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1394发布日期:2019-12-24 21:2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是驱动桥总成检测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试验目的是检查驱动桥总成中抗扭的最薄弱零件,进而计算驱动桥总成静扭强度后备系数。

试验过程具体如下:首先,将装好的驱动桥总成的桥壳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将驱动桥总成输入端(即减速器主动齿轮一端)与扭力机输出端相连,并固定驱动桥输出端(半轴输出端或轮毂);之后,开动扭力机,缓慢增加载荷,通过观察扭力曲线直至任意一个零件扭断为止;最后,检查驱动桥总成中抗扭的最薄弱零件,计算静扭强度后备系数。

然而,在以往的试验中发现,由于主减速器内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的结构特异性,在静扭试验过程中,主减速器有“抬头”(转动)的趋势,导致扭力曲线会发生小幅度的陡降,这无疑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其可以对主减速器进行抱紧,以抑制试验过程中主减速器的抬头动作,使得主减速器的位置可以不动,更有利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包括扭力机和两支架,两所述支架分别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驱动桥总成的横向两端部;还包括抱紧机构,所述抱紧机构包括第一支基和抱紧组件,所述抱紧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基,并能够抱紧所述驱动桥总成的主减速器,以阻止所述主减速器绕所述驱动桥总成的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其抱紧组件可以对驱动桥总成的主减速器进行抱紧,以阻止该主减速器绕驱动桥总成的轴线进行转动,即可以抑制试验过程中主减速器的抬头动作,使得主减速器的位置可以不动,更有利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抱紧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基;下托和第一压盖,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件,以调整所述下托、所述第一压盖的垂向安装位置;第一固定件,在所述下托、所述第一压盖与所述主减速器的外壳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与所述下托、所述第一压盖相抵紧,以通过所述下托、所述第一压盖抱紧所述主减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导向杆,所述下托、所述第一压盖均设有导向孔,并通过各自所述导向孔套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二者均拧接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一螺母设置于所述下托的下方,以对所述下托进行支撑,所述第二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盖的上方,以压紧所述第一压盖。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导向杆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支基。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能够将所述连接部锁定于所述第一支基,以限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转动。

可选地,所述下托的上表面间隔设有两个支撑块,抱紧状态下,所述主减速器能够卡在两所述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一压盖间隔设有两个过孔,不使用时,两所述支撑块能够一一对应地插入两所述过孔。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二支基;第二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基;第二压盖,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件,以调整所述第二压盖的垂向安装位置;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驱动桥总成的横向端部相贴合时,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压盖相抵紧,以通过所述第二压盖压紧所述驱动桥总成的横向端部;第二锁定件,能够锁定所述驱动桥总成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基包括顶板、支柱和第二底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二底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柱的上下两端,所述顶板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二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条形孔调整其横向安装位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桥总成为摆臂桥总成;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配合所述第二压盖能够夹紧所述摆臂桥总成的横向端部;还包括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基座和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摆臂桥总成的支耳环锁定,以限制所述摆臂桥总成的轴向位置。

可选地,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且所述转接板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外设的连接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以将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基,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条形孔,调整所述拉杆组件的垂向安装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定件为法兰盘,其上设有若干锁孔,外设的连接件能够穿过所述锁孔,以锁定所述驱动桥总成的输出端。

可选地,还包括立板和横板,所述立板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条形孔,所述横板安装于所述第三条形孔,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条形孔调整其垂向安装位置;所述横板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四条形孔,所述法兰盘安装于所述第四条形孔,并能够通过所述第四条形孔调整其横向安装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呈筒状的罩体,所述扭力机的输出轴能够穿过所述罩体,并与所述主减速器相连。

可选地,所述罩体包括上罩和下罩,所述上罩能够扣合于所述下罩,以围合形成所述罩体;所述下罩固定有可调节高度的支腿。

可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若干沿横向和/或纵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扭力机、所述支架、所述抱紧机构以及所述防护罩均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能够通过所述安装槽调整各自的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抱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摆臂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板簧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扭力机;

2支架、21第二支基、211顶板、211a第一条形孔、212支柱、213第二底板、213a第二安装孔、22第二导向件、23第二压盖、24第二锁定件、241锁孔、25支撑座、26拉杆组件、261基座、262拉杆、263转接板、263a第二条形孔、27立板、271第三条形孔、272加强件、28横板、281第四条形孔;

3抱紧机构、31第一支基、311第一底板、311a第一安装孔、32抱紧组件、321第一导向件、321a导向杆、321b连接板、321b-1连接部、322下托、322a支撑块、323第一压盖、323a过孔;

4驱动桥总成、41支耳环;

5防护罩、51上罩、52下罩、53支腿、531第一套管、532第二套管、54第三底板、541第三安装孔;

