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品恒温保存直线自动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17819阅读:来源:国知局
保存模块工作时,电机自动退回至初始位置,远离热源或冷源,减少温度变化对电机的影响。
[0027]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8](I)本发明设有恒温保存单元,可以在加样前,对样品进行预热处理,或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反应试剂短缺、仪器其他模块故障、人手不足等突发状况时,可以暂时对样品进行恒温保存,当继续进行工作时,防止样品由于放置而出现微生物污染、浑浊变质、降解等问题,提高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0029](2)本发明中的电机在进样结束后可以自动退回到初始位置,远离热源或冷源,减少温度变化对电机的影响;
[0030](3)本发明可实现直线自动进样及精确定位,整个进样过程连续、稳定、可靠性好,且本发明机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整体尺寸一般不超过ISOcmX 90cmX 90cm,其尺寸主要取决于工件尺寸、行程和整机布局。小型化的产品设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仪器。
[0031]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宄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样品恒温保存直线自动进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恒温保存单元的剖视图;
[0034]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恒温保存单元的后视图;
[0035]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进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进样结构的侧视图;
[0037]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进样结构的后视图;
[0038]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检测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1、底板,2、第一侧框架,3、电机,4、顶板,5、第二侧框架,6、检测工件,7、盖板,8、滑道,9、恒温保存模块,10、球头柱塞,11、侧板,12、转接板,13、齿轮,14、导轨座,15、齿条,16、推板,17、第一传感器,18、导轨,19、滑块,20、挡片,21、第二传感器,22、第三传感器,23、第四传感器,24、恒温板,25、温度控制器,26、散热器,27、散热器翅片,28、风扇,29、风道,30、进风口,31、出风口,32、定位销孔,33、机械限位挡片,34、凸起筋板,35、第一凹槽,36、第二凹槽,37、冷凝水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2]图1?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形式,其包括机架、直线进样机构、滑道8和恒温保存单元9,其中所述恒温保存单元9包括恒温板24、散热器26、温度控制器25、风扇28和风道29。所述直线进样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滑道8上放置有检测工件6,所述直线进样机构推动所述检测工件6在所述滑道8上滑动;恒温板24,其固定在滑道8底板下侧;散热器26,其固定于恒温板24的下侧;温度控制器25,其被夹持在所述恒温板24和所述散热器26之间;风道29,其连接于所述散热器26 ;以及传感器系统,其检测所述滑道8上是否放置有所述检测工件6,及标记所述直线进样机构的位置。
[0043]所述散热器翅片27的末端还固定有风扇28,所述风道29上端设有进风口 30,空气经所述散热器翅片27和所述风扇28至出风口 31排出,所述恒温板24、所述温度控制器25和所述散热器26接触面还填充有环氧树脂,以增强导热能力。
[0044]所述的样品恒温保存直线自动进给结构,还包括:
[0045]机架,其包括顶板4、第一侧框架2、第二侧框架5和底板1,所述第一侧框架2和所述第二侧框架5都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板4和所述底板I之间,所述第一侧框架2和所述第二侧框架5相对平行设置;
[0046]直线进样机构,其包括导轨座14、导轨18、滑块19、挡片20、电机3、转接板12、推板16,所述导轨座14固定在所述顶板4上,所述导轨座14 一侧设有齿条15,所述导轨座14的另一侧固定有所述导轨18,所述滑块19与所述导轨18间为移动副连接,所述转接板12为L型,所述转接板12竖板的一面固定于所述滑块19上,所述转接板12竖板的另一面连接有挡片20,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转接板12水平板底面,所述电机3输出一端设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和所述齿条15啮合传动,所述推板16固定于所述连接板12水平板一端;
[0047]所述传感器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17、第二传感器21、第三传感器22、第四传感器23,所述第一传感器17固定在第二侧框架5上,检测所述滑道8上是否放置有待检测工件6,所述第二传感器21、第三传感器22、第四传感器23依次固定在所述顶板4上,分别标记所述直线进样机构的零点位置、工作位置、抛弃位置,在所述零点位置,所述挡片位于所述第二传感器21触发位置;
[0048]两侧板11,其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框架2、第二侧框架5,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滑道8的两侧,所述两侧板11将所述机架、滑道和所述恒温模块9紧配固定在一起。
[0049]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滑块19中轴线位置还设置有定位销孔32,所述转接板12通过定位销32固定于所述滑块19,保证所述转接板12上连接的推板16与所述检测工件6始终为面接触。
[0050]所述滑道8的上端还设有盖板7,可以减少样品恒温保存时由于空气对流引起的热功率损失,降低样品温度的波动性。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滑道8上表面还设置有冷凝水沟槽37,防止冷凝水对检测工件6的污染。所述滑道8两侧设置有凸起筋板34,所述检测工件6两侧水平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凹槽35,用于导向和防止出现倾覆。所述滑道8两侧末端还设置有球头柱塞10,所述检测工件6两侧竖直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凹槽36,当检测工板6进给至工作位置,所述球头柱塞10被压缩卡至所述第二凹槽36内,对所述检测工板6施加压力并进行自动定位。
[0051]所述温度控制器25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既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通过改变直流电流的极性来实现热面和冷面的交替。当样品需要低于环境温度进行保存时,温度控制器25与恒温板9接触的面为制冷面,当样品需要高于环境温度进行保存时,温度控制器25与恒温板9接触的面为加热面。
[0052]其中,所述恒温板24和所述滑道8底板由密度较小且导热系数较高的铝板制成,利于热量由恒温板向滑道的传导;所述侧板11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减少温控部分的热量向空气中散失。
[0053]所述第一传感器17为反射型微型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21、所述第三传感器22和所述第四传感器23均为凹槽性微型光电光电传感器,所述挡片20穿过所述凹槽时,随着对发射光的阻断和导通,可以精确的对直线机构进行定位。
[0054]所述电机3为步进电机,所述导轨座14两端位置都设置有机械限位挡片33,保证齿轮13和齿条15始终啮合。所述齿条15和所述齿轮13均为小模数直齿齿轮,所述所述齿条15和所述齿轮13的材质均为工程塑料。
[0055]所述样品恒温保存直线自动进给机构的工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