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面料拉伸试验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8506发布日期:2024-05-17 13:0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面料拉伸试验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料拉伸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面料拉伸试验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现代城市化发展中,汽车已经作为人们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因为汽车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相对应的,作为汽车配件的生产量也会同步上升,而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大大影响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因此在汽车座椅面料的研究方面,有很多方向可以改进,也因此诞生出许多对汽车座椅面料拉伸度的测试研究项目,而传统的测试过程中往往因缺乏专业的仪器设备,导致测试结果精准度欠缺,测试结果单一,因此需要对现有状况做出改进。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1707551a的发明专利申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面料抗拉伸度测试设备,涉及面料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织物面料抗拉伸度检测设备只能对织物面料的横向或者纵向进行单一方向的抗拉伸度检测,功能较少、难以满足织物面料抗拉伸度多种检测需求的问题。一种织物面料抗拉伸度测试设备,包括有重力板、支撑座、导向轨、支撑板、支座和布料横向拉伸机构等;所述重力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座,两组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导向轨。该发明中通过布料横向拉伸机构、布料夹紧机构和布料纵向拉伸机构,既可以满足单一的横向或者纵向抗拉动度的检测需求,又可以满足同时对横向和纵向抗拉伸度的检测需要,实用性较好。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上述装置在对布料检测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撕拉式检测,在夹持机构夹持布料后,对布料进行拉伸,而布料受到夹持机构的拉扯后产生形变,直至布料受力形变至最大临界值后,布料因受力不均,内部交织原料被外力破坏产生断裂,进而导致布料被撕裂,而在布料被拉扯撕裂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是通过拉扯布料边缘位置进行撕裂,而布料因其生产原料、制作工艺、编制纹理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当布料被撕裂时,也会因其受力位置的不同和受力的大小或者快慢等情况的不同,导致无法精确计算出布料的断裂点,往往会导致布料的检测断裂点过于随机,会出现同种布料,有不同测试结果的情况出现,而且面料检测时仅靠肉眼观测,无法准确记录。还应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只是采用纵横的检测方式还是过于单一,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面料拉伸试验及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汽车座椅面料拉伸试验及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板上设有多方位移动组件,所述多方位移动组件顶部设有第一顶撑组件,四根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两组所述连接柱之间滑动安装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上表面的两端均设有拱形支架,所述拱形支架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纵向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纵向移动组件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底部固定安装有记录组件,四根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拱形支架上表面设有联动板,所述横板上表面倒置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联动板固定连接。

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方位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横向移动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顶部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纵向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纵向移动组件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撑组件,所述第二顶撑组件顶部固定安装有测力组件。

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丝杆滑台,所述丝杆滑台的两侧分别架设有导轨组件,两组所述导轨组件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板,且丝杆滑台与承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移动组件与第一纵向移动组件和第二纵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且第二纵向移动组件与横向移动组件呈十字状态交错设置在底板上。

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安装在第一纵向组件底部中心处的齿盘,所持第一纵向组件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齿箱,所述齿箱内旋转安装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有齿轮和主伞齿,且齿轮与齿盘啮合,所述齿箱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旋转输出端套设有副伞齿,且主伞齿与副伞齿啮合,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与第二旋转组件中的结构相同。

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齿盘下表面中心处的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空心柱,两根所述空心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限位板中心处,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第二升降组件中的结构相同。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力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组件顶部两侧的圆柱,两根所述圆柱的顶端均开设有台阶槽,两组所述圆柱的顶部分别套接有柱套和弹簧,且柱套的底部抵紧弹簧的顶部,两组所述柱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弧形板,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弧形板的内弧面相触。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记录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组件底部的容纳壳,所述容纳壳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导向柱,两根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第二气缸的端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底部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多个的屏闪灯和高清摄像头。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板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弹力板,所述弹力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工作板和所述弹力板上表面平铺有物料。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横向安装座和两组纵向安装座,所述横向安装座和两组纵向安装座内均卡接有直板。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形压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薄板,所述薄板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4、1、本发明使用弧形板顶撑物料的方式,使得物料受力均匀,并且由于弧形板的弧面特性,在物料受力形变的过程中,会因为弧顶部分接触的物料压力高于其他部分所受压力,因而布料的断裂处总是在弧顶出现,从而达到控制断裂点的方式,便于精准检测。

15、2、本发明采用四边固定的方式将物料固定,保证物料被固定时的稳定性,同时使用多面的方式,保证了夹持组件在夹持的过程中与物料有充足的接触面积,避免物料因夹持方式过于单薄而损坏。

16、3、本发明采用多种移动机构相互组合的方式,使得弧形板可以在物料下方进行多方位的旋转移动,不仅能满足传统的纵横方向上的检测,同时也能使弧形板以斜向的方式对物料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结果更多,检测结果更为多样化,完善化。

17、4、本发明在工作板的上方同样设置有可调节纵向方向和高度的记录组件,可在测试的过程中,时刻调整记录组件的水平高度来记录被检测物料的实时状态,通过屏闪灯和高清摄像头的相互配合,使得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