6底座、6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本文中,以车体为参照,从车头到车尾的方向定义为纵向,在水平面内,与纵向相垂直的方向可定义为横向。

请参照图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抱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摆臂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板簧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工装,包括扭力机1和两支架2,两支架2分别用于支撑、固定驱动桥总成4的横向两端部,并锁定驱动桥总成4的横向两输出端,以提供无限大的负载,扭力机1的输出轴则可以与驱动桥总成4的输入端(即主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以为驱动桥总成4提供扭转力,进而可进行驱动桥总成4的静扭试验测试。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静扭试验工装还包括抱紧机构3,抱紧机构3包括第一支基31和抱紧组件32,第一支基31可以具有第一底板311,第一底板311上可以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311a,外设的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可以穿过该第一安装孔311a,以对第一支基31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抱紧组件32可以安装于第一支基31,并能够抱紧驱动桥总成4的主减速器,以阻止主减速器绕驱动桥总成4的轴线(两个半轴的中轴线)进行转动,即可以抑制试验过程中主减速器的抬头动作,使得主减速器的位置可以不动,更有利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具体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抱紧组件32可以包括第一导向件321、下托322、第一压盖323和第一固定件,第一导向件321可以安装于第一支基31,下托322和第一压盖323均可以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件321,以方便地调整下托322、第一压盖323的垂向安装位置;在下托322、第一压盖323的垂向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即下托322可以自下而上与主减速器的外壳相贴合、第一压盖323可以自上而下与减速器的外壳相贴合时,第一固定件能够与下托322、第一压盖323相抵紧,以通过下托322、第一压盖323来抱紧主减速器。

上述第一导向件321可以包括导向杆321a,下托322、第一压盖323的板面上均可以设有导向孔,并通过各自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杆321a,以沿着导向杆321a的轴向进行滑动,进而调整各自的垂向安装位置。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导向杆321a的数量,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优选的方案中,导向杆321a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能够较大程度地保证位置调整过程中下托322、第一压盖323动作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以及位置确定时下托322、第一压盖323对主减速器抱紧的可靠性;下托322、第一压盖323上导向孔的数量则可以与导向杆321a的数量相一致,并与各导向杆321a一一对应相连。

除了导向杆321a与导向孔的配合结构外,第一导向件321与下托322、第一压盖323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滑动连接方案,如滑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等,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案,只要保证下托322、第一压盖323能够沿着第一导向件321在垂向上进行滑动以调整位置即可。

第一固定件可以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图中未示出),以方便与导向杆321a形式的第一导向件321进行配合,导向杆321a可以具有外螺纹,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均可以拧接于导向杆321a,且第一螺母可以设置于下托322的下方、第二螺母可以设置于第一压盖323的上方。当下托322、第一压盖323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可以拧紧两个螺母,以通过第一螺母对下托322进行支撑、通过第二螺母压紧第一压盖323,进而将主减速器抱紧于下托322和第一压盖323之间。

在实际运行中,安装于车体的驱动桥总成4,其主减速器的中轴线可能会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个倾角(通常在0-10度范围内),针对这种情形,为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在进行静扭试验时,也要求驱动桥总成4的主减速器向上转动特定角度来呈现上述倾角,以图1为参照,即要求驱动桥总成4整体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特定角度。

为与之相适配,第一导向件321还可以包括连接板321b,前述的导向杆321a均可以安装于连接板321b的上表面,连接板321b的下表面可以设有向下突出的连接部321b-1,并可以通过该连接部321b-1与第一支基31相铰接,以方便地调整抱紧组件32的安装角度。在实施时,可以操作抱紧组件32,使抱紧组件32绕铰接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导向杆321a的轴向可以与主减速器的轴向保持为垂直,此时,下托322、第一压盖323可以更好地与主减速器的外壳相贴合,从而能够更为可靠地对主减速器进行抱紧。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一锁定件(图中未示出),在抱紧组件32的安装角度调整完毕后,第一锁定件能够将连接部321b-1锁定于第一支基31,以限制第一导向件321的转动,进而将抱紧组件32保持在上述调整好的角度上。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第一锁定件的结构,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常见锁轴结构,如锁销与锁定孔的配合结构等,只要保证第一锁定件在锁定时,抱紧组件32不能够相对第一支基31进行转动即可。

需要指出,在通过下托322、第一压盖323对主减速器进行抱紧时,主减速器外壳与第一压盖323、下托322的相互抵紧也会对抱紧组件32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实际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抱紧组件32的安装角度,以限制抱紧组件32的转动;换而言之,上述第一锁定件也可以不存在。

请继续参考图2,下托322的上表面可以间隔设有两个支撑块322a,在抱紧状态下,主减速器能够卡在两个支撑块322a之间,配合第一压盖323可以对主减速器进行可靠固定。这两个支撑块322a具体可以采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备,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减轻抱紧时对于主减速器外壳的磨损,另一方面,通过两支撑块322a的弹性力,也可以更为牢靠地对主减速器进行抱紧。

