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2576发布日期:2018-10-19 20:0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带侧面移门(简称侧拉门)结构的商用车侧拉门尺寸及相关功能的综合验证检测装置,属于零部件尺寸及功能检测、验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商用车的侧拉门高度和宽度尺寸均较大,侧拉门完全是依靠上、中、下三根导轨,来保证车门在车身上运动的安全性和与周边件间的尺寸配合精度要求。图1给出的是侧拉门的典型结构。侧拉门是通过三根导轨再辅以相应的滚轮与车身相连接,再装配上门锁系统、限位机构、密封条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侧拉门系统。故此侧拉门系统的质量基础完全依赖于这三根导轨、车门自身及车身车门洞的质量,这三根导轨均为滚压件,且形状复杂,其自身的制造精度并不理想,而相对应的车身车门洞的综合尺寸按目前的制造能力来看也不十分理想,这样如能在保证车门装配后的精度要求、乘客和货物的安全性的前提下,为降低制造成本,而适当降低中间过程的制造精度,那么就需要对车门装配后的结果进行检测,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保证其各附件安装可靠且性能良好,同时还要保证其与门框周边件间的配合间隙、面差。

现阶段轿车等小型商用车的车门及侧拉门的验证都是在整车验证检测装置上进行检测,整车验证检测装置即是一个完整的标准的白车身,能够检测的部件包括:前(后)车门总成、发盖总成、前(后)大灯、前(后)保险杠、内(外)饰等。对于轻客这种又高又大的大尺寸商用车侧拉门还没有采用一体式尺寸验证检测装置进行系统地验证、检测,尤其是侧拉门有两种高度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一种适用于较大尺寸侧拉门系统的低成本的、模块化的验证检测装置。对于车身高度不同的两种车门,只需要对不同部位进行切换,就能满足验证检测需求,而且操作方便,避免干涉。通过在该装置上验证侧拉门系统是否满足装车要求,能够大大降低后期的产品设计变更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由侧拉门间隙面差检测模块、侧拉门附件检测模块及侧拉门导轨检测模块组成;三组模块可拆卸的安装于与车门洞相似的框架型的整车验证检测装置上。

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整车验证检测装置包括

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侧拉门间隙面差检测模块包括车门框模拟块,所述车门框模拟块安装于车门框模拟块骨架的上部,所述车门框模拟块骨架的下部固定于整车验证检测装置的底座上;所述车门框模拟块是通过前后两个车身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安装定位块及4只快捷螺栓,固定在车门模拟块骨架上,该骨架底部有沿车身宽度方向运动的滑块,滑块沿安装在整体验证检测装置底座上的两根导轨,运动至车门框模拟块骨架的定位安装面,再采用6只快捷螺栓固定在车门框模拟块的骨架上,这样导轨和滑块副控制了车门模拟块与车门框模拟块间的前后方向、高度方向的自由度,确保了相互间的间隙关系,车身宽度方向的面差由车门框模拟块骨架定位面控制,则车门模拟块与车门框模拟块间的间隙、面差得到了有效控制。车门模拟块骨架亦可通过底部的导轨和滑块机构向外移出至车门模拟块小车上,单独进行车门附件(锁、内外把手、内饰板、外饰板等)的验证。

检测验证侧拉门周边间隙、面差尺寸是通过模拟车门装配在车身上,与其相匹配的门框周边边界状况一致的模型来实现的,是将这些模拟块集成在一个与车门洞相似的框架上,而无需要一个完整的侧围总成来实现。其可以安装密封条,可以测量车门安装后的周边间隙和面差。

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车门模拟块上分别设有车门锁系统装配点、外开把手装配点、内开把手装配点、玻璃升降系统装配点、玻璃密封条装配点、外饰板及内饰板装配点;所述车门模拟块上还分别设有相关附件与模拟块间有匹配(间隙和面差)要求的面。该面的位置和形状与标准车门一致,这样就能够实现验证、检测车门自身附件的功能。车门模拟块移至小车上方便于车门附件的验证,也给实体车门的验证留出了空间。

