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收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检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750发布日期:2019-01-04 23:4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废液收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检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场所检验类设备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学发光产品由于其精准的测试结果、种类丰富的测试项目,在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成为检验类机构所必备的产品之一。

基于现在的测试原理以及方案,不管是半自动或者全自动产品,化学发光检测仪在一个测试完成后,都会产生一个带有反应完成后样本的反应杯,市场上现有的检测仪器通常的做法都是一起直接丢弃至废物收纳盒,或机外垃圾桶。这样就会出现固体废物与液体废物共同存在的状况,由于该废物存在生物污染风险,混合的废物对于后续的废物分类和处理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在丢弃的过程中,由于出现碰撞也会出现泼洒,可能让有生物污染风险的样本飞溅到丢弃通道或其它我们不希望出现的位置,产生生物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液收集装置,旨在将检测样本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类废物处理,降低检测样本带来的生物污染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吸液件、上下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液件吸液的驱动组件以及废液桶;所述吸液件具有用于吸取反应杯废液的吸液端和与所述吸液端相对的引流端,且所述吸液件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吸液泵和与所述吸液泵拆卸连接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端连接,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液桶连接;所述吸液件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驱动时升降吸取对应位置放置的反应杯内的废液,且吸取的废液经过所述导液管流入所述废液桶。

优选地,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传动件以及滑块;所述吸液件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传动件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传动件为同步带;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枢接,所述同步带套设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之间;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

优选地,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还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具有设置在其正面的敞口和用于容置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同步带的容置腔,且所述敞口和所述容置腔相通;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盒的外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进入所述容置腔与所述主动齿轮枢接。

优选地,所述上下移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中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同步带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滑块上设有过孔,所述滑块穿设于所述导向轴的所述过孔中。

优选地,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块与所述吸液件之间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液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吸液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通孔,所述吸液件穿设于所述安装架的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弹簧、圆垫和用于安装所述圆垫、所述弹簧的安装腔,其中所述弹簧和所述圆垫呈同轴心设置;所述吸液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安装腔、所述弹簧和所述圆垫的中心孔,且所述圆垫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旋入所述螺纹孔,以将所述吸液件固定于所述圆垫中。

优选地,所述吸液件的所述吸液端上设有供废液流入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检测仪器,包括用于夹取装载有检测样本的反应器皿的夹取机构、用于将反应器皿从检测位置移动至废液收集位置的移位机构、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夹取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吸液件、上下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液件吸液的驱动组件以及废液桶;所述吸液件具有用于吸取反应杯废液的吸液端和与所述吸液端相对的引流端,所述吸液件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吸液泵和与所述吸液泵拆卸连接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端连接,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液桶连接;所述吸液件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驱动时升降吸取对应位置放置的反应杯内的废液,且吸取的废液经过所述导液管流入所述废液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用于吸取反应杯中的检测废液的吸液件设置在上下移动机构,并将吸液件的引流端与吸液机构的导液管连接,而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废液桶连接;同时设置驱动吸液件10吸液的吸液泵;如此,当反应杯移动至吸取废液的位置时,上下移动机构下降至反应杯中,吸液件的吸液端在吸液泵的驱动下吸取反应杯中的检测废液,并经导液管输送至废液桶。中;通过以上设置,实现反应杯和装载在反应杯的检测废液分类处理,避免传统的废物处理方式导致生物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液收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废液收集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该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吸液件10、上下移动机构20、用于驱动所述吸液件10吸液的驱动组件(图未示)以及废液桶(图未示);所述吸液件10具有用于吸取反应杯废液的吸液端10a和与所述吸液端10a相对的引流端10b,且所述吸液件10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0;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吸液泵和与所述吸液泵拆卸连接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端10b连接,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液桶连接;所述吸液件10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0的驱动时升降吸取对应位置放置的反应杯内的废液,且吸取的废液经过所述导液管流入所述废液桶。

具体地,当检测工作完成后,装载有样本的反应杯被输送在废液收集装置处。此时上下移动机构20下降到需要吸取废液的反应杯中,而与上下移动机构20连接的吸液件10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指定的时间内,将反应杯中的液体状态的检测废液吸取,并经与所述吸液件10连接的导液管输送到废液桶中。吸液件10由上下移动机构20上升至原来的位置,即可将吸液件10离开反应杯,再使用移杯机构将反应杯转动到丢杯位置,最后需要丢弃的反应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丢弃到固体废物收纳容器中。如此,就可以将反应杯中的检测废液收集到废液桶,与反应杯的固体废物实现分类处理,避免传统的废物处理方式导致生物污染。在这里所述的移杯机构和上下移动机构20可以是多种机构,只要符合功能的应用需求即可。吸液件10与上下移动机构20连接的具体位置时吸液件10的吸液端10a和引流端10b,即吸液件10的周向位置。优选地,所述吸液泵还包括驱动器和泵头;所述导液管穿设于所述泵头中,且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泵头连接;通过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泵头交替挤压或释放所述导液管,以使所述导液管中的流体往驱动方向流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以上所述的吸液泵,以实现输送废液的目的。该吸液泵为蠕动泵,这种类型吸液泵的流体被隔离在导液管中,不接触泵头,如此可输送各种具有研磨、腐蚀、氧敏感特性的流体。且该吸液泵具有双向同等流量输送能力;无液体空运转情况下不会对泵的任何部件造成损害;能产生达98%的真空度;没有阀、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装置,也就没有这些产生泄露和维护的因素;能轻松的输送固、液或气液混合相流体,允许流体内所含固体直径达到管状元件内径40%;在导液管老化时,仅需替换导液管就可继续使用,更换操作极为简单;除导液管外,所输送流体不与任何部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用于吸取反应杯中的检测废液的吸液件10设置在上下移动机构20,并将吸液件10的引流端与驱动组件的导液管连接,而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废液桶连接;同时设置驱动吸液件10吸液的吸液泵;如此,当反应杯移动至吸取废液的位置时,上下移动机构20下降至反应杯中,吸液件10的吸液端10a在吸液泵的驱动下吸取反应杯中的检测废液,并经导液管输送至废液桶中;通过以上设置,实现反应杯和装载在反应杯的检测废液分类处理,避免传统的废物处理方式导致生物污染。

