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8813发布日期:2019-07-31 09:4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偏心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试验载荷加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心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对铸件进行抗压性能研究时,通常是对其采用轴压加载和偏心压加载的方式。如:圆端形椭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偏压受力性能研究、高强冷弯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性能试验、钢筋增强ecc柱偏心受压力学性能研究、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偏压力学性能研究、frp约束混凝土偏压试验研究、圆钢管混凝土拱架套管节点承载特性研究、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偏压力学性能研究、不锈钢筋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压性能、圆不锈钢管混凝土曲杆受压力学性能研究、不锈钢筋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压性能、新型改性竹筋混凝土偏压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钢管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方形截面偏压短柱受力性能分析、椭圆形钢管混凝土长柱压弯力学性能研究、圆形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短柱小偏心受压性能研究。等。在对铸件加载外力时,一是为了安全起见(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机器的安全),二是为了确定压力施加位置,一般会在铸件与加载仪器的接触端安装一些起定位和约束作用的机械装置。现有的机械装置,操作繁琐,外加载荷易受限制,使用不便,不能很好的确定偏心距,从而不能准确的对铸件进行偏心加载,且稳定性能低,安全系数低,耐久性低,在载荷加载过程容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加载装置,以解决现有加载装置操作不便、偏心加载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偏心加载装置,包括承压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压组件上的锁紧限位组件;

所述承压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承压板相连接的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所述第二承压板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刀口且所述刀口上方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承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刀口相配合的刀绞,且所述刀绞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耳,所述限位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压板的连接孔相对应的插孔,且所述插孔和连接孔内贯穿有限位销。

进一步,所述锁紧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承压板远离所述第二承压板端面上的限位环以及多个贯穿所述限位环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上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承压板包括直面段以及与所述直面段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弧面段,所述刀口位于所述弧面段远离所述直面段的端面上,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直面段上,且所述刀口与所述连接孔位于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紧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螺旋槽,沿所述锁紧杆轴向上开设有呈“l”型结构的槽口,所述槽口上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锁紧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紧贴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壁和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锁紧杆上靠近第一限位件的端部设置有限位球套。

进一步,所述限位球套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锁紧杆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刀绞的截面与所述限位耳的截面均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承压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承压板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限位环上的插孔为六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限位环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偏心加载装置,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过承压组件及锁紧限位组件保证载荷加载过程的稳定性,保证铸件所受压力呈线分布,提高试验准确性;且通过锁紧限位组件中的限位环与锁紧杆之间的配合,既实现对铸件的稳固锁紧,避免在载荷加载过程中出现偏移,又实现了对偏心距的确定,提高载荷加载效果,方便可靠;限位球套作用在锁紧杆与铸件之间,通过其传力过渡作用,有效的避免了铸件在形变过程中对锁紧杆的破坏,安全可靠,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频繁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承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承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锁紧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承压组件,2-锁紧限位组件,10-第一承压板,11-第二承压板,12-刀口,13-连接孔,14-刀绞,15-限位耳,18-插孔,17-限位销,20-限位环,21-锁紧杆,101-直面段,102-弧面段,16-限位孔,30-刻度线,210-第一限位件,211-第二限位件,212-限位球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偏心加载装置,包括承压组件1以及固定连接在承压组件1上的锁紧限位组件2。该装置位于所述铸件和压力伺服机之间,其中锁紧限位组件2固定在铸件的下端,压力伺服机作用在铸件的上端,操作方便,使用灵活。

承压组件1包括第一承压板10以及与第一承压板10相连接的第二承压板11,第一承压板10与第二承压板11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刀口12且刀口12上方设置有连接孔13,第二承压板11上设置有与刀口12相配合的刀绞14,且刀绞14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耳15,限位耳15上开设有与第一承压板10的连接孔13相对应的插孔18,且插孔18和连接孔13内贯穿有限位销17。第一承压的尺寸小于第二承压板11的尺寸。第一承压板10包括直面段101以及与直面段101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的弧面段102,刀口12位于弧面段102远离所述直面段101的端面上,连接孔13位于直面段101上,且刀口12与连接孔13位于同一轴线上。刀口12沿第一承压板10的中心轴向开设,刀绞14沿第二承压板11的中心轴向开设,且刀口12与刀绞14相对应,通过刀口12与刀绞14相配合,实现铸件所受压力呈线分布,提高试验效果。通过限位耳15对第一承压板1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在载荷加载过程中第一承压板10的偏移,提高装置稳定可靠性能。限位耳15上的插孔18与第一承压板10的上连接孔13位于同一轴线上,进而通过限位销17将插孔18和连接孔13串接相连,使得第一承压板10与第二承压板11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加强连接可靠性。刀绞为上端具有平面的长形三菱柱结构。

锁紧限位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承压板11远离第二承压板11端面上的限位环20以及多个贯穿限位环20的锁紧杆21,锁紧杆21上设置有刻度线。如图4所示,限位环20为圆环状结构,锁紧杆21为具有螺旋刻度槽的杆件结构;限位环20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6,限位孔16内设置有内螺纹,锁紧杆21上设置有与限位孔16的内螺纹相配合的螺旋槽,沿所述锁紧杆轴向上开设有呈“l”型结构的槽口,所述槽口上设置有刻度线30。锁紧杆21与限位环20螺纹连接,其连接具有自锁性能,通过多个锁紧杆21对铸件的限位作用,保证铸件在载荷加载过程中的稳定可靠性。且在使用时,根据锁紧杆21上的刻度线的读数来确定锁紧杆21推进到限位环20内的推进距离,从而确定偏心距,保证加载试验效果。

为了提高锁紧件与限位环20之间的限位可靠性,如图5所示,本发明中,锁紧杆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10和第二限位件211,且第一限位件210和第二限位件211分别紧贴于所述限位环20的内壁和外壁上。第一限位件210和第二限位件211均采用螺母,当锁紧杆21推进至限位环20内并与铸件紧密接触后,通过第一限位件210和第二限位件211分别对处在限位环20内部和外部的锁紧杆21进行锁定,保证限位环20与锁紧杆21的连接性能及强度。

在载荷加载过程中,铸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形变,为了避免该形变对锁紧杆21的破坏,本发明中,锁紧杆21上靠近第一限位件210的端部设置有限位球套212。锁紧杆21采用螺杆,使用时,限位球套212与铸件紧密接触,在铸件产生形变的过程中,通过限位球套212的过渡传力作用,减小铸件形变对锁紧杆21的直接作用力,对锁紧杆21起到保护作用。限位球套212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锁紧杆21相配合。

为了提高刀绞14和限位耳15的结构强度,本发明中,刀绞14的截面与所述限位耳15的截面均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具有强的稳定性,将两者均设置为三角形结构,既保证了刀绞14和限位耳15自身的结构强度,又提高了刀绞14与限位耳15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在保证铸件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限位环20的结构强度,本发明中,所述限位环20上的插孔18为六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限位环20上。锁紧杆21穿过限位环20上的六个插孔18紧靠在铸件上,对铸件外壁的均分的六个点进行稳定限位,既避免了插孔18内过多而造成的结构强度降低,又提高了对于铸件的稳固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