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热平衡试验风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3652发布日期:2019-03-02 02:5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整车热平衡试验风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热平衡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整车热平衡试验风机装置。



背景技术:

进行整车热平衡台架试验,需要模拟整车行驶过程的迎面风,因此需要在整车前面设置跟随风机,进行迎面风的模拟,保证热平衡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主要有:1、使用多个风机组成风墙模拟迎面风。吹风均匀,但是建设和使用成本高。2、使用单个风机直接对着整车前脸进行吹风,模拟迎面风。吹风不均匀,对不同大小的整车适应性差,试验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模拟迎面风、吹风均匀、建设和使用成本低的整车热平衡试验风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整车热平衡试验风机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进风导风罩,另一端设有可提高送风均匀性的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的一侧设有可折叠或伸展以改变送风面积的出风导风罩。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出风导风罩包括多个规格尺寸自所述出风格栅的一侧向外依次增大的框架和安装于所述框架上的防风件。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的框架之间设有交叉折叠机构。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的框架底部均设有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风格栅上设有多个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风导风罩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结构,所述进风导风罩的较小一端与所述的风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风机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安装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1、通过设置出风格栅和出风导风罩配合,能有效模拟迎面风,保证吹风均匀,避免整车迎风面空气流场不均匀,并且,只需一台风机,整体建设和使用成本低;

2、通过移动框架的位置使出风导风罩折叠或伸展,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送风截面积,实现与不同大小的整车迎风面的配合,适用性强;

3、风导风罩底部设置活动轮可以方便移动框架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

4、出风格栅上设置多个出风口可以提高风机送风空气流场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出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风机、2-进风导风罩、3-出风格栅、4-出风导风罩、5-框架、6-防风件、7-交叉折叠机构、8-活动轮、9-出风口、10-安装座、11-整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3,一种整车热平衡试验风机装置,包括风机1,风机1的一端设有进风导风罩2,另一端设有可提高送风均匀性的出风格栅3,出风格栅3与风机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出风格栅3的一侧设有可折叠或伸展以改变送风面积的出风导风罩4,进风导风罩2延长了风机1的进风口与出风导风罩4出口的距离,可以有效避免风机1进风对热平衡台架内的空气流动造成干扰,进风导风罩2与风机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出风导风罩4包括多个规格尺寸自出风格栅3的一侧向外依次增大的框架5和安装于框架5上的防风件6,框架5的底边和侧边依次增大,其中,尺寸最小的框架5与出风格栅3连接,框架5与出风格栅3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防风件6可以是帆布或塑料膜,可以轻易折叠,防风件6与框架5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胶水粘接,通过移动框架5的位置使出风导风罩4折叠或伸展,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送风截面积,实现与不同大小的整车迎风面的配合,适用性强;通过设置出风格栅3和出风导风罩4配合,能有效模拟迎面风,保证吹风均匀,避免整车迎风面空气流场不均匀,并且,只需一台风机,整体建设和使用成本低。

相邻两个框架5之间设有交叉折叠机构7,每两个框架5之间可以单独折叠或展开,交叉折叠机构7由连接杆交叉铰接而成,每个框架5与连接杆之间通过活动圆柱销连接,交叉折叠机构7在对出风导风罩4折叠或伸展时起到导向和联动作用,操作方便;框架5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把手,方便双手在移动框架5时使力;每个框架5底部设有活动轮8,可以方便移动框架5的位置,降低劳动强度。

出风格栅3上设有多个出风口9,可以提高风机1送风空气流场的均匀性;进风导风罩2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结构,进风导风罩2的较小一端与风机1相连,方便于空气进入风机1内;风机1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安装座10,风机1与安装座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座10底部设有调节螺栓,可以方便对风机1进行安装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的连接如图4所示,调节框架5的位置,使出风导风罩4的出风口部分面积与整车11的迎风面面积相当即可,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