基于上述支撑块322a的设置,第一压盖323上可以间隔设有两个过孔323a,这两个过孔323a的设置位置以及大小尺寸等均可以与支撑块322a相适配。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静扭试验工装不使用时,可将第一压盖323下移,两支撑块322a能够一一对应地插入两过孔323a内,这两个过孔323a相当于避让孔,可避免第一压盖323压坏两个支撑块322a;而且,在支撑块322a插入过孔323a时,还可以拧上前述的第二螺母,将第一压盖323、下托322均固定在第一导向件321上,以防止丢失。

除上述的方案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紧组件32也可以采用气动夹紧机构等现有的夹紧部件,来配合第一支基31对主减速器进行抱紧。

如图3所示,支架2可以包括第二支基21、第二导向件22、第二压盖23、第二固定件和第二锁定件24,第二导向件22可以安装于第二支基21,第二压盖23可以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件22,以方便地调整第二压盖23的垂向安装位置;在第二压盖23的垂向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即第二压盖23可以自上而下与驱动桥总成4的横向端部相贴合时,第二固定件能够与第二压盖23相抵紧,以通过第二压盖23来固定驱动桥总成4的横向端部;第二锁定件24则可以锁定驱动桥总成4的输出端,以限制驱动桥总成4的内部旋转,即可以为驱动桥总成4施加无限大的负载,进而可通过扭力机1来测量其最大的静扭强度。

与前述抱紧机构3的结构相类似,第二导向件22也可以采用导向杆(柱)的结构,第二压盖23也可以设有导向孔,并通过导向孔套接于导向杆,来实现第二压盖23的滑动连接,当然,第二压盖23与第二导向件22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滑动配合结构,具体可参见有关第一导向件321部分的描述;第二压盖23上所设置导向孔的数量应当与导向杆的数量相一致,并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固定件也可以采用螺母,并拧接于第二导向件22,在第二压盖23与驱动桥总成4的横向端部相贴合时,该螺母能够向下抵紧第二压盖23,以通过第二压盖23来压紧驱动桥总成4的横向端部。

第二支基21可以包括顶板211、支柱212和第二底板213,顶板211、第二底板213可以分别安装于支柱212的上下两端;第二底板213上可以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213a,外设的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可以穿过该第二安装孔213a,以对第二支基21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顶板211可以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211a,这里的第一条形孔211a应当与第二导向件22的数量相一致,各第二导向件22可以一一对应地安装于相应第一条形孔211a,并能够通过在第一条形孔211a内的位移来调整第二导向件22的横向安装位置,以适应对具有不同横向尺寸的驱动桥总成4的横向端部进行固定。

第二锁定件24具体可以为法兰盘,其上可以设有若干锁孔241,外设的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能够穿过该锁孔241,并与半轴连接端相连,以锁定驱动桥总成4的输出端。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锁孔241的数量,其可以为四个、五个、六个乃至更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立板27和横板28,立板27可以固定于第二底板213,且立板27与第二底板213之间可以设有加强板、加强筋等形式的加强件272,以提高立板27与第二底板213的连接强度;立板27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条形孔271,横板28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安装于第三条形孔271,并能够通过第三条形孔271调整其垂向安装位置;横板28可以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四条形孔281,法兰盘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安装于第四条形孔281,并能够通过第四条形孔281调整其横向安装位置。如此设置,第二锁定件24即可以在横向、垂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以适应于对不同型号和结构尺寸的驱动桥总成4的输出端进行锁定。

上述第三条形孔271、第四条形孔281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也可以均为多个,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多个的方案,以保证第二锁定件24位置调整过程中的平衡性以及固定状态下的连接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在第二锁定件24与横板28中,一者可以设有滑槽,另一者可以作为滑轨,滑轨可以插接于滑槽,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以方便地调整第二锁定件24的横向安装位置。具体到本方案中,如图3所示,滑槽可以设置于第二锁定件24的底部,横板28可以相当于滑轨,其可以插装在滑槽内,第二锁定件24可以沿着该横板28进行横向滑动,更有利于保证第二锁定件24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静扭试验工装还可以包括防护罩5,该防护罩5包括呈筒状的罩体,扭力机1的输出轴能够穿过罩体,并与主减速器相连。采用这种结构,罩体可以对输出轴进行遮挡、防护,如果试验过程中因扭力过大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输出轴崩裂时,罩体可以对崩裂的断轴、碎片等进行遮挡,以防止对周围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结合图4,罩体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上罩51和下罩52,以方便与输出轴进行配合安装。

