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3428发布日期:2019-05-28 21:20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农药残留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氯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组成成分中含有有机氯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以苯为原料和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两大类。氯苯结构较稳定,生物体内酶难于降解,所以积存在动、植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分子消失缓慢。由于这一特性,它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作用,环境中的残留农药会进一步得到农集和扩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有机氯农药能在肝、肾、心脏等组织中蓄积,特别是由于这类农药脂溶性大,所以在体内脂肪中的积极因素贮更突出。蓄积的残留农药也能通过母乳排出,或转入卵蛋等组织,影响后代。

对于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目前,现有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存在前处理步骤繁琐,成分分离纯化过程复杂,富集困难,灵敏度不高,试验干扰因素多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高灵敏性以及高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其利用磁性分子印迹技术,制备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再将所述微球作为固定相,装填层析柱,对土壤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进行富集,再通过质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试验干扰因素少。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fecl3·6h2o溶于柠檬酸溶液中,加入乙二醇作为分散剂,65-80℃下加热1-5h,形成氧化铁溶胶,将其与二氧化硅溶胶混合获得混合溶胶,加入尿素和甲醛,经加热,过滤,干燥,500-1000℃下煅烧5-8h,制得磁性硅胶微球,其中各组分的摩尔份数为:二氧化硅溶胶50-60份,氧化铁溶胶1-3份,尿素10-16份,甲醛15-24份,所述混合溶胶的ph调节为1-4;

步骤二、将2,6-二氯苯酚作为有机氯类农药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有机溶剂中,加入交联剂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通氮气,制得混合溶液,其中2,6-二氯苯酚,甲基丙烯酸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1:4-5:5-10;

步骤三、将所述磁性硅胶微球置于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紫外灯照射引发聚合,取出微球用甲醇冲洗,制得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将所述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装填入层析柱中,使用石油醚作为流动相在流速为2-3ml/min下预压8-10h;

步骤四、向采集的土壤环境样品中依次加入水、丙酮和硫酸钠,混匀后静置分层,有机相干燥旋蒸,制得样品液,将所述样品液上样,经所述层析柱进行纯化萃取;

步骤五、更换甲醇对层析柱进行冲洗,并将收集到的层析液合并旋蒸,经质谱仪定性和定量检测土壤环境样品中的氯含量。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各组分的摩尔份数为:二氧化硅溶胶50份,氧化铁溶胶2份,尿素12份,甲醛20份。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氧化铁溶胶的制备温度为80℃,恒温加热3h。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混合溶胶的ph调节为2,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6h。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二中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8。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三中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的粒径为40-80μ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四中每10g土壤环境样品中分别加入水5ml、丙酮10ml和硫酸钠8g。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五中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离子检测模式,喷雾电压为5~20kv。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所述磁性硅胶微球作为基底,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另外氧化铁溶胶的磁性特征,利于模板的洗脱和分离,节省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另外,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2,6-二氯苯酚与甲基丙烯酸光引发聚合,随后将聚合物中的印迹分子洗脱出来,聚合物中留下与模板分子空间构型相匹配的空穴,这些空穴对有机氯类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具有选择性,以此微球作为层析柱固定相,对土壤环境样品进行层析萃取,使土壤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进行富集,再利用甲醇将所述有机氯类农药冲洗收集,通过质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氯含量,实现了多种有机氯类农药的同步检测,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试验干扰因素少。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例1>

步骤一、将柠檬酸溶解配成浓度为0.5mol/l的柠檬酸溶液,将fecl3·6h2o溶于等摩尔比的柠檬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作为分散剂,80℃下恒温加热,形成氧化铁溶胶。

步骤二、取300ml二氧化硅溶胶和160ml氧化铁溶胶混合,加入60g尿素和45ml甲醛加热,过滤,干燥后,在800℃条件下煅烧6h,制得磁性硅胶微球。

步骤三、将1.63g2,6-二氯苯酚与4.3g甲基丙烯酸溶于10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16g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8g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制得混合溶液。

步骤四、将所述磁性硅胶微球置于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紫外灯照射引发聚合,取出微球用甲醇冲洗,制得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将所述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装填入层析柱中,使用石油醚作为流动相在流速为2ml/min下预压8h;

步骤五、向采集的土壤环境样品10g中依次加入5ml水、10ml丙酮和8g硫酸钠,混匀后静置分层,有机相经干燥旋蒸后,采用石油醚作为淋洗液经所述层析柱进行层析萃取;

