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切装置与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0650发布日期:2019-11-08 22:2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纵切装置与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纵切装置与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电缆需要进行制作样品以用于检测项目。电缆主要包括金属部分与非金属部分,非金属部分包括护套、隔离套、内衬层及绝缘层;其中,非金属部分通常采用分子结构比较致密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作为材料。在电力电缆的施工和检测中,均需要对护套、隔离套、内衬层及绝缘层进行切割、制样,切割方式分为沿电缆纵向直线切割、横截面环形切割等多种取样方式,使用的工具复杂,工作量巨大。

目前,电缆取样方式通常采用手工方式,一般工具为美工刀,通过美工刀对电缆进行纵切操作,此过程不仅费时费力,需要对作业人员的熟练度有一定要求,而且,在纵切过程中,美工刀很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取样不规整,影响电缆测试结果;同时,也容易破坏电缆其他结构,且容易割伤手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纵切装置与切割系统,使得取样过程省时省力、安全、稳定,且保证取样规整。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纵切装置,包括:支撑架;定位轮,所述定位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定位轮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沿着所述定位轮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与电缆表面适配;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移动结构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可调;压紧轮,所述压紧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结构上,所述压紧轮与所述定位轮配合用于夹持所述电缆;及第一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设置在所述移动结构上。

上述的纵切装置,在取样过程中,将电缆放置在定位轮上;再通过调节移动结构在支撑架上的位置,使得压紧轮与定位轮配合夹持电缆,这样,使得电缆稳定在支撑架上,无需作业人员手持固定电缆,如此,大大减少了人力的输出,使得电缆取样过程变得省时省力。由于第一切割刀设置在移动结构上,因此,当压紧轮与定位轮配合夹持电缆时,第一切割刀可作用在电缆上。当第一切割刀作用在电缆上时,沿着电缆的轴向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使得第一切割刀在电缆上进行切割。由于定位轮上设有第一定位槽,且第一定位槽与电缆表面相适配,因此,在拉动过程中,电缆始终稳定在第一定位槽内,如此,使得第一切割刀在电缆上的走刀处于直线或者近似直线状态,保证所得样品为规整状态,有利于提高电缆测试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在切割过程中,作业人员只需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无需手动接触刀片,因此,大大提升了电缆取样过程中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切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移动结构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移动结构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切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结构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切割刀的进刀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一调节盘,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调节盘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盘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割刀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隔开设置,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切装置还包括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二切割刀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切割刀位于所述定位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切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切割刀的进刀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轮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沿着所述压紧轮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用于夹持所述电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操作腔,所述定位轮与所述压紧轮均位于所述操作腔内。

一种切割系统,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纵切装置。

上述的切割系统,采用以上的纵切装置,在取样过程中,将电缆放置在定位轮上;再通过调节移动结构在支撑架上的位置,使得压紧轮与定位轮配合夹持电缆,这样,使得电缆稳定在支撑架上,无需作业人员手持固定电缆,如此,大大减少了人力的输出,使得电缆取样过程变得省时省力。由于第一切割刀设置在移动结构上,因此,当压紧轮与定位轮配合夹持电缆时,第一切割刀可作用在电缆上。当第一切割刀作用在电缆上时,沿着电缆的轴向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使得第一切割刀在电缆上进行切割。由于定位轮上设有第一定位槽,且第一定位槽与电缆表面相适配,因此,在拉动过程中,电缆始终稳定在第一定位槽内,如此,使得第一切割刀在电缆上的走刀处于直线或者近似直线状态,保证所得样品为规整状态,有利于提高电缆测试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在切割过程中,作业人员只需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无需手动接触刀片,因此,大大提升了电缆取样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纵切装置结构一视角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纵切装置结构另一视角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纵切装置结构又一视角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纵切装置,110、支撑架,111、操作腔,112、第一支撑座,113、第三安装座,114、第二支撑座,120、定位轮,121、第一定位槽,122、第二转轴,130、移动结构,131、第一安装座,132、第二安装座,1321、第二限位部,133、第一侧板,134、第二侧板,140、第一切割刀,141、第一调节组件,1411、第一螺杆,1412、第一调节盘,142、第一限位部,150、压紧轮,151、第二定位槽,152、第一转轴,160、调节件,161、转盘,170、第二切割刀,171、第二调节组件,1711、第二螺杆,1712、第二调节盘,180、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纵切装置100,包括:支撑架110、定位轮120、移动结构130、压紧轮150及第一切割刀140。定位轮120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110上,定位轮120上设有第一定位槽121。第一定位槽121沿着定位轮120的周向设置,第一定位槽121用于与电缆表面适配。移动结构130设置在支撑架110上,且移动结构130在支撑架110上的位置可调。压紧轮150转动地设置在移动结构130上,压紧轮150与定位轮120配合用于夹持电缆。第一切割刀140设置在移动结构130上。

