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内径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170发布日期:2019-05-17 20:1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内径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径检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内径检测机。



背景技术:

内径检测机顾名思义是用来检测一些轴部件的内径,以确保这些零部件后期的使用效率,市场上的内径检测机虽然种类很多,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不能很好的对轴部件进行固定,对内径的检测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遇到一些长度较高的轴时,不便于对检测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检测机的适用范围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检测后的部件摆放不方便,因而降低了检测机的使用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内径检测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内径检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检测机不能很好的对轴部件进行固定,对内径的检测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遇到一些长度较高的轴时,不便于对检测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检测机的适用范围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检测后的部件摆放不方便,因而降低了检测机的使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内径检测机,包括操作台、安装块、套杆和检测架,所述操作台的左上方安装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并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通过连接弹簧与放置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上方均固定有拨杆,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卡块与弹片相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左侧设置有放置槽,且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丝杆,并且丝杆的外壁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蜗杆,且蜗杆贯穿安装块和立柱与摇杆相连接,所述套杆的内侧设置有丝杆,且套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通过凹槽与立柱相连接,所述检测架的右端安装有套杆,且检测架的底部连接有检测头,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安装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为圆弧状,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通过连接弹簧与放置槽的内壁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为圆弧状,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通过连接弹簧与放置槽的内壁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结构与连接块的结构相同,且卡块与弹片为一体结构,并且卡块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杆与检测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套杆与丝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操作台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且隔板的深度等于操作台内部的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内径检测机,

(1)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通过连接弹簧与放置槽内壁构成伸缩结构,这样在放置轴部件时,可以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内壁与轴部件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轴部件放置的稳定性;

(2)检测架的右端设置有套杆,且套杆与丝杆为螺纹连接,这样丝杆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套杆与检测架一起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对检测头的高度进行了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轴部件进行检测;

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操作台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当轴部件检测结束后,可以将轴部件放在隔板上,减小对操作台上空间的占用,从而减少该操作台上出现杂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片与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槽内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放置槽;3、第一夹块;4、第二夹块;5、连接弹簧;6、拨杆;7、弹片;8、卡块;9、安装块;10、丝杆;11、蜗轮;12、蜗杆;13、摇杆;14、套杆;15、连接块;16、凹槽;17、立柱;18、检测架;19、检测头;2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内径检测机,包括操作台1、放置槽2、第一夹块3、第二夹块4、连接弹簧5、拨杆6、弹片7、卡块8、安装块9、丝杆10、蜗轮11、蜗杆12、摇杆13、套杆14、连接块15、凹槽16、立柱17、检测架18、检测头19和隔板20,操作台1的左上方安装有放置槽2,且放置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并且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均通过连接弹簧5与放置槽2的内壁相连接,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的上方均固定有拨杆6,且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卡块8与弹片7相连接,安装块9的左侧设置有放置槽2,且安装块9的内部设置有丝杆10,并且丝杆10的外壁固定有蜗轮11,蜗轮11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蜗杆12,且蜗杆12贯穿安装块9和立柱17与摇杆13相连接,套杆14的内侧设置有丝杆10,且套杆1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15,并且连接块15通过凹槽16与立柱17相连接,检测架18的右端安装有套杆14,且检测架18的底部连接有检测头19,操作台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20。

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均为圆弧状,且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均通过连接弹簧5与放置槽2的内壁构成伸缩结构。

拨杆6与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均为一体结构,且拨杆6的最高端与放置槽2的最高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卡块8的结构与连接块15的结构相同,且卡块8与弹片7为一体结构,并且卡块8与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套杆14与检测架1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套杆14与丝杆10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隔板20与操作台1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且隔板20的深度等于操作台1内部的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内径检测机,

(1)放置槽2内设置有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且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均通过连接弹簧5与放置槽2内壁构成伸缩结构,这样在放置轴部件时,可以使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的内壁与轴部件贴合的更加紧密,保证轴部件放置的稳定性;

(2)检测架的右端设置有套杆14,且套杆14与丝杆10为螺纹连接,这样丝杆10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套杆14与检测架18一起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对检测头19的高度进行了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轴部件进行检测;

设置有隔板20,且隔板20与操作台1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当轴部件检测结束后,可以将轴部件放在隔板20上,减小对操作台1上空间的占用,从而减少该操作台1上出现杂乱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