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831发布日期:2018-10-19 21:1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测量锥孔的锥度和锥孔背面最小平面范围的复合检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转向节的加工领域,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检测要求;其中,转向节的球铰安装锥孔及其锥孔背面的最小平面范围是需要测量的。用三坐标检测每一件都需要装夹,效率非常低,因此需要一种既简单又方便使用的检具来组合使用,实现两个被测要素的同时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复合检具,能够测量锥孔的锥度和锥孔背面最小平面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检具,由锥度规(1)和测量套(2)所组成,锥度规(1)上的定位柱(11)与测量套(2)的内孔配合,配合间隙不超过0.01mm。

锥度规(1)包括:定位柱(11)、测量柱(12)以及手柄(13);定位柱(11)的上端与测量柱(12)的底部相连;手柄(13)的下方与测量柱(12)的上端相连。

测量柱(12)的锥度为被测工件锥孔的锥度A°,公差为±0.01°;测量套(2)的直径为被测半径RB的2倍,即Φ2B,公差为(0,+0.01)mm。

实际使用时,先使锥度规的测量柱与被测锥孔配合,检测被测锥孔的贴合率是否合格;锥孔检测完毕后,使测量柱与被测锥孔保持紧密配合,将测量套从被测锥孔的下方插入到定位柱上,插入过程中观察测量套的外圆是否与工件干涉,可以测量锥孔背面的最小平面范围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不仅能够检测被测锥孔的锥度,而且能够测量锥孔背面的最小平面范围;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性能安全稳定、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检具锥度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检具测量套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被测要素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检具测量时的主视图。

图中,1-锥度规、2-测量套、11-定位柱、12-测量柱、1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该装置由锥度规1和测量套2所组成,锥度规1上的定位柱11与测量套2的内孔配合,配合间隙不超过0.01mm。

锥度规1包括:定位柱11、测量柱12以及手柄13;定位柱11的上端与测量柱12的底部相连;手柄13的下方与测量柱12的上端相连。

测量柱12的锥度为被测工件锥孔的锥度A°,公差为±0.01°;测量套2的直径为被测半径RB的2倍,即Φ2B,公差为(0,+0.01)mm。

在工作过程中,先使锥度规1的测量柱12与被测锥孔配合,检测被测锥孔的贴合率是否合格;锥孔检测完毕后,使测量柱12与被测锥孔保持紧密配合,将测量套2从被测锥孔的下方插入到定位柱11上,插入过程中观察测量套2的外圆是否与工件干涉,可以测量锥孔背面的最小平面范围是否合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