优选地,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0包括驱动装置21、传动件22以及滑块23;所述吸液件10连接在所述滑块23上,所述驱动装置21与所述传动件22传动连接,所述滑块23连接在所述传动件22上。具体地,当吸液件10需要上升或下降时,驱动装置21驱动传动件22移动,传动件22移动也带动滑块23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在滑块23上的吸液件10运动,实现吸液件10吸取反应杯中的废液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1可以是驱动气缸或电机和齿轮组件的组合,而传动件可以是驱动臂或同步带。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1包括电机211、主动齿轮212和从动齿轮213,所述传动件22为同步带;所述电机211与所述主动齿轮212枢接,所述同步带22套设在所述主动齿轮212和所述从动齿轮213之间;所述滑块23连接在所述同步带22上。具体地,通电后,电机21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与其枢接的主动齿轮212转动,主动齿轮212再通过同步带22传递动力至从动齿轮213,由此从动齿轮213也往同一方向依照同一速度转动,即可让滑块23可随同步带22的移动而上下运动。当滑块23移动时,与滑块24连接的吸液件10下降至反应杯中开展吸液工作。且同步带22移动的距离即是滑块23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还包括安装盒30,所述安装盒30具有设置在其正面的敞口31和用于容置所述主动齿轮212、所述从动齿轮213和所述同步带22的容置腔32,且所述敞口31和所述容置腔32相通;所述电机211设于所述安装盒30的外侧,且所述电机211的输出轴延伸进入所述容置腔32与所述主动齿轮212枢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机211、所述主动齿轮212和所述从动齿轮213安装于安装盒30,使得电机211、所述主动齿轮212和所述从动齿轮213传动连接更稳定。将整所述主动齿轮212和所述从动齿轮213容置在容置腔32,以保护所述主动齿轮212和所述从动齿轮213不受其他装置零件的碰触。安装盒30设置敞口31方便同步带22上的滑块23顺利上下运动,以驱动吸液件10也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1,为了更好地引导滑块23上下移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0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32中的导向轴24,所述导向轴24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同步带22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滑块23上设有过孔231,所述滑块23穿设于所述导向轴24的所述过孔231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过孔231将滑块23穿设在导向轴24上,当滑块23随同步带22移动而移动的同时,也可沿导向轴24的轴身移动,使得滑块23移动更稳定,保证吸液件10在被带动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废液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块23与所述吸液件10之间的支架40,所述支架40的一端与所述滑块23连接,所述支架40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液件10连接。如此设置,当电机211驱动主动齿轮212和从动齿轮213转动的时候,设置在支架40上的吸液件10与安装盒30中的主动齿轮212和从动齿轮213间隔有一定距离,不容易被转动齿轮缠绕,避免吸液件10受到损坏和影响吸取废液。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支架40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吸液件10的安装架41,所述安装架41上设有通孔410,所述吸液件10穿设于所述安装架41的所述通孔410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不同直径的通孔410的安装架41用于安装吸液件10,方便更换不同直径尺寸的吸液件10。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安装架41上设有弹簧411、圆垫412和用于安装所述圆垫412、所述弹簧411的安装腔413,其中所述弹簧411和所述圆垫412呈同轴心设置;所述吸液件10依次穿过所述通孔410、所述安装腔413、所述弹簧411和所述圆垫412的中心孔,且所述圆垫412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螺纹孔412a;通过螺钉旋入所述螺纹孔412a,以将所述吸液件10固定于所述圆垫412中。

具体地,当螺钉旋入螺纹孔412a后,螺钉紧密地顶着吸液件10的外壁上,吸液件10即可被固定在圆垫412的中心孔上以完成安装,如此,与圆垫412固定的吸液件10通过圆垫412不至于完全穿过安装架41的通孔410,使得吸液件10安装失效。吸液件10依次穿过通孔410、安装腔413、弹簧411和圆垫412的中心孔,即弹簧411抵接在安装腔413的上接触面和圆垫412的上端面之间;如此,若吸液件10被上下移动机构20下降至反应杯的杯底时,吸液件10可在弹簧411的弹力反弹作用下,吸液件10可往反方向移动一些距离,缓冲吸液件10在上下移动机构20的控制下紧密抵接在反应杯的杯底产生的压力,以避免该压力太大而导致吸液件10折断。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吸液件10的所述吸液端10a上设有供废液流入的缺口11。若吸液件10被上下移动机构20移动至反应杯的杯底时,废液可通过吸液件10上的缺口11进入吸液件10的内腔中,随后流经导液管输送至废液桶中,保证吸液件10能在任何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检测仪器,该检测仪器包括用于夹取装载有检测样本的反应器皿的夹取机构、用于将反应器皿从检测位置移动至废液收集位置的移位机构、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夹取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该废液收集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检测仪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