋入待测深度的盲孔螺纹,一直旋转到盲孔螺纹最底部,然后推动测量环2,使其端面与带有待测螺纹的盲孔端面贴合,然后从测量环2的长方形窗口中读取螺纹深度数值,读数方法为先读取副尺上通端测头3侧第一个刻度线的通端测头3侧主尺上的刻度线的数值,假设为A,然后观察副尺上与主尺刻度线最接近重合的刻度线,假设为B,则螺纹深度读数为A.B。

根据测量精度的不同,副尺的刻度数量和间距可以不同,读数的原理和上述方法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