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车门框模拟块包括高车门框模拟块及低车门框模拟块,将车门框模拟块的下半段相同部分7块模拟块(编号为模拟块1~7),设计成固定结构,上半段不同部分的5块模拟块(模拟块编号为8~12)设计成可拆换结构,车门自身模拟块因上部的整体型面不同,又没有可替换安装的载体,故此车门自身模拟块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从而达成低成本的验证检测目标。

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侧拉门导轨检测模块包括上、中、下三根实体导轨,所述实体导轨与车门框模拟块之间设有控制两者周边间隙和面差的定位块;实体车门通过实体导轨放置于车门框模拟块上,所述实体车门的底部对称设有下定位块,以控制车门下部的高度方向(z向)、宽度方向(y向),所述实体车门的右侧对称设有右定位块,以控制车门与车门框模拟块右侧的前后向(x向)间隙和面差,所述实体车门的端部对称设有上定位块,以控制车门与车门框模拟块间的宽度方向(y向)面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侧拉门在汽车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侧拉门在本发明上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中b位置的放大图。

图3-2是图3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4是两种车门在本发明上的切换方案图。

图5是车门附件在本发明上的验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的整体示意图,车门框的模拟块是由多块分体的模拟块组成,每块模拟块分别是通过两只定位销和两只快捷螺栓固定在同一个框架结构的车门框模拟块骨架上,而该骨架又是固定在整体验证检测装置的底座上,车门模拟块是通过前后两个车身高度方向(z向)、前后方向(x向),的安装定位块及4只快捷螺栓,固定在车门模拟块骨架上,该骨架底部有沿车身宽度方向(y向)运动的滑块,滑块沿安装在整体验证检测装置底座上的两根导轨,运动至车门框模拟块骨架的定位安装面,再采用6只快捷螺栓固定在车门框模拟块的骨架上,这样导轨和滑块副控制了车门模拟块与车门框模拟块间的前后方向(x向)、高度方向(z向)的自由度,确保了相互间的间隙关系,车身宽度方向(y向)的面差由车门框模拟块骨架定位面控制,则车门模拟块与车门框模拟块间的间隙、面差得到了有效控制。车门模拟块骨架亦可通过底部的导轨和滑块机构向外移出至车门模拟块小车上,单独进行车门附件(锁、内外把手、内饰板、外饰板等)的验证。

图3是实体侧拉门在该发明上实施检测验证的结构示意图,将原车门模拟块移除后,安装上车门的上、中、下三根实体导轨,再安装上实体车门、密封条等。为了保证实体车门的装配标准化,在该发明上设计了控制其与车门框模拟块间周边间隙和面差的相应定位块,即将车门放置在车门框模拟块上,靠下方定位块控制车门下部的高度方向(z向)、宽度方向(y向)的间隙和面差,然后在依靠车身前部的两只定位块控制车门与车门框模拟块前后方向的x向间隙和面差,其次再通过上方的两只定位块控制车门与车门框模拟块间的y向面差,当这几个方向控制好后再固定好上下滚轮及其相应支架,由于其周边件是标准的车门框模拟块,故此可以验证并检测出实体车门的详细尺寸情况及运动过程的情况。

图4是两种车门在本发明上的切换方案图,对于高度不同的两种车门,将车门框模拟块的下半段相同部分7块模拟块(编号为模拟块1~7),设计成固定结构,上半段不同部分的5块模拟块(模拟块编号为8~12)设计成可拆换结构,车门自身模拟块因车型不同,内部的结构及安装点不同,故此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从而达成低成本的验证检测目标。

图5是车门附件在本发明上的验证示意图。车门模拟块上设计了相关附件的装配点和相关附件与模拟块间有匹配(间隙和面差)要求的面,该面的位置和形状与标准车门一致等,这样就能够实现验证、检测车门自身附件的功能。可以检测、验证的项目有:车门锁系统、外开把手、内开把手、玻璃升降系统、玻璃密封条、外饰板、内饰板等,车门模拟块移至小车上方便于车门附件的验证,也给实体车门的验证留出了空间。

本发明设计简单,装配方便,使用可靠,符合车辆工艺装备研发生产要求,通过试验和生产验证,此装置符合要求。

除上述实例外,本发明专利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