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型废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2599发布日期:2018-12-18 20:4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型废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型废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种类很多,同时由于工业生产所用的原料和工艺不同,排放出的有害气体的成分也各不相同,其成分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盐类、放射性物质等。

为了有效净化废气,首先需要检测废气的含量和成分,现在的废气检测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单个检测瓶来收集,单个检测瓶内的检测液体成分单一,操作繁琐,且废气混合反应的效果并非最佳,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型废气检测装置,能一次性检测废气中的多种有害成分,且废气与检测液体混合反应充分快速,整个装置密封性能极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型废气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下方的电机、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底座上端中心并可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的置瓶盘、固定连接在置瓶盘上端面中心的储气装置、放置在置瓶盘上端面的周向均布的多个内设检测液体的检测瓶、密封扣盖在检测瓶上端口的瓶塞、穿过瓶塞并伸入检测瓶底部的导气管、连接导气管上端和储气装置的软管,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心设有推力轴承,所述置瓶盘的下端面中心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同心的定位盘和套接盘,所述套接盘过盈配合压入推力轴承,所述置瓶盘的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轴孔,所述电机上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套入轴孔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安装在置瓶盘上端面中心的储气支座和位于储气支座顶端的储气球体,所述储气球体上周向连通均布多个分气管,所述置瓶盘的上端面周向均布多个放置检测瓶的瓶座,所述检测瓶包括位于底端的粗口部和位于粗口部上方的细口部,所述粗口部和细口部之间通过倾斜过渡部连接,粗口部与瓶座之间压接下缓冲垫,所述倾斜过渡部上贴合设有上缓冲垫并通过螺旋拧入瓶座上端内壁的缓冲垫压环压紧上缓冲垫,所述瓶塞的下端面设有供细口部上端插入的环形卡槽,环形卡槽的内缘设有与细口部上端内壁过盈配合的密封圈,环形卡槽的外缘上下间隔分布有斜向插槽和半圆形槽,所述细口部的上端外缘形成与斜向插槽相配的斜向凸头,细口部的上部外壁形成与半圆形槽相配的半圆形凸起,所述瓶塞的下部外壁设有用于压紧瓶塞的密封弹簧,所述导气管的下端设有出气孔,所述瓶塞内上下贯穿设有气管插槽,所述导气管的外壁设有过盈配合插入气管插槽的齿形凸起,导气管的上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分气管的下端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底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安装环台、底座支撑台、底座收拢台和轴承安装台,所述底座安装环台上周向均布用于固定的底座安装沉孔,底座安装环台的内缘向上竖直延伸形成底座支撑台,所述底座支撑台的上端向内水平延伸形成底座收拢台,所述底座收拢台的内缘向上竖直延伸形成轴承安装台,底座收拢台的下端面周向均布电机安装螺孔,底座收拢台的中心形成上下贯穿的中孔,所述轴承安装台的上端面内侧向下凹陷形成轴承座。

所述推力轴承包括轴圈和座圈,所述轴圈和座圈之间设有多个钢球,所述座圈的下端面贴合在轴承座的底面,座圈的外壁与轴承座的周向外壁间隙配合,所述轴圈的内壁与套接盘的外壁过盈配合,轴圈的上端面贴合定位盘的下端面。

所述电机的端面上设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贴合底座收拢台的下端面且通过电机安装螺钉穿过电机固定板并拧入电机安装螺孔进行固定。

所述置瓶盘包括圆形的盘面,所述盘面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板安装圆槽,所述支撑板安装圆槽上周向均布支撑板固定螺孔,所述盘面的上端面位于支撑板安装圆槽的外围周向均布瓶座,所述轴孔上设有连通的键槽,所述键紧配合插入键槽。

所述储气支座的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贴合设在支撑板安装圆槽上,支撑板上周向均布与支撑板固定螺孔一一对应的支撑板安装孔。

所述导气管包括直通气管和位于直通气管底部盘旋而成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直通气管的外壁靠近上端部处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位于齿形凸起的上方,通气管的外壁位于齿形凸起的下方处设有抵接盘,每个齿形凸起从上往下逐渐向外倾斜,所述瓶塞上位于气管插槽的下方设有连通气管插槽的抵接盘槽,所述导气管从下往上插入气管插槽直至抵接盘贴合在抵接盘槽内。

所述分气管的下端设有向下竖直延伸的分气管连接头,所述分气管连接头的外壁靠近下端面处设有凸筋,所述软管的上端套入分气管连接头且包覆凸筋,软管的上端外壁通过位于凸筋上方的抱箍卡紧,软管的下端套入直通气管的上端且包覆凸环,软管的下端外壁通过位于凸环下方的抱箍卡紧,所述储气球体的顶端设有连通其内部空间的通气接头。