上述的纵切装置100,在取样过程中,将电缆放置在定位轮120上;再通过调节移动结构130在支撑架110上的位置,使得压紧轮150与定位轮120配合夹持电缆,这样,使得电缆稳定在支撑架110上,无需作业人员手持固定电缆,如此,大大减少了人力的输出,使得电缆取样过程变得省时省力。由于第一切割刀140设置在移动结构130上,因此,当压紧轮150与定位轮120配合夹持电缆时,第一切割刀140可作用在电缆上。当第一切割刀140作用在电缆上时,沿着电缆的轴向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110,使得第一切割刀140在电缆上进行切割。由于定位轮120上设有第一定位槽121,且第一定位槽121与电缆表面相适配,因此,在拉动过程中,电缆始终稳定在第一定位槽121内,如此,使得第一切割刀140在电缆上的走刀处于直线或者近似直线状态,保证所得样品为规整状态,有利于提高电缆测试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在切割过程中,作业人员只需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110,无需手动接触刀片,因此,大大提升了电缆取样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轮150为两个,两个压紧轮150间隔设置在移动结构130上,且第一切割刀140位于两个压紧轮150之间,如此,有利于提高第一切割刀14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纵切装置100还包括调节件160。调节件160设置在支撑架110上,调节件160用于调节移动结构130在支撑架110上的位置。如此,通过调节件160,使得移动结构130的调节更加方便。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调节件160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110上,且调节件160与移动结构130螺纹连接。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调节方式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由于调节件160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110上,因此,转动调节件160时,移动结构130在螺纹的带动下,顺着调节件160上下移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60为螺杆结构,同时,为了便于调节件160的转动,调节件160上设有转盘161。此外,转盘161上设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准确控制移动结构130的移动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结构130包括第一安装座131,调节件160与第一安装座131螺纹连接。同时,支撑架110上设有第一支撑座112,调节件160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座112上。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件160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110上应理解为:调节件160在支撑架110上转动,且不会脱离支撑架110上。具体的实现方式可通过轴承将调节件160安装在支撑架110上;或者,在调节件160上设置环形卡槽,支撑架110上设有相应的卡孔,卡孔的边缘卡在环形卡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纵切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41。第一调节组件141设置在移动结构130上,第一调节组件141用于调节第一切割刀140的进刀量。如此,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41,调节第一切割刀140的进刀量,控制电缆表面的切割深度,使得纵切装置100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缆,大大提高了纵切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第一调节组件141在调节第一切割刀140的进刀量方式可为:第一调节组件141采用螺纹方式,通过旋转螺纹结构,使得第一切割刀140在移动结构130上的位置可调;或者,第一调节组件141为齿轮与齿条或者蜗杆结构,通过齿轮与齿条或者蜗杆啮合传动,使得第一切割刀140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第一调节组件141包括第一螺杆1411与第一调节盘1412。移动结构130包括第一安装座131。第一调节盘1412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31上。第一螺杆1411贯穿第一安装座131,第一螺杆1411一端与第一调节盘1412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411另一端与第一切割刀140连接。由此可知,通过转动第一调节盘1412与第一螺杆1411,将第一螺杆1411在第一调节盘1412上旋出或者旋入,实现第一切割刀140在第一安装座131上的调节。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1411的端部设有安装孔,第一切割刀140装入安装孔内,固定件穿过第一螺杆1411的侧面,并将第一切割刀140固定在安装孔内。其中,固定件可为螺栓、螺钉、销钉或者其他固定零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盘141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31上应理解为:第一调节盘1412在第一安装座131上转动,且不会脱离第一安装座131上。具体的实现方式可通过轴承将第一调节盘1412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31上;或者,在第一调节盘1412上设置环形卡槽,第一安装座131上设有相应的卡孔,卡孔的边缘卡在环形卡槽内;又或者,第一调节盘1412穿过第一安装座131一端通过螺母或者螺帽连接。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与图3,移动结构130还包括第二安装座132。第一安装座131与第二安装座132隔开设置。第一螺杆1411贯穿第二安装座132,第一螺杆141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42。第二安装座132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部142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部1321。本实施设置第一安装座131与第二安装座132,并将第一螺杆1411同时贯穿第一安装座131与第二安装座132,如此,使得第一螺杆1411在上下移动时,受到第一安装座131与第二安装座132的限制,避免第一螺杆1411在调节过程中发生晃动。同时,本实施例在第一螺杆1411上设置第一限位部142,第二安装座132上设置第二限位部1321,通过第一限位部142与第二限位部1321配合,限制第一螺杆1411在调节过程中进行转动,使得作业人员只需转动第一调节盘1412,即可实现第一螺杆1411旋出或者旋入操作,如此,极大方便了第一切割刀140的进刀量的调节,有利于提高纵切装置100的取样效率。具体在本实例中,第一调节盘1412上设有刻度线,如此,使得作业人员能够精准控制第一切割刀140的进刀量,以便准确获取电缆上的测试样品。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142为限位槽结构时,第二限位部1321则为限位销结构;或者,第一限位部142为限位销结构时,第二限位部1321则为限位槽结构;又或者,第一限位部142为凸部,第二限位部1321为第二安装座132上的非圆形孔,其中,非圆形孔为椭圆形孔、三角形孔、多边形孔、凹透镜状孔、凸透镜状孔或者其他异形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移动结构13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33与第二侧板134,压紧轮150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板133与第二侧板134之间,第一侧板133与第二侧板134分别与支撑架110滑动配合。同时,第一安装座131与第二安装座132均连接在第一侧板133、第二侧板134之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轮150通过第一转轴152设置在第一侧板133与第二侧板134之间,如此,通过第一转轴152,使得压紧轮150转动更加顺利,便于电缆快速拉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纵切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切割刀170。第二切割刀170设置在支撑架110上,且第二切割刀170位于定位轮120处。如此,当电缆被夹持时,第一切割刀140与第二切割刀170分别作用在电缆表面,通过两个切割刀,对电缆进行纵向切割,使得电缆的切割效率显著提高。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轮120为两个,两个定位轮120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10上,第二切割刀170位于两个定位轮120之间。如此,使得第二切割刀170在电缆上切割更加稳定。此外,定位轮120通过第二转轴122设置在支撑架11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纵切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171。第二调节组件171设置在支撑架110上,第二调节组件171用于调节第二切割刀170的进刀量。如此,通过第二调节组件171,调节第二切割刀170的进刀量,控制电缆表面的切割深度,使得纵切装置100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缆,大大提高了纵切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第二调节组件171在调节第二切割刀170的进刀量方式可为:第二调节组件171采用螺纹方式,通过旋转螺纹结构,使得第二切割刀170在支撑架110上的位置可调;或者,第二调节组件171为齿轮与齿条或者蜗杆结构,通过齿轮与齿条或者蜗杆啮合传动,使得第二切割刀170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第二调节组件171包括第二螺杆1711与第二调节盘1712。支撑架110上设有第三安装座113。第二调节盘1712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110上。第二螺杆1711贯穿第三安装座113,第二螺杆1711一端与第二调节盘1712螺纹连接,第二螺杆1711另一端与第二切割刀170连接。由此可知,通过转动第二调节盘1712与第二螺杆1711,将第二螺杆1711在第二调节盘1712上旋出或者旋入,实现第二切割刀170在第三安装座113上的调节。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杆1711的端部设有安装孔,第二切割刀170装入安装孔内,固定件穿过第二螺杆1711的侧面,并将第二切割刀170固定在安装孔内。其中,固定件可为螺栓、螺钉、销钉或者其他固定零件。同时,支撑架110上设有第二支撑座114,第二调节盘1712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座114上。

