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缝检测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877发布日期:2019-11-15 21:0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缝检测端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缝检测端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焊缝检测装置中,有一部分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也较低,但是检测精度十分受限,使用起来也非常不方便。还有一部分检测精度比较高,且使用起来比较快捷方便,但是其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缝检测端头,其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快捷,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焊缝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整个检测装置的复杂度,降低了生产难度,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焊缝检测端头,其包括:基板、支柱、横梁、连杆、摄像头、激光笔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两组检测头。检测头包括滑轨、滑块和探头。支柱为4根,4根支柱分设于基板的四角。横梁为2根,2根横梁平行设置并分设于基板的相对两端,横梁连接于两根支柱之间。连杆为多根,多根连杆平行间隔设置且均连接于两根横梁之间。每根连杆均连接有检测组件,每个检测组件的两组检测头均沿连杆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检测组件沿垂直于连杆的方向呈直线阵列排布。滑块可滑动地配合于滑轨,滑块固定连接于连杆,滑轨垂直于基板设置,探头连接于滑轨的远离基板一端的端部,滑轨的靠近基板一端同滑块之间连接有拉簧。每个检测组件的两组探头均朝向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并朝二者之间延伸。横梁的两端均设有滚轮,滚轮位于横梁的远离基板一侧,滚轮的转动轴心线均平行于连杆。摄像头和激光笔均设于基板并朝向探头设置。

进一步地,沿连杆的轴向,每个检测组件的两组检测头之间的间距相等并取二者之间最短连线的中点为预设点,多个检测组件的预设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且直线垂直于连杆。摄像头和激光笔二者的轴心线均垂直于直线并同直线相交。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为3组。

进一步地,焊缝检测端头还设置有水箱和水泵,水泵的出水口由输水管连接至探头以对探头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滑轨的端部具有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根延伸臂,探头有阻尼地铰接于两根延伸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缝检测端头对焊缝进行检测时,将滚轮与待检测钢管的表面相贴合,并使待检测钢管的轴心线同滚轮的转动轴心线保持平行,此时,探头会同待检测钢管的表面相贴合,且探头会被待检测钢管朝靠近基板的一侧推动。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探头始终保持与待检测钢管表面贴合。

由于摄像头和激光笔均设于基板并朝向探头设置,通过摄像头观察由激光笔发生出的激光在待检测钢管上的具体位置,可以对整个焊缝检测端头相对于钢管的位置进行修正和调整。控制焊缝检测端头沿待检测钢管的轴向移动,使由激光笔发生出的激光照射与待检测钢管的焊缝上,即可保证探头贴合于待检测钢管的焊缝。由于检测组件在沿垂直于连杆的方向上呈直线阵列排布,检测组件沿待检测钢管的轴向在焊缝上均匀分布,实现多检测点综合取样检测,使得对焊缝的监测采样点更加可靠,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当检测开始后,沿待检测钢管的周向将其进行转动,在滚轮的疏导作用下,待检测钢管相对于探头顺利转动,于是探头就能够顺利地对整个焊缝进行全面检测。当待检测钢管无法被转动时,也可以控制焊缝检测端头贴合待检测钢管的表面沿待检测钢管的周向转动来完成对整个焊缝的检测。

通过以上操作,能够快速地对整个焊缝完成检测,配合摄像头还能够对整个焊缝的外部完整度进行直接观察,有助于对重点检测部位进行确认,以利用焊缝检测端头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头的设置方式有助于提高探头同待检测钢管之间的贴合紧密度,便于探头顺利地贴合于待检测钢管的表面,且保证在待检测钢管转动过程中探头与待检测钢管之间仍然能够保持有效贴合。这大大提高了检测过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保持检测数据的连续性,便于得出焊缝的360°情况分布图,从而对整个焊接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和控制。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缝检测端头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快捷,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焊缝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整个检测装置的复杂度,降低了生产难度,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缝检测端头的示意图。

图标:1000-焊缝检测端头;100-基板;110-支柱;120-横梁;130-连杆;200-摄像头;300-激光笔;410-滑轨;411-延伸臂;420-滑块;430-探头;50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焊缝检测端头1000。焊缝检测端头1000包括:基板100、支柱110、横梁120、连杆130、摄像头200、激光笔300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两组检测头。检测头包括滑轨410、滑块420和探头430。