所述缓冲垫压环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环、压接环和安装环,所述螺纹环的外壁与瓶座的上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环的下端面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压接环,所述压接环的下端面抵压上缓冲垫的上端面,所述螺纹环的上端面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高于瓶座的上端面。

所述环形卡槽的内缘设有供密封圈放入的密封槽,所述瓶塞的下部外壁设有供密封弹簧卡入的弹簧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个装有不同检测液体的检测瓶可初步判定废气的成分,并可对检测瓶内的融入废气的检测液体进行取样分析;同时采用电机带动置瓶盘旋转促进检测液体和废气充分混合反应,有效缩短试验时间,较快获取试验结果;整个装置通气和旋转过程均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瓶盘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瓶盘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塞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抱箍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底座1、底座安装环台11、底座安装沉孔12、底座支撑台13、底座收拢台14、轴承安装台15、电机安装螺孔16、轴承座17、中孔18、储气装置2、储气支座21、储气球体22、通气接头23、分气管24、分气管连接头25、凸筋26、支撑板27、支撑板安装孔28、电机3、电机固定板31、电机安装螺钉32、电机轴33、键34、置瓶盘4、盘面41、支撑板安装圆槽42、支撑板固定螺孔43、瓶座44、轴孔45、键槽46、定位盘47、套接盘48、推力轴承5、轴圈51、座圈52、钢球53、检测瓶6、粗口部61、倾斜过渡部62、细口部63、半圆形凸起64、斜向凸头65、下缓冲垫66、上缓冲垫67、螺纹环68、压接环69、安装环610、导气管7、直通气管71、抵接盘72、齿形凸起73、凸环74、弯管75、出气孔76、瓶塞8、环形卡槽81、密封槽82、斜向插槽83、半圆形槽84、弹簧槽85、气管插槽86、抵接盘槽87、密封圈88、密封弹簧89、软管9、抱箍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旋转型废气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下方的电机3、通过推力轴承5安装在底座1上端中心并可通过电机3带动旋转的置瓶盘4、固定连接在置瓶盘4上端面中心的储气装置2、放置在置瓶盘4上端面的周向均布的多个内设检测液体的检测瓶6、密封扣盖在检测瓶6上端口的瓶塞8、穿过瓶塞8并伸入检测瓶6底部的导气管7、连接导气管7上端和储气装置2的软管9,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中心设有推力轴承5,具体为:所述底座1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安装环台11、底座支撑台13、底座收拢台14和轴承安装台15,所述底座安装环台11上周向均布用于固定的底座安装沉孔12,底座安装沉孔12用于将底座1安装到工作台面上。

底座安装环台11的内缘向上竖直延伸形成底座支撑台13,通过底座支撑台13提升了整体高度,给电机3的安装留出了空间。

所述底座支撑台13的上端向内水平延伸形成底座收拢台14,所述底座收拢台14的内缘向上竖直延伸形成轴承安装台15,底座收拢台14的下端面周向均布电机安装螺孔16,所述电机3的端面上设有电机固定板31,所述电机固定板31贴合底座收拢台14的下端面且通过电机安装螺钉32穿过电机固定板31并拧入电机安装螺孔16进行固定。

底座收拢台14的中心形成上下贯穿的中孔18,电机轴33穿过中孔18。

所述轴承安装台15的上端面内侧向下凹陷形成轴承座17。

所述置瓶盘4的下端面中心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同心的定位盘47和套接盘48,所述套接盘48过盈配合压入推力轴承5,所述推力轴承5包括轴圈51和座圈52,所述轴圈51和座圈52之间设有多个钢球53(此为推力轴承5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介绍),所述座圈52的下端面贴合在轴承座17的底面,座圈52的外壁与轴承座17的周向外壁间隙配合,所述轴圈51的内壁与套接盘48的外壁过盈配合,轴圈51的上端面贴合定位盘47的下端面(这些也为现有技术的推力轴承5的安装方式)。

所述置瓶盘4的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轴孔45,所述电机3上设有电机轴33,所述电机轴33套入轴孔45并通过键34连接,所述轴孔45上设有连通的键槽46,所述键34紧配合插入键槽46,实际电机轴33上也设有与键槽46相配合的槽(键34的连接为本领域公知常识)。

所述储气装置2包括安装在置瓶盘4上端面中心的储气支座21和位于储气支座21顶端的储气球体22,所述储气球体22上周向连通均布多个分气管24,所述分气管24的下端设有向下竖直延伸的分气管连接头25,所述分气管连接头25的外壁靠近下端面处设有凸筋26。

所述置瓶盘4的上端面周向均布多个放置检测瓶6的瓶座44,所述检测瓶6包括位于底端的粗口部61和位于粗口部61上方的细口部63,所述粗口部61和细口部63之间通过倾斜过渡部62连接,粗口部61的外径大于细口部63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检测瓶6内的检测液体成分各不相同,可以是碱性液体,酸性液体等。