在一种方案(即图4的方案)中,上罩51周向的一个侧边与下罩52周向的一个侧边可以通过合页相连,上罩51可以绕合页的转轴进行转动,以打开或关闭罩体。当需要对接(或者拆除)输出轴与主减速器时,可以将上罩51旋转打开,以方便操作;而当输出轴与主减速器对接成功、准备开始试验时,则可以旋转上罩51,以使得上罩51扣合于下罩52,上罩51周向的另一侧边和下罩52轴向的另一侧边可以通过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相连,以围合形成上述的罩体。

在另一种方案中,上罩51周向的两个侧边与下罩52周向的两个侧边均可以通过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相连。如此设置,在对输出轴和主减速器进行拆装时,即可以直接将上罩51整体拆下,而当输出轴与主减速器连接完成、开始试验时,再通过连接件将上罩51整体安装于下罩52。

比较而言,在前一种方案中,由于上罩51周向的一个侧边已经与下罩52周向的一个侧边铰链,在翻转上罩51使得上罩51扣合于下罩52时,设置于上罩51周向另一侧边和下罩52周向另一侧边的连接孔可以直接相对,以方便连接安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当然,上述的两种方案均可以实现分体式罩体的技术效果,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下罩52还可以固定有可调节高度的支腿53,该支腿53可以包括相套接的第一套管531和第二套管532,二者中,一者可以与下罩52相连,另一者可以与第三底板54相连,在实施时,通过调整第一套管531、第二套管532相互套入深度的不同,可以调整支腿53的整体高度。在第一套管531和第二套管532之间还可以设有锁紧机构,以在高度调整完毕后锁定二者的相对位置,继而维持整个防护罩5的安装高度。

第三底板54上可以设有第三安装孔541,外设的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可以穿过第三安装孔541,以对防护罩5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

请再次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静扭试验工装还可以包括底座6,底座6可以设有若干沿横向和/或纵向延伸的安装槽61,前述的扭力机1、支架2、抱紧机构3以及防护罩5均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安装于安装槽61内,并能够通过安装槽61来调整各自的安装位置,以适应于对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驱动桥总成4进行测试。可以理解,这里的安装槽61应当为卡槽,以保证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的头部在插入安装槽61后不能够沿垂向向上拔出,进而能够固定上述的各部件。

以支架2为例,结合图3,支架2的第二底板213上设置有若干的第二安装孔213a,连接件可以采用t型螺栓(此处仅为举例,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首先确定支架2的摆放位置,然后,将t型螺栓倒插于安装槽61,即将t型螺栓的头部插入安装槽61内,以形成垂向上的卡接关系,t型螺栓可以在安装槽61内进行位移,并接近支架2,然后将t型螺栓的杆部插入第二安装孔213a内,再配合相应的螺母,即可对支架2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

在上述的各方案中,对于驱动桥总成4横向端部的固定主要依靠第二压盖23与顶板211进行配合,这种形式的支架2基本可以对板簧桥总成的横向端部进行可靠固定,但如果需要测试的对象变为摆臂桥总成,仅依靠第二压盖23即不能够进行可靠固定。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驱动桥总成4为摆臂桥总成时,结合图3、图5,可以在顶板211的上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座25,该支撑座25可以抬高顶板211的支撑位,以对摆臂桥总成的横向端部进行支撑;具体而言,支撑座25的上表面可以设有v形槽,该v形槽可以配合第二压盖23来夹紧摆臂桥总成的横向端部。上述支撑座25具体可以采用螺栓、螺钉等形式的连接件固定于顶板211。

同时,支架2还可以包括拉杆组件26,拉杆组件26可以包括基座261和拉杆262,拉杆262的一端可以铰接于基座261,另一端能够通过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与摆臂桥总成的支耳环41(用于连接弹簧的下端部)锁定,以限制摆臂桥总成的轴向位置。

拉杆组件26还可以包括转接板263,转接板263的一端可以固定于基座261,且转接板263可以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263a,外设的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能够穿过第二条形孔263a,以将转接板263固定于第二支基21,并能够通过第二条形孔263a,调整拉杆组件26的垂向安装位置,以适应不同型号摆臂桥的高度变化。

在进行试验时,如果驱动桥总成4为摆臂桥总成,则需要安装支撑座25来提高支撑高度(可以理解,不同的支撑座25所能够提供的支撑高度也不同),以通过支撑座25、第二压盖23对摆臂桥总成的横向端部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拉杆262与支耳环41进行锁定;如果驱动桥总成4为板簧桥总成,结合图6,则不需要支撑座25和拉杆组件26,此时,可以将支撑座25拆除,并将拉杆262摆动至不对板簧桥总成产生干涉的位置,然后再开始安装板簧桥总成进行试验。

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驱动桥总成扭试验工装,既可以对传统的板簧桥总成进行测试,也可以对摆臂桥总成进行测试,其所适用测试的驱动桥总成4的种类更多,可降低工装设备的设计和适用成本。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