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9984发布日期:2020-02-21 19:3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时刹车后在较短距离停车且偏离原轨道较小角度,汽车检测早期主要是根据工人经验,但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和机械加工业的发展,汽车制动加测的方式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越来越具有人性化,智能化,精度高和检测快的特点。但目前市面上的检测台大都不具备实时模拟检测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包括主动滚筒、底座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串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上盖,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所述主动滚筒,所述主动滚筒一侧设置有从动滚筒,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所述底座内部两侧设置有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一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一侧设置有测力杠杆,所述测力杠杆一端设置有测力传感器,所述传动轴一端设置有飞轮,所述飞轮上设置有链条。

上述结构中,在进行制动检测时,通过所述串口连接终端进行实时模拟操作,将车轮置于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放下所述液压升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主动滚筒,所述主动滚筒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从动滚筒,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带动车轮旋转,在车轮速度稳定后,踩下车辆制动器,车轮减速,在摩擦力作用下所述减速器和所述测力杠杆朝滚筒转动反方向摆动,所述测力传感器将所述测力杠杆一端的力转换成与制动力成比例的电信号发送到终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串口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支架焊接在所述底座内部,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与所述支架卡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齿轮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传动轴嵌套连接,所述测力杠杆与所述减速器焊接,所述测力传感器与所述测力杠杆卡接,所述飞轮与所述传动轴卡接,所述链条嵌套在所述飞轮上。

有益效果在于:实时模拟操作,通过多次数据采样分析,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盖;2、数据接口;3、液压升降装置;4、主动滚筒;5、从动滚筒;6、底座;7、传动轴;8、驱动装置;9、链条;10、飞轮;11、减速器;12、测力杠杆;13、测力传感器;1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实时模拟制动检测台,包括主动滚筒4、底座6和驱动装置8,底座6一侧设置有串口2,底座6上设置有上盖1,底座6内部设置有支架14,支架14内部设置有主动滚筒4,主动滚筒4一侧设置有从动滚筒5,主动滚筒4和从动滚筒5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3,底座6内部两侧设置有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一端设置有传动轴7,传动轴7上设置有减速器11,减速器11一侧设置有测力杠杆12,测力杠杆12一端设置有测力传感器13,传动轴7一端设置有飞轮10,飞轮10上设置有链条9。

上述结构中,在进行制动检测时,通过串口2连接终端进行实时模拟操作,将车轮置于主动滚筒4和从动滚筒5之间,放下液压升降装置3,驱动装置8通过传动轴7带动主动滚筒4,主动滚筒4通过链条9带动从动滚筒5,主动滚筒4和从动滚筒5带动车轮旋转,在车轮速度稳定后,踩下车辆制动器,车轮减速,在摩擦力作用下减速器11和测力杠杆12朝滚筒转动反方向摆动,测力传感器13将测力杠杆12一端的力转换成与制动力成比例的电信号发送到终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上盖1与底座6通过螺栓连接,串口2与底座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架14焊接在底座6内部,主动滚筒4和从动滚筒5与支架14卡接,液压升降装置3与支架14通过螺栓连接,驱动装置8与底座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传动轴7与驱动装置8通过齿轮连接,减速器11与传动轴7嵌套连接,测力杠杆12与减速器11焊接,测力传感器13与测力杠杆12卡接,飞轮10与传动轴7卡接,链条9嵌套在飞轮10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