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渣试样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9883发布日期:2019-01-08 21:0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抗渣试样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性能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火砖的抗渣试样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在耐火材料的性能检测中,抗渣性能的检验作为最基本的功能性检验测,是非常重要的。常规的检测方式是把配置好的材料机压成砖,烘干成少量成品,在成品上切取试样块,用钻孔机在试样块上面开直径40mm、深50mm的圆洞,然后再向洞里面放置该砖使用现场的熔渣进行抗渣性能检测,模拟使用现场的温度,将熔渣高温溶化并保温一定时间,待冷却后自圆洞处剖切试样块,观察熔渣的侵蚀样貌和速率,从而判断制得的耐材成品抗侵蚀性和抗渣性能的好坏,完成耐火材料抗渣性能检测后方能进行后续的耐火砖生产。

但在现有抗渣性能检测中,抗渣试样加工又要切割、又要钻孔,工序非常繁琐,并且切割、钻孔过程中必然会荡起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操作工的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另外,现有抗渣试样的加工是对成品进行切割,切割后剩余的成品则无法再次利用,造成大量浪费,切割制得一块抗渣试样往往要损失十几公斤的砖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及使用简便的抗渣试样加工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渣试样加工模具,包括底板以及开设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卡槽,在所述卡槽内活动卡放有由左、右两弧形模板扣合而成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左、右弧形模板通过设置在其扣缝外侧的模板连接件固连为一体,在模具本体的外侧壁靠近下端处设置有底板连接件;所述卡槽的槽底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卡孔,所述定位卡孔内活动卡装有上端垂直向上延伸至模具本体模腔内的模具芯轴。

所述模具本体的模腔为倒锥台结构,位于所述定位卡孔上方的所述模具芯轴为锥台结构。

所述模具本体的左、右弧形模板扣合面为相互适配的子母扣结构。

所述模板连接件包括水平间隔布设的卡挡螺母和连接螺母,以及自所述卡挡螺母内穿过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螺接的连接螺栓,所述卡挡螺母和连接螺母分别焊固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左、右弧形模板上;在所述模具本体左、右弧形模板的两扣缝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模板连接件,同侧的两组模板连接件分设于模具本体的上、下部。

所述底板连接件包括焊固于所述模具本体外壁上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耳,以及自上而下垂直穿过所述连接耳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下端螺接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的内螺纹固定孔上;所述底板连接件为两组,对称布设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左、右弧形模板上。

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侧壁上端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吊耳,两所述吊耳分别固设于模具本体的左、右弧形模板上。

所述模具本体的高度为120mm,位于模具本体模腔内的所述模具芯轴高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及使用简便。直接将配置好的材料置于模具本体内机压成砖,烘干成成品试样后便能进行抗渣性能的检验,无需进行切割、钻孔等其他繁杂工序,大大简化了抗渣试样的加工工序,不会荡起粉尘,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加工制得一块抗渣试样仅需消耗3~4公斤材料,相比与原有加工一块抗渣试样损失十几公斤的切割余料而言,大大节省了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渣试样加工模具,包括由厚度15mm的钢板制成的底板1以及开设在底板1上表面槽深5mm的圆形卡槽2,在卡槽2内活动卡放有由左、右两弧形模板扣合而成的模具本体3,模具本体3的高度一般为120mm,两弧形模板的厚度一般为20mm,为提高两弧形模板扣缝的密封性,模具本体3的左、右弧形模板扣合面为相互适配的子母扣结构,具体可设置为相互适配卡合的台阶型结构。

模具本体3的左、右弧形模板通过设置在其扣缝外侧的模板连接件固连为一体,模板连接件包括水平间隔布设的卡挡螺母6和连接螺母7,以及自卡挡螺母6内穿过并与连接螺母7螺接的连接螺栓8,卡挡螺母6、连接螺母7和连接螺栓8轴线重合,卡挡螺母6和连接螺母7分别焊固于模具本体3的左、右弧形模板上;模板连接件一共设置四组,两组设置在模具本体3的左、右弧形模板一侧扣缝上,另外两组设置在另一侧扣缝上,位于同侧的两组模板连接件分设于模具本体3的上、下部,使左、右弧形模板稳定固连,有效避免在压制抗渣试样时左、右弧形模板脱开。

在模具本体3的外侧壁靠近下端处设置有底板连接件,底板连接件包括焊固于模具本体3外壁上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耳9,以及自上而下垂直穿过连接耳9的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10的下端螺接于底板1上表面开设的内螺纹固定孔11上,为保证模具本体3和底板1连接稳固,底板连接件为两组,对称布设于模具本体3的左、右弧形模板上。

在卡槽2的槽底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卡孔4,定位卡孔4内活动卡装有上端垂直向上延伸至模具本体3模腔内的模具芯轴5,位于模具本体3模腔内的模具芯轴5高度为50mm,从而使压制的抗渣试样中部形成一个深50mm的熔渣盛放槽。

模具本体3的模腔为倒锥台结构,位于定位卡孔4上方的模具芯轴5为锥台结构,使压制的抗渣试样结构更加紧密,同时由于模具本体3的模腔为倒锥台结构,因此模具本体3的下端壁厚大于上端壁厚,若模具本体3的上端壁厚为20mm的话,则其下端壁厚在25~35mm之间,大大提高模具本体3在压模时的稳固性。

另外,为方便将模具移至压力实验机下进行压制,在模具本体3的外侧壁上端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吊耳12,两吊耳12分别固设于模具本体3的左、右弧形模板上,吊耳12能够方便起吊设备吊起并移动模具。

使用时,首先扣合左、右弧形模板,并通过模板连接件将左、右弧形模板紧密固连,形成模具本体3;然后将模具本体3卡放于底板1上表面的卡槽2内,通过底板连接件将模具本体3固定于底板1上;之后将模具芯轴5卡装于定位卡孔4内,模具芯轴5的锥台形上部位于模具本体3的模腔内;之后向模具本体3的模腔内装填抗渣试样材料(粉状物料),并在抗渣试样材料上表面放上压棒,将装填好的模具本体3移至压力实验机下进行压制成型,对压制成型后的抗渣试样脱模、烘干,便制得成品抗渣试样砖。

成品抗渣试样砖制得后便可进行抗渣性能的检验:在抗渣试样砖的熔渣盛放槽内放置侵蚀钢渣,然后放到高温炉中按规定的温度将侵蚀钢渣高温熔开化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取出抗渣试样砖,待冷却后自熔渣盛放槽的中部纵向剖开,观察熔渣盛放槽的侵蚀样貌和速率,从而判断制得的耐材成品抗侵蚀性和抗渣性能的好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