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检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2247发布日期:2019-12-13 19:2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电池检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检测连接器。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开发与应用在近代才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生产设备也较其它传统行业发展得晚,动力电池更是近几年才开始大批量生产,而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这时就要用到检测连接器(例如常见的压力化成板)与待测电池进行接触。

目前,电池的极耳大多数为铝材质,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在极耳上产出氧化膜,氧化膜会导致检测连接器无法与电池的极耳实现良好的电连接,导致检测回路的内阻高,采样不准确,伴随着会产生大量热能,电能的浪费,影响到正常工作,不利于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检测连接器,其与被测的电池的极耳连接时可以刺破氧化膜,达到电池检测连接器与电池的极耳实现良好的电连接的目的。

一种电池检测连接器,包括:

基座;基座设有容置腔;以及

连接在基座上的采样组件;采样组件包括:探针、连接探针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电连接探针的导电件;探针活动连接于基座上;探针的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且连接第一弹性件;探针的另一端贯穿基座以延伸至基座外;探针延伸至基座外的一端设有尖锐部;尖锐部用于刺破的电池的极耳的氧化膜。

上述电池检测连接器,探针作为与待测的电池接触的电连接端,导电件作为输出端以输出采样的电流。工作时,将待测的电池的极耳对应放置于探针上,并且可以通过按压电池迫使与探针连接的第一弹性件压缩形变,而第一弹性件反过来提供了将探针顶向电池的极耳的作用力,使得探针上的尖锐部更好地将电池的极耳上的氧化膜刺破,达到电池检测连接器与电池的极耳实现良好的电连接的目的,从而降低检测回路的内阻,提高采样的准确性,降低检测回路产生的热能,减少电能的浪费,确保电池检测的正常工作,便于实现工业生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座包括:针座和连接针座的盖板;针座用于收容采样组件;容置腔设置于针座上;针座开设有供探针穿过的过孔;针座为绝缘壳体;盖板为绝缘板。针座与绝缘板共同构成绝缘的壳体结构,防止电池检测时与外部的电子器件之间发生短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弹片、或者弹性胶块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池检测连接器还包括:活动连接在基座上的保护板;保护板平行于基座上且设有供探针延伸至基座外的一端穿过的避位孔;保护板为绝缘板。保护板用于保护探针延伸至基座外的一端,避免探针被周围环境的物体碰撞刮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板设有垂直于基座设置的凸柱;基座设有供凸柱插入的活动通道;基座设有收容于活动通道内且连接凸柱的第二弹性件。凸柱插设在活动通道中以实现保护板与针座之间的活动连接。第二弹性件用于为保护板提供复位所需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柱与第二弹性件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凸柱的螺丝和套接在螺丝上的环形套;螺丝的头部位于活动通道内;螺丝的螺柱连接凸柱;环形套位于活动通道内且用于将螺丝的头部限制于活动通道内。连接件用于使得凸柱与第二弹性件不分离,同时,确保了保护板不会脱离基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弹片、或者弹性胶块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针的数量为多个且以阵列形式分布于基座上;各探针分别与导电件电连接。多个探针可以提高检测时与电池的极耳的有效接触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件的一端为电接头且延伸至基座外。导电件延伸至基座外有方便与后续的检测器件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尖锐部为一体成型于探针上的凸起;或者尖锐部为插设于探针上的导电针。尖锐部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探针上,又或者是通过组装的方式安装于探针上的导电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检测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检测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检测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检测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电池检测连接器中的探针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探针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探针的b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0-电池检测连接器;

10-基座,11-针座,111-过孔,112-活动通道,12-盖板,13-螺钉,14-第二弹性件;

20-采样组件,21-探针,211-尖锐部,212-安装孔,213-连接槽,22-第一弹性件,23-导电件,231-电接头;

30-保护板,31-避位孔,32-凸柱;

