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扫码自动检测的电子模块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1838发布日期:2018-07-31 21:5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水表电子模块的检测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一键扫码自动检测的电子模块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表电子模块的检测工装需要人工输入模块的ID,手动给出相关的检测指令,效率低下;在考虑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只能检测电子模块的部分功能,而且每台工装都是单机工作,不能与生产采集系统进行联机工作,从而不能有效检测和管控水表电子模块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键扫码、自动检测的电子模块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以提高电子模块的检测速度,自动检测电子模块所有功能,并将检测数据同步到生产采集系统,最终保证有效的检测和管控电子模块的质量。

一键扫码自动检测的电子模块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测试架,左下方通过串口线连接激光扫码枪,工装测试架左侧连接电流表,右侧连接LCD显示屏,被检测电子模块放置在测试架检测区,工装测试架底盒内部安装固定的主控电路,右下方为远程通讯接口。

主控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源模块、阀门控制模块、远程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扫描模块、LCD显示模块、可编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信号输出模块。

所述微处理器为型号为STM8L052R8T6。

扫描模块将电子模块上条形码或者二维码,通过转换电路,将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转换成数字ID传输给微处理器,所述扫描模块包括第一芯片、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电阻R5、电阻R6,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的2脚接第一芯片的R1I,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的3脚接第一芯片的T1O,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的5脚接第一芯片的GND,电阻R5一端接第一芯片的T1I脚,电阻R5另一端接微处理器PE3端,电阻R6一端接第一芯片的R1O脚,电阻R6另一端接微处理器PE4端,第一芯片第15脚接地,第一芯片第16脚接5V电源正极。

LCD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和转换微处理器输出的信号,通过LCD显示屏反映检测的进度,所述LCD显示模块包括第二芯片、电阻R3、R4,电R3一端接第二芯片的第三串口,电阻R3另一端接微处理器PG03端,电阻R6一端接第二芯片的第二串口,电阻R6另一端接微处理器PG13端,第二芯片的第四串口接地,第二芯片的第一串口接5V电源正极。

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无线给阀门控制模块发送指令和无线接收电子模块的数据,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包括第三芯片、电阻R7、R8,电R7一端接第三芯片的第三串口,电阻R7另一端接微处理器PC2端,电阻R8一端接第三芯片的第二串口,电阻R8另一端接微处理器PC3端,第二芯片的第四串口端接地,第二芯片的第一串口接3.3V电源正极。

可编程模块用来对微处理器编程,可编程模块包括第四芯片、电阻R9,电阻R9一端接3.3V电源正极,电阻R9另一端与第四芯片的第一串口公共点接微处理器PA1端,第四芯片的第二串口接微处理器PA0端,第四芯片的第三串口接地,第四芯片的第四串口接3.3V电源正极。

阀门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通信模块发来的信号输送到电子模块,阀门控制模块包括第五芯片,第五芯片的1脚接地,第五芯片的2脚RE-接接微处理器的SP|1_MISO/PB7端, 第五芯片的3脚RE+接微处理器的SP|1_MISI/PB6,第五芯片的4脚MO-接微处理器的SP|1_SCK/PB5端,第五芯片的5脚MO+接微处理器的PB4端。

远程通讯模块用于将微处理器传过来的检测数据上传至生产采集系统,远程通讯模块包括第六芯片,第六芯片的1脚RS485_+接微处理器的PB3,第六芯片的2脚RS485_-接微处理器的PB2,第六芯片的3脚RS485_A接微处理器的PB1,第六芯片的4脚RS485_B接微处理器的PB0。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将信号送至远程通讯模块,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七芯片和步进电机,第七芯片的DIR端接微处理器PA3端,第七芯片的STEP端接微处理器PA4端,第七芯片的SLEEP端接第七芯片的RESET端, 第七芯片的MS3端接微处理器PA5端,第七芯片的MS2端接微处理器PA6端,第七芯片的MS1端接微处理器PA7端,第七芯片的EN端接地,第七芯片的GND端接地,第七芯片的VDD端接3.3V电源正极,第七芯片的1B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四串口,第七芯片的1A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三串口,第七芯片的2A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二串口,第七芯片的2B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一串口,第七芯片的VMOT接5V电源正极。

