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针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6081发布日期:2018-09-14 22:1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针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针对汽车控制系统或手机等的电子元件引脚插针的位置、高度偏差进行检测的方法是:通过机架的基块上安装对应各引脚的探针,采用对插的方式,判断电流是否连通而得出判定结果。由于探针的尺寸、机械加工的尺寸限制,这种方式检测的精度较差,每一种产品就要一台对应设备,没有任何通用性,需多次投资,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检测设备存在的无通用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针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针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和控制系统;

安装在机架内部的工作台;

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夹具组件和卸料组件;

所述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板上的伺服X轴和伺服Z轴、与伺服X轴相连的伺服电机二、与伺服X轴相连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二、与伺服X轴相连的伺服Z轴、与伺服Z轴相连的伺服电机一、与伺服Z轴相连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一;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和两个伺服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多块钣金扣板、安装在机架上端的三色灯、进度灯、显示器、多个按钮、四个脚轮、四个地脚;所述显示器、进度灯、多个按钮均安装在机架的同一个侧面,四个脚轮安装在机架底端,四个地脚安装在机架底端四个角处;所述三色灯、进度灯、显示器、多个按钮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底座、分别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把手、分别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支座、在每个支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仿形块、在每个支座上安装有两个定位销、固定在底座同一个侧端且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滑槽;待检设备的四个安装角一一对应放置于四个仿形块的限位槽中,待检设备的两端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前端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限位滑槽内的卸料板、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工作台侧面的卸料盒、安装在工作台下表面且位于卸料板下侧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横向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拖链一和纵向安装在工作台上拖链二,用于拖动整个全针检测设备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采用FPGA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针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汽车控制系统或手机等的电子元件引脚插针的位置、高度偏差进行的检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精度高:测量位置度、引脚高度精度为±0.07。

2、通用性好:可兼容所有同类、不同尺寸产品。

3、体积小、节省空间:由于通用性好,极大的减少了夹具数量,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4、成本低:相比现有检测设备,成本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针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针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具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卸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工作台,3、拖链一,4、拖链二,5、框架,6、钣金扣板,7、三色灯,8、进度灯,9、显示器,10、按钮,11、脚轮,12、地脚,13、安装板,14、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5、激光测距传感器二,16、伺服电机一,17、伺服电机二,18、伺服X轴,19、伺服Z轴,20、底座,21、把手,22、支座,23、仿形块,24、定位销,25、限位滑槽,26、卸料板,27、卸料盒,28、连接板,29、顶升气缸,30、待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针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机架1、控制系统、工作台2、拖链一3、拖链二4、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夹具组件、卸料组件。控制系统、工作台2、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夹具组件、卸料组件均安装在机架1内部,工作台2固定在机架1内部,拖链一3、拖链二4、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夹具组件、卸料组件均安装在工作台2上。拖链一3横向安装在工作台2上,拖链二4纵向安装在工作台2上,两个拖链用于拖动整个全针检测设备,方便移动。

如图1所示,机架1主要包括:框架5、多块钣金扣板6、三色灯7、进度灯8、显示器9、多个按钮10、四个脚轮11、四个地脚12。机架1主要由框架5和多块钣金扣板6搭建而成。三色灯7安装在机架1上端,显示器9、进度灯8、多个按钮10均安装在机架1的同一个侧面,四个脚轮11安装在机架1底端,四个地脚12安装在机架1底端四个角处。

如图3所示,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主要包括:安装板13、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伺服电机一16、伺服电机二17、伺服X轴18、伺服Z轴19。检测及硬件驱动组件通过安装板13固定在工作台2上。伺服X轴18和伺服Z轴19固定在安装板13上。伺服电机一16的输出轴与伺服Z轴19相连,伺服电机二17的输出轴与伺服X轴18相连。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4与伺服Z轴19相连,激光测距传感器二15与伺服X轴18相连。通过一对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检测,通过伺服电机二17驱动伺服X轴18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二15进行X方向的检测,通过伺服电机一16驱动伺服Z轴19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一14进行Z方向的检测。

如图4所示,夹具组件包括:底座20、两个把手21、两个支座22、四个仿形块23、四个定位销24、两个限位滑槽25。底座20安装在工作台2上,两个限位滑槽25固定在底座20同一个侧端并且相对设置,两个把手21分别固定在底座20上并且位于底座20左右两侧。两个支座22分别固定在底座20上并且位于底座20左右两侧,四个仿形块23中,两两安装在一个支座22上,具体的是:两个仿形块23分别安装在一个支座22的两端,另外两个仿形块23分别安装在另一个支座22的两端。在每个支座22上均安装有两个定位销24,待检设备的四个安装角一一对应放置于四个仿形块23的限位槽中,同时,待检设备的两端还通过定位销24进行定位。夹具组件只对待检设备起支撑、定位作用,不需要压紧。

如图5所示,卸料组件主要包括:卸料板26、卸料盒27、连接板28、顶升气缸29。卸料板26前端两侧分别固定在夹具组件的两个限位滑槽25内,也就是说,当推动卸料板26底部时,通过卸料板26前端与限位滑槽25的滑动连接关系可以使卸料板26向上滑动,当卸料板26表面到达待测设备30下表面时继续推动卸料板26使待测设备30脱离夹具组件直到完全脱离。卸料盒27通过连接板28安装在工作台2侧面。卸料盒27倾斜一定角度θ安装。顶升气缸29安装在工作台2下表面且位于卸料板26下侧,利用顶升气缸29顶着卸料板26托起待测设备30,顶升气缸29继续伸出,卸料板26一侧被夹具组件上的限位滑槽25限制上升后,整个卸料板26倾斜一定角度θ,使待测设备30滑入卸料盒27。

上述的三色灯7、进度灯8、显示器9、多个按钮10、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伺服电机一16、伺服电机二17、顶升气缸29均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三色灯7、进度灯8的开关,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显示器9显示检测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顶升气缸29、伺服电机一16和伺服电机二17的运转,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对待测设备30进行检测。

控制系统所要实现的软件功能包括:采集激光测距传感器扫描待测设备30得到的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转换成像素值,通过图像处理整理出关于待测产品插针X、Y坐标的像素点以及Z的像素点;再通过C汇编语言自主开发软件程序,编制出特定的规则来挑选有效值、剔除干扰点,通过不断完善的算法,输出插针的中心位置以及高度,实现对产品的检测。基于此,控制系统可以采用FPGA芯片就可以完全实现上述功能。也就是说,控制系统可以完全采用现有技术就能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针检测设备,在使用时,操作者只需将待测设备30放入夹具组件中,锁紧夹具组件。当检测到产品放入时会自动检测安全防护有效信号,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按照设定的检测程序控制伺服电机一16和伺服电机二17运转,同时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运行到待测设备30插针处,设备自动启动,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为合格时,设备自动卸料;若检测结果为不合格,不执行卸料程序并报警,操作者取走坏件,放入下一件即可;检测完毕后,伺服电机退回到指定位置,通过控制系统从激光测距传感器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在显示器9中显示出待测设备30的合格信息、不合格信息以及不合格产品的超差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