更进一步地,第二螺杆1711上设有第三限位部。第三安装座113上设有与第三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四限位部。如此,通过第三限位部与第四限位部配合,限制第二螺杆1711在调节过程中进行转动,使得作业人员只需转动第二调节盘1712,即可实现第二螺杆1711旋出或者旋入操作,如此,极大方便了第二切割刀170的进刀量的调节,有利于提高纵切装置100的取样效率。具体在本实例中,第二调节盘1712上设有刻度线,如此,使得作业人员能够精准控制第二切割刀170的进刀量,以便准确获取电缆上的测试样品。

可选地,第三限位部为限位槽结构时,第四限位部则为限位销结构;或者,第三限位部为限位销结构时,第四限位部则为限位槽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压紧轮150上设有第二定位槽151。第二定位槽151沿着压紧轮150的周向设置。第一定位槽121与第二定位槽151配合用于夹持电缆。如此,使得电缆在切割过程中保证平稳,从而使得电缆的切割更加精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支撑架110上设有操作腔111。定位轮120与压紧轮150均位于操作腔111内,如此,使得电缆取样过程均在操作腔111内进行。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0上设有滑轮180,通过滑轮180,方便纵切装置100的搬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切割系统,包括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纵切装置100。

上述的切割系统,采用以上的纵切装置100,在取样过程中,将电缆放置在定位轮120上;再通过调节移动结构130在支撑架110上的位置,使得压紧轮150与定位轮120配合夹持电缆,这样,使得电缆稳定在支撑架110上,无需作业人员手持固定电缆,如此,大大减少了人力的输出,使得电缆取样过程变得省时省力。由于第一切割刀140设置在移动结构130上,因此,当压紧轮150与定位轮120配合夹持电缆时,第一切割刀140可作用在电缆上。当第一切割刀140作用在电缆上时,沿着电缆的轴向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110,使得第一切割刀140在电缆上进行切割。由于定位轮120上设有第一定位槽121,且第一定位槽121与电缆表面相适配,因此,在拉动过程中,电缆始终稳定在第一定位槽121内,如此,使得第一切割刀140在电缆上的走刀处于直线或者近似直线状态,保证所得样品为规整状态,有利于提高电缆测试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在切割过程中,作业人员只需拉动电缆或者支撑架110,无需手动接触刀片,因此,大大提升了电缆取样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切割系统还包括环切装置,如此,如此,通过环切装置与纵切装置100配合,使得电缆取样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