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模块的电流大小,电流检测模块包括分体板电源、电流表、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分体板电源的第一串口与电流表的第四串口连接,分体板电源的第二串口与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1一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1连接公共点与3.3V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连接公共点与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与微处理器PG2端连接。

第一芯片型号为MAX232,第二芯片型号是USART组态屏,和第三芯片型号为RF透传模块,第四芯片为SWIM编程接口,第五芯片为MOTOR,第六芯片为MAX485,第七芯片为H4988。

一键扫码自动检测的电子模块检测方法,打开LCD显示屏,显示工作流程,被检测电子模块放置到工装测试架夹紧后,工装内部的主控电路开始工作;激光扫码枪直接扫描被检测电子模块上面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通过扫描模块和转换电路,将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转换成数字ID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收到电子模块的ID后,打开电子模块电源,通过信号输出模块中的步进电机开始工作,发出脉冲计量信号,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出无线开阀指令给阀门控制模块,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出无线关阀指令给阀门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读取电子模块数据,电流检测模块通过电流表实时显示被检电子模块的电流,LCD显示屏实时显示检测的进度,微处理器读取电子模块的检测数据及电流,微处理器判断检测数据是否合格,如果检测数据合格,信号输出模块将数据送至远程通讯模块,最后通过远程数据接口将数据上传到生产数据采集系统,LCD显示屏显示检测结果“合格”,模块检测结束;如果检测数据不合格,检测工装再次检测,若2次检测都不合格,LCD显示屏显示检测结果“不合格”,模块检测结束。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电子模块的检测速度,降低人工成本;根据程序设计,可以检测电子模块所有功能,并可以实时观察检测的流程;在后续的整机生产中,保证每个电子模块都是经过检测合格的,而且有相关的数据可查,提高整机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1、测试工装架,1.2、激光扫码枪,1.3、数显电流表,1.4、LCD显示屏,1.5、电子模块,1.6、主控电路,1.7、远程通讯接口。

图2.1、图2.2、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主控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2.1、微处理器、2.2、电源模块、2.3、阀门控制模块、2.4、远程通讯模块、2.5、无线通讯模块、2.6、扫描模块、2.7、LCD显示模块、2.8、可编程模块、2.9、电流检测模块、2.10、信号输出模块。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一键扫码自动检测的电子模块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测试架1.1,左下方通过串口线连接激光扫码枪1.2,工装测试架左侧连接电流表1.3,右侧连接LCD显示屏1.4,被检测电子模块1.5放置在测试架检测区,工装测试架底盒内部安装固定的主控电路1.6,右下方为远程通讯接口1.7。

主控电路包括微处理器2.1、电源模块2.2、阀门控制模块2.3、远程通讯模块2.4、无线通讯模块2.5、扫描模块2.6、LCD显示模块2.7、可编程模块2.8、电流检测模块2.9、信号输出模块2.10。

所述微处理器2.1为型号为STM8L052R8T6。

扫描模块2.6将电子模块上条形码或者二维码,通过转换电路,将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转换成数字ID传输给微处理器2.1,所述扫描模块2.6包括第一芯片、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电阻R5、电阻R6,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的2脚接第一芯片的R1I,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的3脚接第一芯片的T1O,激光扫码枪接口DB9的5脚接第一芯片的GND,电阻R5一端接第一芯片的T1I脚,电阻R5另一端接微处理器2.1的PE3端,电阻R6一端接第一芯片的R1O脚,电阻R6另一端接微处理器2.1的PE4端,第一芯片第15脚接地,第一芯片第16脚接5V电源正极。

LCD显示模块2.7用于接收和显示微处理器2.1输出的信息,所述LCD模块2.7包括第二芯片、电阻R3、R4,电R3一端接第二芯片的第三串口,电阻R3另一端接微处理器2.1的PG03端,电阻R6一端接第二芯片的第二串口,电阻R6另一端接微处理器2.1的PG13端,第二芯片的第四串口接地,第二芯片的第一串口接5V电源正极。

无线通讯模块2.5用于无线给阀门控制模块2.3发送指令和无线接收电子模块1.5的数据,无线通信模块2.5包括,包括第三芯片、电阻R7、R8,电R7一端接第三芯片的第三串口,电阻R7另一端接微处理器2.1的PC2端,电阻R8一端接第三芯片的第二串口,电阻R8另一端接微处理器2.1的PC3端,第二芯片的第四串口端接地,第二芯片的第一串口接3.3V电源正极。

