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1153发布日期:2019-03-30 08:3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管悬挂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



背景技术:

油管悬挂器是水下采油树中必不可少的零件,位于采油树内,功能是用于悬挂油管柱,并与采油树本体密封形成环空和生产通道,同时也为井下控制提供(液压和电)接口和通道;故油管悬挂器对于水下采油树是否能够顺利生产至关重要,故很有必要对与下放至水下井口安装的油管悬挂器进行测试检查,以确保下放前油管悬挂器的正常可靠。

目前,公开(公告)号为CN106353085B的专利即公开了“一种深水油管悬挂器陆上装卸测试工具”,该“一种深水油管悬挂器陆上装卸测试工具”,包括主轴,主轴上设有锁紧机构和测试机构;主轴包括细轴,细轴的下端连接同轴心的宽轴;锁紧机构包括止推板、驱动环和锁紧环;止推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宽轴与细轴连接处的端面上;止推板上设有若干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推杆;驱动环套接在宽轴的外部;驱动环的上端面抵住螺栓推杆的下端面;锁紧环套接在宽轴上并设置在驱动环的下端;在锁紧环下方的宽轴上设有凸起的肩台;测试机构包括设置在细轴上端的钻杆或吊耳连接螺孔,和贯穿主轴的生产孔测试通道;在宽轴内还设有环空孔测试通道;环空孔测试通道与设置在止推板上的快速接头连通。

上述“一种深水油管悬挂器陆上装卸测试工具”在使用时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

其方案中止推板固定在宽轴与细轴连接处的端面上,并采用在止推板上的螺纹孔中旋接的螺栓推杆来推顶驱动环来使得锁紧环胀开,从而实现测试工具与油管悬挂器之间的锁紧,可见,锁紧操作是较为方便的。

但是,该方案会使得锁紧环的解锁过程却操作起来较为不便,具体为:解锁过程:即使在将止推板中螺纹孔内的螺栓推杆逆向旋转并使得螺栓推杆下端从驱动环上脱离,驱动环也会在自身重力、以及锁紧环弹力压紧的作用下保持原位静止,故只有再采用其它工具来对驱动环施加向上的力并使得驱动环下端脱离锁紧环后才能够解锁,故解锁过程操作较为繁琐不便,进而影响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效率。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合理,能够简化解锁操作,帮助提升解锁效率以及操作测试效率的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能够简化解锁操作,帮助提升解锁效率以及操作测试效率的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整体呈阶梯柱状且由上往下为外直径依次变大的悬挂连接段、锁紧段和着陆段;其中,所述悬挂连接段的外侧带有连接用螺纹,所述锁紧段由上往下依次套接有止推环、驱动环和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外侧具有锁紧齿,且锁紧环用于在驱动环推顶并胀开后将锁紧齿卡接至油管悬挂器上对应的锁紧用凹槽内实现锁紧;所述着陆段的外侧面与油管悬挂器上对应的着陆用内侧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还包括在锁紧段和着陆段内部贯通设置的操作测试用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段的顶部外侧内凹形成有驱动用圆柱,所述驱动用圆柱的下端紧邻有一个限位端面;所述止推环的结构为滑动套接在所述驱动用圆柱上的法兰盘,该法兰盘上在直径小于等于限位端面的外直径的部分贯穿并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限位端面具有与法兰盘上各个螺纹一一对应设置的螺纹连接孔;所述法兰盘上在直径大于限位端面的外直径的部分贯穿并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且所述驱动环的上端面具有法兰连接边,该法兰连接边上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正对的螺纹孔;所述法兰盘上的各个螺纹孔和通孔内插设有螺钉,且位于通孔内的螺钉的螺柱能够与驱动环上的螺纹孔螺纹相连。

实施时,所述着陆段的外侧面设有供O形密封圈套入的环形槽。这样即能够有效提升着陆段着陆后以及测试时的密封性。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合理,易于生产。

2、操作简便,能够帮助提升解锁效率以及操作测试效率。具体为:

因为具有以上区别技术特征。所以,在需要锁紧时:在法兰盘与驱动环的法兰连接边之间设置顶块(该顶块可为螺钉),随后,将法兰盘上各个螺纹孔内的螺钉向下拧入至限位端面的螺纹孔内,从而使得法兰盘驱动顶块来将驱动环顶下去,从而使得锁紧环胀开并能够锁紧。在需要解锁时:只需要顺时针旋转法兰盘各个通孔内的螺钉,依靠该螺钉与驱动环上的螺纹孔之间的螺纹配合来提升驱动环,并使得锁紧环能够缩回并解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

100悬挂连接段;

200锁紧段:201法兰盘(2011螺纹孔,2012通孔),202驱动环(2021法兰连接边),203锁紧环,204驱动用圆柱,205限位端面,206固定环;