40-连接件,41-螺丝,42-环形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检测连接器100。

如图1和2所示,该电池检测连接器100包括:基座10和连接在基座10上的采样组件20。其中,采样组件20用与待测电池的极耳电连接,基座10用于保护采样组件20。

下文,结合图3至图7所示,对上述的基座10和采样组件20作进一步的说明。

基座10设有用于收容采样组件20的容置腔。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包括:针座11和连接针座11的盖板12。针座11用于收容采样组件20。容置腔设置于针座11上。针座11为绝缘壳体。盖板12为绝缘板。针座11与绝缘板共同构成绝缘的壳体结构,防止电池检测时与外部的电子器件之间发生短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针座11与盖板12之间通过之间通过螺钉13实现可拆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针座11与盖板12之间也可以为滑动连接,即盖板12可以滑动插设在针座11上。

如图3和图4所示,采样组件20包括:探针21、连接探针21的第一弹性件22、以及电连接探针21的导电件23。探针21活动连接于基座10上。探针21的一端位于容置腔内且连接第一弹性件22。探针21的另一端贯穿基座10以延伸至基座10外(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针座11开设有供探针21穿过的过孔111)。探针21延伸至基座10外的一端设有尖锐部211。尖锐部211用于刺破的电池的极耳的氧化膜。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探针21为导电的柱状结构设置,其一端设有用于刺破电池的极耳上的氧化膜的尖锐部211。探针2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弹性件22的安装孔212和用于电连接导电件23的连接槽213。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尖锐部211为一体成型于探针21上的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尖锐部211也可以为插设于探针21上的导电针。尖锐部211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探针21上,又或者是通过组装的方式安装于探针21上的导电针。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探针21的数量为多个且以阵列形式分布于基座10上。各探针21分别与导电件23电连接。多个探针21可以提高检测时与电池的极耳的有效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2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件22也可以为弹片或者弹性胶块。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23的一端为电接头231且延伸至基座10外。导电件23延伸至基座10外有方便与后续的检测器件对接。

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探针21,还可以对该电池检测连接器100进行改良。

例如,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检测连接器100还包括:活动连接在基座10上的保护板30。保护板30平行于基座10上且设有供探针21延伸至基座10外的一端穿过的避位孔31。该保护板30为绝缘板。保护板30用于保护探针21延伸至基座10外的一端,避免探针21被周围环境的物体碰撞刮伤。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板30设有垂直于基座10设置的凸柱32。基座10设有供凸柱32插入的活动通道112(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动通道112设置于针座11上)。基座10设有收容于活动通道112内且连接凸柱32的第二弹性件14。凸柱32插设在活动通道112中以实现保护板30与针座11之间的活动连接。第二弹性件14用于为保护板30提供复位所需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凸柱32与第二弹性件14之间还可以设有连接件40。连接件40包括:连接凸柱32的螺丝41和套接在螺丝41上的环形套42。螺丝41的头部位于活动通道112内。螺丝41的螺柱连接凸柱32。环形套42位于活动通道112内且用于将螺丝41的头部限制于活动通道112内。连接件40用于使得凸柱32与第二弹性件14不分离,同时,确保了保护板30不会脱离基座10。进一步地,该环形套42优选为绝缘胶套。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4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弹性件14也可以为弹片或者弹性胶块。

上述电池检测连接器100,探针21作为与待测的电池接触的电连接端,导电件23作为输出端以输出采样的电流。工作时,将待测的电池的极耳对应放置于探针21上,并且可以通过按压电池迫使与探针21连接的第一弹性件22压缩形变,而第一弹性件22反过来提供了将探针21顶向电池的极耳的作用力,使得探针21上的尖锐部211更好地将电池的极耳上的氧化膜刺破,达到电池检测连接器100与电池的极耳实现良好的电连接的目的,从而降低检测回路的内阻,提高采样的准确性,降低检测回路产生的热能,减少电能的浪费,确保电池检测的正常工作,便于实现工业生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