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7204发布日期:2019-08-16 22:33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家用电器,汽车充电等领域。而无线充电需要有发射线圈和受电线圈,这些线圈多采用自粘型多股利兹铜线等漆包线,其特点是股数多,线径小在通过绕线机绕制时由于其自身的曲张力作用往往较难定型,不利于后期生产,加工,使用;现有解决多股漆包线定型的技术是通过电源对其通电,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线圈温度来判断是否已经烧结成功,其缺点是在线圈加热时由于需要机械装置紧固线圈同时进行烧结,如果采用温度传感器是无法直接测量出线圈本体温度,所以也无法进行烧结判断,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包括程控电源、线圈烧结测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工控机,所述程控电源连接有电源输出线和通讯线1,线圈烧结测控模块通过通讯线1与程控电源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线连接有自粘型漆包线圈,自粘型漆包线圈与温度传感器相适配,所述工控机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连接有同一个通讯线2。

优选的,所述自粘型漆包线圈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连接有同一个线圈电压采样线。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连接有同一个温度传感器采样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自粘型漆包线圈多采用铜线或铝线材质,其存在一定电阻Rn,若通过一定电流In,就会消耗功率而发热,使线圈温度达到自粘型漆包线外表粘连剂熔点,使其溶解并粘连,金属铜线或铝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电阻温度系数k近似恒定,所以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

Rh=Rc*(1+k(T2-T1))公式1

根据公式1可得到:

T2=(Rh-Rc)÷Rc×k+T1公式2

式中参数说明:

T2:加热后温度

T1:加热前温度

Rh:T2时电阻值

Rc:T1时电阻值

k:铜线或铝线温度系数(常量)

线圈烧结需要控制加热后温度T2达到粘连剂熔点温度,若要控制其温度需要得到Rh,Rc,T1以及k四个参数通过程控电源提供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流输出,线圈烧结测控模块采集线圈电压,电流信号以及提供其他电气连接及逻辑控制信号,也可通过该模块实现多通道烧结,温度传感器提供未烧结时线圈温度值T1,工控机负责设定烧结方式采用恒压方式或恒流方式烧结,设定线圈参数,烧结判断条件等参数,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中获取线圈电压、电流参数计算线圈电阻,再根据公式2计算出线圈温度并与烧结成功温度参数进行比较,判断并完成线圈烧结,工控机除控制和判断烧结过程外,还具备电压、电流、温度、线圈阻值变化曲线绘制,数据保存,异常事件记录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在没有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线圈烧结时的温度情况下,通过实时检测线圈阻值变化来计算出线圈烧结时温度变化,进而判断线圈是否已经烧结成功,解决了当线圈无法被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时而无法判断其烧结是否已经成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线圈定型装置,包括程控电源、线圈烧结测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工控机,程控电源连接有电源输出线和通讯线1,线圈烧结测控模块通过通讯线1与程控电源连接;电源输出线连接有自粘型漆包线圈,自粘型漆包线圈与温度传感器相适配,工控机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连接有同一个通讯线2。自粘型漆包线圈多采用铜线或铝线材质,其存在一定电阻Rn,若通过一定电流In,就会消耗功率而发热,使线圈温度达到自粘型漆包线外表粘连剂熔点,使其溶解并粘连,金属铜线或铝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电阻温度系数k近似恒定,所以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

Rh=Rc*(1+k(T2-T1))公式1

根据公式1可得到:

T2=(Rh-Rc)÷Rc×k+T1公式2

式中参数说明:

T2:加热后温度

T1:加热前温度

Rh:T2时电阻值

Rc:T1时电阻值

k:铜线或铝线温度系数(常量)