粗口部61与瓶座44之间压接下缓冲垫66,下缓冲垫66的截面为凵字型,下缓冲垫66使得粗口部61的底面和侧壁均得到了保护,其中下缓冲垫66的上端不超出粗口部61的上端。

所述倾斜过渡部62上贴合设有上缓冲垫67并通过螺旋拧入瓶座44上端内壁的缓冲垫压环压紧上缓冲垫67,所述缓冲垫压环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环68、压接环69和安装环610,所述螺纹环68的外壁与瓶座44的上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环68的下端面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压接环69,所述压接环69的下端面抵压上缓冲垫67的上端面,所述螺纹环68的上端面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安装环610,所述安装环610高于瓶座44的上端面。通过安装环610可以方便人手拿捏进行旋入旋出,上缓冲垫67的下端面为与倾斜过渡部62倾斜角度一致的环形斜面,这样两者贴合更加紧密,通过下缓冲垫66、上缓冲垫67配合缓冲垫压环,使得检测瓶6在周向旋转过程中不会移位,可靠性好。

所述瓶塞8的下端面设有供细口部63上端插入的环形卡槽81,环形卡槽81的内缘设有与细口部63上端内壁过盈配合的密封圈88,所述环形卡槽81的内缘设有供密封圈88放入的密封槽82,瓶塞8为软橡胶制成。

环形卡槽81的外缘上下间隔分布有斜向插槽83和半圆形槽84,所述细口部63的上端外缘形成与斜向插槽83相配的斜向凸头65,细口部63的上部外壁形成与半圆形槽84相配的半圆形凸起64,所述瓶塞8的下部外壁设有用于压紧瓶塞8的密封弹簧89,所述瓶塞8的下部外壁设有供密封弹簧89卡入的弹簧槽85。通过密封圈88、密封弹簧89、斜向凸头65配合斜向插槽83、半圆形凸起64配合半圆形槽84,保证了细口部63和瓶塞8之间的密封性能。

所述导气管7的下端设有出气孔76,所述导气管7包括直通气管71和位于直通气管71底部盘旋而成的弯管75,所述弯管75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出气孔76,弯管75延伸到靠近检测瓶6的内部底面处,通过在靠近检测瓶6的内部底面处出气,混合效果更好。

所述瓶塞8内上下贯穿设有气管插槽86,所述导气管7的外壁设有过盈配合插入气管插槽86的齿形凸起73,通气管71的外壁位于齿形凸起73的下方处设有抵接盘72,每个齿形凸起73从上往下逐渐向外倾斜,该种倾斜方式在插入时阻力小。

所述瓶塞8上位于气管插槽86的下方设有连通气管插槽86的抵接盘槽87,所述导气管7从下往上插入气管插槽86直至抵接盘72贴合在抵接盘槽87内。通过齿形凸起73配合气管插槽86、抵接盘72配合抵接盘槽87,使得导气管7和瓶塞8之间具有极佳的密封效果。安装时将导气管7从下往上插入并贯穿瓶塞8,检测瓶6事先放入装有下缓冲垫66的瓶座44,并放入上缓冲垫67后通过缓冲垫压环螺旋压紧,而后将带有导气管7的瓶塞8扣入检测瓶6。

导气管7的上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分气管24的下端之间通过软管9连接。所述直通气管71的外壁靠近上端部处设有凸环74,所述凸环74位于齿形凸起73的上方,所述软管9的上端套入分气管连接头25且包覆凸筋26,软管9的上端外壁通过位于凸筋26上方的抱箍91卡紧,软管9的下端套入直通气管71的上端且包覆凸环74,软管9的下端外壁通过位于凸环74下方的抱箍91卡紧,通过抱箍91实现了软管9上下端处的密封。

所述储气球体22的顶端设有连通其内部空间的通气接头23。通过通气接头23可以将外部的气体导入储气球体22,气体导入后可以在通气接头23上使用塞子等进行密闭。

所述置瓶盘4包括圆形的盘面41,所述盘面41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支撑板安装圆槽42,所述支撑板安装圆槽42上周向均布支撑板固定螺孔43,所述盘面41的上端面位于支撑板安装圆槽42的外围周向均布瓶座44。

所述储气支座21的下端设有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贴合设在支撑板安装圆槽42上,支撑板27上周向均布与支撑板固定螺孔43一一对应的支撑板安装孔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通气接头23上连接管路并通入待检测气体,待观察到检测瓶6内的检测液体内产生气泡时,代表气体已通入,拔掉外部的管路并封堵住通气接头23,此时可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置瓶盘4旋转,使得检测瓶6内的检测液体与废气充分混合反应,促进反应加速,缩短反应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