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高温窑炉用气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447发布日期:2018-12-07 21:54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法玻璃高温窑炉用气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高温窑炉用气体检测仪。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芒硝作为澄清剂,主要利用芒硝在高温时分解产生的气体带动玻璃液中的气泡,从而使玻璃液得到澄清,但是芒硝单独使用时热稳定性很好,在1850℃时才能得到充分分解,所以一般需要加入碳粉来降低芒硝的分解温度,在芒硝和碳粉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芒硝分解产生的澄清气体二氧化硫和氧气,与玻璃窑炉空间中的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窑炉空间的氧化还原气氛对玻璃液的澄清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超白玻璃、光热玻璃、导光板玻璃等功能玻璃,其澄清问题严重影响着玻璃质量和合格率,所以说,检测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内前区、热点等不同位置的气体成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内的温度高至1400℃,而现有技术中,缺少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内气体成分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高温窑炉用气体检测仪,用于测量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内的气体成分,为玻璃的澄清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玻璃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浮法玻璃高温窑炉用气体检测仪,包括有抽气装置、冷却水管、检测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由抽气管、高压泵、渗透膜、流量计组成,抽气管通过高压泵、渗透膜、流量计与电化学传感器连通;抽气管外周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水口、出水口,所述检测装置由电化学传感器、信息显示单元组成,电化学传感器与信息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进水管与抽气管并行,冷却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设在抽气管右端;

所述冷却水管内的冷却介质为水或气体。

所述抽气管的长度大于浮法玻璃蓄热室小炉的深度,抽气管的长度与蓄热室小炉的深度比值在1:1至1:3之间。

由于能将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降温装置的抽气管通过高温窑炉的小炉观察窗直接放入到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内的前区、热点等不同位置,将炉内高温气体抽出来后,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炉内气体成份,为玻璃的澄清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浮法玻璃生产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抽气装置和冷却水管由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材料制成,因而具有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的优良特性,并且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益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气管,2、出水管,3、进水管,4、出水口,5、高压泵,6、渗透膜,7、流量计,8、电化学传感器,9、信息显示单元,10、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抽气装置、冷却水管、检测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由抽气管1、高压泵5、渗透膜6、流量计7组成,抽气管通过高压泵5、渗透膜6、流量计7与电化学传感器8连通;冷却水管包括出水管2、进水管3,出水口4和进水口10,抽气管外周设有冷却水管3,所述检测装置由电化学传感器8、信息显示单元9组成,电化学传感器8与信息显示单元9连接。所述抽气管1是抽取高温窑炉内的气体管道;所述抽气管1的长度是根据浮法玻璃生产窑炉设计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一般情况下,抽气管1的长度大于浮法玻璃蓄热室小炉的深度,抽气管1的长度与蓄热室小炉的深度比值在1:1至1:3之间,抽气管1可以伸到高温窑炉内至中间位置;所述冷却水管通过进水管3的进水口10和出水管2的出水口4进行冷却水循环或者冷却气体循环,对抽气管1内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所述进水管3以并行的方式设在抽气管1表面。为防止抽气管的进气口端在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变形,抽气管的进气口端优选与出水管2的端口平齐。

所述抽气管1、出水管2、进水管3的制作选材上,要保证在降温的情况下,能够耐受住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内高温,且能完成检测任务,抽气管1、出水管2、进水管3可选用2025镍铬不锈钢材料或者更高等级的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作流程为:将进水管3通过进水口10外接到冷却循环水或者冷却循环气系统上;将带有降温装置的抽气管1部分放入到所需检测的浮法玻璃高温窑炉内的前区、热点等位置,通过高压泵5的压力将高温气体抽入到抽气管1内,通过冷却水管对抽气管1内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后,通过渗透膜6去除待测气体中的水分,再进入流量计7,待测气体在流量计7处稳流后,以稳定的流速进入到电化学传感器8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的结果通过采集信息显示单元9进行收集与数据处理,最后在采集信息显示单元9上显示气体成分。

所述渗透膜6用来过滤掉待测气体中的水分;

所述电化学传感器8通过与被测气体发生反应并产生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来工作;

所述信息显示单元9用来收集电化学传感器8的电信号,并经过数据处理后显示出气体成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