线圈烧结需要控制加热后温度T2达到粘连剂熔点温度,若要控制其温度需要得到Rh,Rc,T1以及k四个参数通过程控电源提供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流输出,线圈烧结测控模块采集线圈电压,电流信号以及提供其他电气连接及逻辑控制信号,也可通过该模块实现多通道烧结,温度传感器提供未烧结时线圈温度值T1,工控机负责设定烧结方式采用恒压方式或恒流方式烧结,设定线圈参数,烧结判断条件等参数,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中获取线圈电压、电流参数计算线圈电阻,再根据公式2计算出线圈温度并与烧结成功温度参数进行比较,判断并完成线圈烧结,工控机除控制和判断烧结过程外,还具备电压、电流、温度、线圈阻值变化曲线绘制,数据保存,异常事件记录等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在没有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线圈烧结时的温度情况下,通过实时检测线圈阻值变化来计算出线圈烧结时温度变化,进而判断线圈是否已经烧结成功,解决了当线圈无法被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时而无法判断其烧结是否已经成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自粘型漆包线圈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连接有同一个线圈电压采样线,温度传感器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连接有同一个温度传感器采样线,自粘型漆包线圈多采用铜线或铝线材质,其存在一定电阻Rn,若通过一定电流In,就会消耗功率而发热,使线圈温度达到自粘型漆包线外表粘连剂熔点,使其溶解并粘连,金属铜线或铝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电阻温度系数k近似恒定,所以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

Rh=Rc*(1+k(T2-T1))公式1

根据公式1可得到:

T2=(Rh-Rc)÷Rc×k+T1公式2

式中参数说明:

T2:加热后温度

T1:加热前温度

Rh:T2时电阻值

Rc:T1时电阻值

k:铜线或铝线温度系数(常量)

线圈烧结需要控制加热后温度T2达到粘连剂熔点温度,若要控制其温度需要得到Rh,Rc,T1以及k四个参数通过程控电源提供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流输出,线圈烧结测控模块采集线圈电压,电流信号以及提供其他电气连接及逻辑控制信号,也可通过该模块实现多通道烧结,温度传感器提供未烧结时线圈温度值T1,工控机负责设定烧结方式采用恒压方式或恒流方式烧结,设定线圈参数,烧结判断条件等参数,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中获取线圈电压、电流参数计算线圈电阻,再根据公式2计算出线圈温度并与烧结成功温度参数进行比较,判断并完成线圈烧结,工控机除控制和判断烧结过程外,还具备电压、电流、温度、线圈阻值变化曲线绘制,数据保存,异常事件记录等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在没有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线圈烧结时的温度情况下,通过实时检测线圈阻值变化来计算出线圈烧结时温度变化,进而判断线圈是否已经烧结成功,解决了当线圈无法被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时而无法判断其烧结是否已经成功的问题。

工作原理:自粘型漆包线圈多采用铜线或铝线材质,其存在一定电阻Rn,若通过一定电流In,就会消耗功率而发热,使线圈温度达到自粘型漆包线外表粘连剂熔点,使其溶解并粘连,金属铜线或铝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电阻温度系数k近似恒定,所以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

Rh=Rc*(1+k(T2-T1))公式1

根据公式1可得到:

T2=(Rh-Rc)÷Rc×k+T1公式2

式中参数说明:

T2:加热后温度

T1:加热前温度

Rh:T2时电阻值

Rc:T1时电阻值

k:铜线或铝线温度系数(常量)

线圈烧结需要控制加热后温度T2达到粘连剂熔点温度,若要控制其温度需要得到Rh,Rc,T1以及k四个参数通过程控电源提供恒定电压和恒定电流输出,线圈烧结测控模块采集线圈电压,电流信号以及提供其他电气连接及逻辑控制信号,也可通过该模块实现多通道烧结,温度传感器提供未烧结时线圈温度值T1,工控机负责设定烧结方式采用恒压方式或恒流方式烧结,设定线圈参数,烧结判断条件等参数,从线圈烧结测控模块中获取线圈电压、电流参数计算线圈电阻,再根据公式2计算出线圈温度并与烧结成功温度参数进行比较,判断并完成线圈烧结,工控机除控制和判断烧结过程外,还具备电压、电流、温度、线圈阻值变化曲线绘制,数据保存,异常事件记录等功能,该装置在没有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线圈烧结时的温度情况下,通过实时检测线圈阻值变化来计算出线圈烧结时温度变化,进而判断线圈是否已经烧结成功,解决了当线圈无法被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时而无法判断其烧结是否已经成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