300着陆段:301导向槽;

400下生产插头:401旋转用插槽;

500限位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整体呈阶梯柱状且由上往下为外直径依次变大的悬挂连接段、锁紧段和着陆段;其中,所述悬挂连接段的外侧带有连接用螺纹,所述锁紧段由上往下依次套接有止推环、驱动环和锁紧环,所述锁紧环的外侧具有锁紧齿,且锁紧环用于在驱动环推顶并胀开后将锁紧齿卡接至油管悬挂器上对应的锁紧用凹槽内实现锁紧;所述着陆段的外侧面与油管悬挂器上对应的着陆用内侧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还包括在锁紧段和着陆段内部贯通设置的操作测试用接口;

所述锁紧段的顶部外侧内凹形成有驱动用圆柱,所述驱动用圆柱的下端紧邻有一个限位端面;所述止推环的结构为滑动套接在所述驱动用圆柱上的法兰盘,该法兰盘上在直径小于等于限位端面的外直径的部分贯穿并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限位端面具有与法兰盘上各个螺纹一一对应设置的螺纹连接孔;所述法兰盘上在直径大于限位端面的外直径的部分贯穿并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且所述驱动环的上端面具有法兰连接边,该法兰连接边上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正对的螺纹孔;所述法兰盘上的各个螺纹孔和通孔内插设有螺钉,且位于通孔内的螺钉的螺柱能够与驱动环上的螺纹孔螺纹相连。

实施时,所述着陆段的外侧面设有供O形密封圈套入的环形槽。这样即能够有效提升着陆段着陆后以及测试时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通孔。

这样一来,即能够有效节省用料和降低主体的重量。

其中,所述着陆段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下凸设置有下生产插头,所述下生产插头用于插接在油管悬挂器的生产通道内,且所述下生产插头的外侧面能够与油管悬挂器的生产通道的内侧面滑动配合相连。

实施时,在下生产插头的外侧面设有供O形密封圈套入的环形槽。

上述下生产插头的设置,能够在锁紧过程中,先行进入油管悬挂器的生产通道内起到导向与防撞的作用,确保操作测试工具与油管悬挂器同轴线,有效保证操作测试工具安装的快捷度与精准度。

其中,所述下生产插头整体为圆筒状且上段外侧面上设有螺纹,所述主体内部通孔的下段内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下生产插头的上段通过该螺纹固定在所述内部通孔的下段内侧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使得下生产插头整体更为轻盈与节省材料的同时,也更便于提升下生产插 头与主体之间的装配速度。

其中,所述下生产插头的下端面凹陷沿径向贯穿的旋转用插槽,且所述旋转用插槽为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

采用上述方案后,即可便捷地采用一端可插入旋转用插槽内的扳手来快速旋转下生产插头,提高下生产插头的拆装速度。

其中,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还包括驱动环导向结构,所述驱动环导向结构包括条形导向孔和限位销钉;所述驱动环的下段表面设置所述条形导向孔,且所述条形导向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驱动环的轴向一致;所述限位销钉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条形导向孔正对的所述锁紧段外侧面上的螺纹孔内。

实施时,优选条形导向孔为在驱动环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采用上述驱动环导向结构后,可通过限位销钉与驱动环上条形导向孔相配合的结构来形成更好的导向移动,确保驱动环往复移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其中,用于油管悬挂器的操作测试工具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整体呈套接在驱动环外部且下端面与所述锁紧环的上端面接触相连,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供所述销钉贯穿并限位的穿孔。

上述固定环的设置,是一种结构最简且易于装配的锁紧环限位结构,固定环能够对锁紧环形成限位,避免锁紧环沿主体轴向移动,确保锁紧环锁紧后提升油管悬挂器时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着陆段的外侧面沿径向内凹形成有导向槽。

上述导向槽的设置,能够与油管悬挂器上对应设置的导向块相配合来实现圆周方向的准确对准,从而最终确保操作测试用接口与油管悬挂器上的各个对应的接口之间准确对准。

其中,所述操作测试用接口包括电接头接口(见图1和图2中“ELE”接口)、环空测试接口(见图1和图2中“AAV”接口)和功能测试接口。

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操作测试用接口与油管悬挂器上的接口一一对应。其中,功能测试接口可具体包括(见图1和图2中):“AAV控制回油”接口1、“AAV开启控制”接口2、“井内化学剂注入1”接口3、“井下安全阀 1”接口4、“井下安全阀 2”接口5、“TH密封测试”接口6、“智能油井管线1”接口7、“智能油井管线2”接口8和“井内化学剂注入2”接口9。

其中,所述电接头接口、环空测试接口和功能测试接口为在圆周方向间隔布置。

这样一来,即能够充分利用锁紧段和着陆段的内部和端面空间,提升产品结构的紧凑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