支柱110为4根,4根支柱110分设于基板100的四角。横梁120为2根,2根横梁120平行设置并分设于基板100的相对两端,横梁120连接于两根支柱110之间。连杆130为多根,多根连杆130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且均连接于两根横梁120之间。

每根连杆130均连接有检测组件,每个检测组件的两组检测头均沿连杆130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检测组件沿垂直于连杆130的方向呈直线阵列排布。

滑块420可滑动地配合于滑轨410,滑块420固定连接于连杆130,滑轨410垂直于基板100设置,探头430连接于滑轨410的远离基板100一端的端部,滑轨410的靠近基板100一端同滑块420之间连接有拉簧(图中未示出)。每个检测组件的两组探头430均朝向远离基板100的一侧设置并朝二者之间延伸。

横梁120的两端均设有滚轮500,滚轮500位于横梁120的远离基板100一侧,滚轮500的转动轴心线均平行于连杆130。摄像头200和激光笔300均设于基板100并朝向探头430设置。

利用焊缝检测端头1000对焊缝进行检测时,将滚轮500与待检测钢管的表面相贴合,并使待检测钢管的轴心线同滚轮500的转动轴心线保持平行,此时,探头430会同待检测钢管的表面相贴合,且探头430会被待检测钢管朝靠近基板100的一侧推动。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探头430始终保持与待检测钢管表面贴合。

由于摄像头200和激光笔300均设于基板100并朝向探头430设置,通过摄像头200观察由激光笔300发生出的激光在待检测钢管上的具体位置,可以对整个焊缝检测端头1000相对于钢管的位置进行修正和调整。控制焊缝检测端头1000沿待检测钢管的轴向移动,使由激光笔300发生出的激光照射与待检测钢管的焊缝上,即可保证探头430贴合于待检测钢管的焊缝。由于检测组件在沿垂直于连杆130的方向上呈直线阵列排布,检测组件沿待检测钢管的轴向在焊缝上均匀分布,实现多检测点综合取样检测,使得对焊缝的监测采样点更加可靠,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当检测开始后,沿待检测钢管的周向将其进行转动,在滚轮500的疏导作用下,待检测钢管相对于探头430顺利转动,于是探头430就能够顺利地对整个焊缝进行全面检测。当待检测钢管无法被转动时,也可以控制焊缝检测端头1000贴合待检测钢管的表面沿待检测钢管的周向转动来完成对整个焊缝的检测。

通过以上操作,能够快速地对整个焊缝完成检测,配合摄像头200还能够对整个焊缝的外部完整度进行直接观察,有助于对重点检测部位进行确认,以利用焊缝检测端头1000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头的设置方式有助于提高探头430同待检测钢管之间的贴合紧密度,便于探头430顺利地贴合于待检测钢管的表面,且保证在待检测钢管转动过程中探头430与待检测钢管之间仍然能够保持有效贴合。这大大提高了检测过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保持检测数据的连续性,便于得出焊缝的360°情况分布图,从而对整个焊接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和控制。

总体而言,焊缝检测端头1000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快捷,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焊缝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整个检测装置的复杂度,降低了生产难度,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进一步地,沿连杆130的轴向,每个检测组件的两组检测头之间的间距相等并取二者之间最短连线的中点为预设点,多个检测组件的预设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且直线垂直于连杆130。摄像头200和激光笔300二者的轴心线均垂直于直线并同直线相交。通过该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摄像头200和激光笔300对于调节探头430位置的精确度,提高检测准确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为3组。

进一步地,焊缝检测端头1000还设置有水箱和水泵(图中未示出),水泵的出水口由输水管连接至探头430以对探头430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滑轨410的端部具有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根延伸臂411,探头430有阻尼地铰接于两根延伸臂411之间。通过该设计,能够通过调节探头430相对于滑轨410的安装角度,来使探头430适应不同外径的待检测钢管,确保在对不同外径的待检测钢管进行检测时,探头430都能够与焊缝进行有效贴合,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度。通过将探头430有阻尼地铰接于两根延伸臂411之间,不仅能够实现对探头430安装角度的灵活调节,还能够保证在对探头430调节完毕后,探头430能够稳定地维持相应的安装角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综上所述,焊缝检测端头1000测量精度高,测量方便快捷,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焊缝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整个检测装置的复杂度,降低了生产难度,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