可编程模块2.8用来对微处理器2.1编程,可编程模块2.8包括第四芯片、电阻R9,电阻R9一端接3.3V电源正极,电阻R9另一端与第四芯片的第一串口公共点接微处理器2.1的PA1端,第四芯片的第二串口接微处理器2.1的PA0端,第四芯片的第三串口接地,第四芯片的第四串口接3.3V电源正极。

阀门控制模块2.3用于接收无线通信模块2.5发来的信号并输送到电子模块1.5,阀门控制模块2.3包括第五芯片,第五芯片的1脚接地,第五芯片的2脚RE-接接微处理器2.1的SP|1_MISO/PB7端, 第五芯片的3脚RE+接微处理器2.1的SP|1_MISI/PB6,第五芯片的4脚MO-接微处理器2.1的SP|1_SCK/PB5端,第五芯片的5脚MO+接微处理器2.1的PB4端。

远程通讯模块2.4用于将微处理器2.1传过来的检测数据上传至生产采集系统,远程通讯模块2.4包括第六芯片,第六芯片的1脚RS485_+接微处理器2.1的PB3,第六芯片的2脚RS485_-接微处理器2.1的PB2,第六芯片的3脚RS485_A接微处理器2.1的PB1,第六芯片的4脚RS485_B接微处理器2.1的PB0。

信号输出模块2.10用于将信号送至远程通讯模块2.4,信号输出模块2.10包括第七芯片和步进电机,第七芯片的DIR端接微处理器2.1的PA3端,第七芯片的STEP端接微处理器2.1的PA4端,第七芯片的SLEEP端接第七芯片的RESET端, 第七芯片的MS3端接微处理器2.1的PA5端,第七芯片的MS2端接微处理器2.1的PA6端,第七芯片的MS1端接微处理器2.1的PA7端,第七芯片的EN端接地,第七芯片的GND端接地,第七芯片的VDD端接3.3V电源正极,第七芯片的1B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四串口,第七芯片的1A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三串口,第七芯片的2A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二串口,第七芯片的2B串口接第把芯片的第一串口,第七芯片的VMOT接5V电源正极。

电流检测模块2.9用于检测电子模块1.5的电流大小,电流检测模块2.9包括分体板电源、电流表1.5、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分体板电源的第一串口与电流表1.5的第四串口连接,分体板电源的第二串口与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1一端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阻R1连接公共点与3.3V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连接公共点与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与微处理器的2.1PG2端连接。

第一芯片型号为MAX232,第二芯片型号是USART组态屏,和第三芯片型号为RF透传模块,第四芯片为SWIM编程接口,第五芯片为MOTOR,第六芯片为MAX485,第七芯片为H4988。

一键扫码自动检测的电子模块检测方法,打开LCD显示屏1.4,显示工作流程,被检测电子模块1.5放置到工装测试架1.1夹紧后,工装内部的主控电路1.6开始工作;激光扫码枪1.2直接扫描被检测电子模块1.5上面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通过扫描模块2.6和转换电路将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转换成数字ID传输给微处理2.1,微处理器2.1收到电子模块1.5的ID后,打开电子模块1.5电源,通过信号输出模块2.10中的步进电机开始工作,发出脉冲计量信号,微处理器2.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5发出无线开阀指令给阀门控制模块2.3,微处理器2.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5发出无线关阀指令给阀门控制模块2.3,无线通讯模块2.5无线读取电子模块1.5数据,电流检测模块2.9通过电流表实时显示被检电子模块1.5的电流,LCD显示屏1.4实时显示检测的进度,微处理器2.1读取电子模块1.5的检测数据及电流,微处理器2.1判断检测数据是否合格,如果检测数据合格,信号输出模块2.10将数据送至远程通讯模块2.4,最后通过远程数据接口1.7将数据上传到生产数据采集系统,LCD显示屏1.4显示检测结果“合格”,模块检测结束;如果检测数据不合格,检测工装再次检测,若2次检测都不合格,LCD显示屏显示检测结果“不合格”,模块检测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