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851发布日期:2019-01-15 23:32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壁挂式电能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能表一般包括电能计量模块、电源模块、微处理器、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网接入的单相交流电线连接,电能计量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使用的单相交流电线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电能计量模块、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连接,用于处理系统内部数据。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连接,为他们提供工作电源。现有技术中的电能表存在以下缺陷:安装时需要带上专用的工具箱,给安装人员带来较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电能表,该电能表安装时无需随身携带专用工具箱就可安装,且安装结构牢固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式电能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中的电能表组件,壳体背面安装有壁挂组件,其特征在于:壁挂组件包括U型架,U型架的开口端与壳体背面固定连接,U型架两边侧壁设有可阻止电能表上下移位的限位肩部,该限位肩部与U型架之间形成夹角,U型架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可阻止电能表朝前后方向移位的限位块,底座上至少设有2个限位块,且2个限位块前后两侧设置,2个限位块的连线与U型架底部所在平面呈垂直关系,底座上设有可供限位块回缩的通道,通道中设有与限位块抵接的弹簧。上述结构中,电能表壳体通过U型架形成壁挂安装结构,该U型架的两边侧壁通过具有挠性的限位肩部对安装后的上下位置进行限定,而U型架的底部则通过可回缩的限位块对壁挂安装结构的前后方向进行限定,安装时只需将U型架进行安装即可,通过挠性的限位肩部和限位块实现定位作用,无需专用工具箱就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具有外折的沿边,该沿边与壳体背面形成螺钉固定连接或形成嵌设固定配合。该U型架可以通过螺钉固定方式安装于壳体背面,也可以在壳体背面设置挂槽,挂槽上端采用封口挡壁限位,将U型架左右侧壁滑入挂槽中使得电能表挂于U型架开口端的沿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侧壁贴合有限位片,限位片的上部下折形成承托片,限位片的下部上折翘起形成具有饶性的所述限位肩部,限位肩部经中间缺口形成两片式结构。限位片与U型架侧壁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承托片的设置对于U型架开口端的沿边有分担重量的作用,限位肩部的缺口呈V型,该缺口设置对于限位肩部的挠性性能有所增强。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肩部自由端沿朝限位片方向弯折形成挡边。当U型架放入墙壁上的安装容腔时,限位肩部会受到安装容腔侧壁的挤压,难免会对侧壁有刮擦磨损,造成粉末颗粒的掉落,该挡边的设置可以起到减小这种刮擦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两边侧壁的内侧经弧形结构的加强筋连接,该加强筋的两端与U型架两边侧壁内侧上部固定连接,加强筋凸弧段抵接于U型架底面内侧。加强筋的结构对于U型架的两侧壁有外撑作用,加强筋两端以及其凸弧段的三点抵接形成三角支撑,该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底面内侧设有长槽结构,所述加强筋凸弧段的局部嵌设于该长槽结构中。长槽与加强筋配合对加强筋有定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侧壁与底面之间的折角位置设有三角形座,三角形座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抵接于U型架侧壁和U型架底面上。三角形座增强侧壁与底面间的连接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后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U型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壳体1、U型架2、侧壁21、底面22、长槽结构221、沿边23、加强筋3、三角形座4、底座5、限位块51、定位螺钉52、卡勾结构53、限位片6、承托片61、限位肩部62、缺口621、挡边62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是壁挂式电能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中的电能表组件,壳体1背面安装有壁挂组件,壁挂组件包括U型架2,U型架2两边侧壁21的内侧经弧形结构的加强筋3连接,该加强筋3的两端与U型架2两边侧壁21内侧上部固定连接,加强筋3凸弧段抵接于U型架2底面22内侧。U型架2底面22内侧设有长槽结构221,加强筋3凸弧段的局部嵌设于该长槽结构221中。U型架2侧壁21与底面22之间的折角位置设有三角形座4,三角形座4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抵接于U型架2侧壁21和U型架2底面22上。

上述U型架2的开口端与壳体1背面固定连接,U型架2两边侧壁21设有可阻止电能表上下移位的限位肩部62,该限位肩部62与U型架2之间形成夹角,U型架2底部设有底座5,底座5与U型架2底部之间可以通过定位螺钉52锁死,也可以通过卡勾结构53将底座5两端勾住的方式进行固定,底座5上安装有可阻止电能表朝前后方向移位的限位块51,底座5上至少设有2个限位块51,且2个限位块51前后两侧设置,2个限位块51的连线与U型架2底部所在平面呈垂直关系,底座5上设有可供限位块51回缩的通道,通道中设有与限位块51抵接的弹簧(该回缩的通道以及弹簧结构均为常规技术手段,故此附图中未再展示),墙壁上设置的安装容腔需具有与限位肩部62以及限位块51对应的定位槽,U型架2滑入安装容腔时,因限位肩部62的挠性可发生变形然后进入,限位块51因弹簧结构可发生回缩后沿着安装容腔内壁滑入,滑入到位时,限位肩部62以及限位块51均复原与各自的定位槽形成定位配合。本文中的前后端是指图1的主视图为前端,图2的后视图为后端,上下方向则为图1或图2中的上下位置。

上述壳体1背面与U型架2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直接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槽扣合方式固定,U型架2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具有外折的沿边23,该沿边23可以设置螺孔与螺钉配合,也可通过嵌设入壳体1背面的卡槽中形成固定配合,可多种方式进行固定(该结构均为常规技术手段,故此附图中未再展示)。

U型架2侧壁21焊接有限位片6,限位片6的上部下折形成承托片61,限位片6的下部上折翘起形成具有饶性的限位肩部62,限位肩部62经中间缺口621形成两片式结构。该缺口621为V型结构,限位肩部62自由端沿朝限位片6方向弯折形成挡边62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