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4338发布日期:2019-06-12 00:1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几乎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汽车的安全性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保证汽车座椅满足国家标准,必须经过疲劳检测,但是现有技术均是对汽车座椅的载荷进行检测,但是对于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疲劳检测没有,即对角度调节器的扭力簧的耐久力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汽车配件厂家通过第三方检测,增加了成本,同时现有的检测设备结构复杂,非专业人员不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实现了对扭力簧的疲劳检测,检测便捷,操作简单易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座、测试机构以及控制柜,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控制柜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用于拉动汽车座椅靠背的推拉单元和推动角度调节器的推动单元,所述推拉单元包括固定柱、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的伸缩气缸以及用于连接汽车座椅靠背和所述伸缩气缸的拉链,所述拉链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所述拉链另一端与所述汽车座椅靠背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单元为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设置于角度调节器把手下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和压紧机构固定汽车座椅,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顶块和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伸缩端与所述顶块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拉链一端通过U型连接件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所述拉链另一端通过固定箍与所述汽车座椅靠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箍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伸缩气缸一侧插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U型连接件通过L型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链上固定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柜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气缸顶端还设置有矩形限位框。

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推动气缸推动调节器把手,同时伸缩气缸带动汽车座椅靠背移动,进行汽车座椅靠背全角度的变换,最终回到初始位置,再次推动调节器把手,移动汽车座椅靠背,如此往复,实现了对扭力簧的疲劳检测,设备成本低,检测便捷,操作简单易行。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推动气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工作台;2、控制柜;3、固定座;31、压紧气缸;32、顶块;33、螺栓;4、汽车座椅;41、角度调节器;42、调节器把手;5、推动气缸;51、矩形限位框;6、拉链;61、固定箍;62、U型连接件;63、L型连接件;7、拉力传感器;8、伸缩气缸;81、拉杆;9、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推动气缸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1、固定座3、测试机构以及控制柜2。固定座3和控制柜2固定于工作台1上,固定座3通过螺栓33和压紧机构固定汽车座椅4。压紧机构包括顶块32和压紧气缸31,压紧气缸31伸缩端与顶块32相对设置,汽车座椅4固定可靠。测试机构包括用于拉动汽车座椅4靠背的推拉单元和推动角度调节器41的推动单元,推拉单元包括固定柱9、固定于固定柱9上的伸缩气缸8以及用于连接汽车座椅4靠背和伸缩气缸8的拉链6,拉链6一端与伸缩气缸8的伸缩端铰接,拉链6另一端与汽车座椅4靠背固定连接,拉链6一端通过U型连接件62与伸缩气缸8的伸缩端铰接,拉链6另一端通过固定箍61与汽车座椅4靠背固定连接,固定箍61通过螺栓固定。伸缩气缸8一侧插设有拉杆81,拉杆81一端与U型连接件62通过L型连接件63相连接,防止形成死点位置,使得U型连接件62与伸缩气缸8可以实现无死点转动连接。拉链6上固定有拉力传感器7,拉力传感器7通过导线与控制柜2相连接,将拉力数据传输到控制柜2内。推动单元为推动气缸5,推动气缸5设置于角度调节器41把手下方。推动气缸5顶端还设置有矩形限位框51,在调节器把手51弹出打伤工作人员。

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汽车座椅疲劳测试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推动气缸5推动调节器把手42,同时伸缩气缸8带动汽车座椅4靠背移动,进行汽车座椅靠4背全角度的变换,最终回到初始位置,再次推动调节器把手42,移动汽车座椅4靠背,如此往复,实现了对扭力簧的疲劳检测,设备成本低,检测便捷,操作简单易行。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