步骤六、更换甲醇对层析柱进行冲洗,并将所述层析液合并旋蒸后,经质谱仪检测氯含量。

<实例2>

步骤一、将柠檬酸溶解配成浓度为0.5mol/l的柠檬酸溶液,将fecl3·6h2o溶于等摩尔比的柠檬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作为分散剂,80℃下恒温加热,形成氧化铁溶胶。

步骤二、取300ml二氧化硅溶胶和160ml氧化铁溶胶混合,加入60g尿素和45ml甲醛加热,过滤,干燥后,在800℃条件下煅烧6h,制得磁性硅胶微球。

步骤三、将1.63g2,6-二氯苯酚与4.3g甲基丙烯酸溶于10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13g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6g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制得混合溶液。

步骤四、将所述磁性硅胶微球置于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紫外灯照射引发聚合,取出微球用甲醇冲洗,制得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将所述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装填入层析柱中,使用石油醚作为流动相在流速为3ml/min下预压10h;

步骤五、向采集的土壤环境样品10g中依次加入5ml水、10ml丙酮和8g硫酸钠,混匀后静置分层,有机相经干燥旋蒸后,采用石油醚作为淋洗液经所述层析柱进行层析萃取;

步骤六、更换甲醇对层析柱进行冲洗,并将所述层析液合并旋蒸后,经质谱仪对氯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实例3>

步骤一、将柠檬酸溶解配成浓度为0.5mol/l的柠檬酸溶液,将fecl3·6h2o溶于等摩尔比的柠檬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作为分散剂,80℃下恒温加热,形成氧化铁溶胶。

步骤二、取300ml二氧化硅溶胶和160ml氧化铁溶胶混合,加入60g尿素和45ml甲醛加热,过滤,干燥后,在800℃条件下煅烧6h,制得磁性硅胶微球。

步骤三、将1.63g2,6-二氯苯酚与5.16g甲基丙烯酸溶于10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12g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7g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制得混合溶液。

步骤四、将所述磁性硅胶微球置于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紫外灯照射引发聚合,取出微球用甲醇冲洗,制得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将所述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装填入层析柱中,使用石油醚作为流动相在流速为2ml/min下预压10h;

步骤五、向采集的土壤环境样品10g中依次加入5ml水、10ml丙酮和8g硫酸钠,混匀后静置分层,有机相经干燥旋蒸后,采用石油醚作为淋洗液经所述层析柱进行层析萃取;

步骤六、更换甲醇对层析柱进行冲洗,并将所述层析液合并旋蒸后,经质谱仪对氯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对比例1>

向采集的土壤环境样品10g中依次加入5ml水、10ml丙酮和8g硫酸钠,混匀后静置分层,有机相经干燥旋蒸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氯含量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

<对比例2>

步骤一、取360ml二氧化硅溶胶,加入60g尿素和45ml甲醛加热,过滤,干燥后,在800℃条件下煅烧6h,制得硅胶微球。

步骤三、将1.63g2,6-二氯苯酚与4.3g甲基丙烯酸溶于10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13g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6g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制得混合溶液。

步骤四、将所述硅胶微球置于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紫外灯照射引发聚合,取出微球用甲醇冲洗,制得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将所述有机氯类分子印迹微球装填入层析柱中,使用石油醚作为流动相在流速为3ml/min下预压10h;

步骤五、向采集的土壤环境样品10g中依次加入5ml水、10ml丙酮和8g硫酸钠,混匀后静置分层,有机相经干燥旋蒸后,采用石油醚作为淋洗液经所述层析柱进行层析萃取;

步骤六、更换甲醇对层析柱进行冲洗,并将所述层析液合并旋蒸后,经质谱仪对氯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对比例3>

步骤一、将1.63g2,6-二氯苯酚与4.3g甲基丙烯酸溶于10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13g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6g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制得混合溶液。

步骤二、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静置12小时取出,利用紫外灯照射引发聚合,将得到的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膜用甲醇冲洗,制得有机氯类分子印迹膜;

步骤三、向采集的土壤环境样品10g中依次加入5ml水、10ml丙酮和8g硫酸钠,超声混匀,经所述有机氯类分子印迹膜过滤;

步骤六、更换甲醇对所述有机氯类分子印迹膜进行冲洗,冲洗液合并旋蒸后,经质谱仪对氯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测定>

采用实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的方法对土壤样本(农药残留10ng/g)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可以看出实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测定浓度偏差范围为0.9-1.9,且检测结果稳定;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测定浓度偏差范围为2.5-11.1,检测结果波动较大。相较于对比例,本发明所述方法对上述四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分离更加彻底,富集更加简单,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波动最小。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