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校正钟表显示机构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040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校正钟表显示机构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校正显示时间指 示一一例如日期、星期、月份等一一的机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时间指示的机构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构件,例如盘或环,该 显示构件由驱动机构致动而转动。用于这种显示机构的校正装置对于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所述校正装置主要包^i殳置成占据至少一个时 间指示校正位置的上条柄轴、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上条柄轴上的小齿轮、 在柄轴处于校正位置时与该小齿轮啮合的中间轮、以及由该中间轮致动且 与第一显示构件配合工作的校正轮副。该单元通常在表盘侧安装在机板上。
当显示机构具有两个显示构件时,校正轮副可滑动地安装在两个校正 位置之间,以便通过使上条柄轴的转动反向而产生从一个校正位置到另一 个校正位置的转换。因此,校正轮副例如安装在由中间轮致动的杆上。由
中间轮、杆和校正轮副形成的组件位于上条柄轴附近的3点钟处。这会占 据较大的空间,如果上条柄轴的附近有其它零部件,那么这会使得不方便 包含该组件。特别是当计时器计数芯轴(chronograph counter arbour)在 上条柄轴附近穿过机板时,就是如此。因此,用于显示机构校正装置的可 用空间大大受到限制。
解决这个难点的一个方案是,4吏用 一系列安装成围绕各个计时器的芯 轴自由转动的中间轮,将杆-校正轮副单元移至机板的另一部分,例如移至
9点钟处。此方案在才;i4l上占用大量空间。如果才W反已经被驱动机构占据,
就难以执4亍此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校正显示机构的时间指示的装置来克服此缺
点,其中,杆-校正轮副单元被移至机板的9点钟、6点钟或12点钟的扇区
之一,从而释放该板上的有用空间。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校正由钟表显示机构提供的时间指示
的装置,该钟表显示机构是包括第一显示构件的类型的,该校正装置具有 -上条柄轴,该上条柄轴设置成占据至少一个时间指示校正位置, -小齿轮,该小齿轮安装在上条柄轴上且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该上
条柄轴上,
誦中间校正轮,该中间校正轮在上条柄轴占据所述校正位置时运动学 地连接到所述小齿轮,和
-校正轮副,该校正轮副与显示构件配合工作且由所述中间校正轮致
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校正轮由具有内周和外周的环形成,所述内周 和外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齿圏,该齿圏至少间接地与校正轮副啮合。
由于其环形的几何形状,中间校正轮使得在其内周内侧的空间自由, 这意味着零部件——例如计数芯轴——可容纳在该空间内。此外,如果中 间校正轮的直径与校正装置的其它零部件相比较大,则杆-校正轮副单元可 从很靠近上条柄轴的位置移开,从而使得在中间校正轮内侧的大量空间自 由。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中间校正轮环绕所有的计数器芯轴,且杆-校正轮副单元移至9点钟处。


从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显示机构校正装置的示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该示例通过参照附图经由非 限制性图示给出,其中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校正装置的俯视图;图2至图4是该装置分别沿轴线AA、 BB和CC的剖视图,以及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校正装置的变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示出用于钟表的机板10,在该机板上, 一侧安装有带有计时器机 构的机械式或电机械式机芯(未示出),另一侧安装有时间指示显示机构 12及其校正装置14。用于承载小时和分钟显示构件(未示出)的中央芯轴 15和分别位于4点钟和8点钟处的属于计时器才几构的分钟和小时计数器的 两个芯轴16和18穿过机板10。
时间指示显示机构12是常规类型的。该时间指示显示机构12具有由 带有内齿圏24的环22形成的数字式日期指示器20。日期指示器20安装 在日历板26上,该日历板26旋柠到机板10上且具有为此目的而设置的凹 部28。日期指示器20由跳簧29成一定角度地定位,且由保持板30沿轴 向保持且由其引导而转动,该保持板30固定在日历板26上。显示机构12 还包括星期显示构件,例如指针,这在图1中看不到。星期显示构件安装 在机板10的中央且固定在轮副32上,该轮副32由星期星形轮34和校正 星形轮36形成。
日期指示器20和星期显示构件由驱动机构38驱动而转动,该驱动机 构38位于11点钟处且包括驱动轮副40,该驱动轮副40由不可相对转动 地固定在;f皮此上的轮42和指状部44形成。指状部44与齿圏24以及星期 星形轮34配合工作。轮42由小齿轮46驱动,该小齿轮46由穿过机板IO 的芯轴运动学地连接到机芯上。
所描述的显示才几构12定位在表盘(未示出)后面。该显示机构12可 通过在表盘中形成的第一孔显示日期以及通过星期指针显示相应的星期, 该星期指针与固定在表盘上的星期指示配合工作。
下面有利地参考图2至图4,这些图示出沿剖面AA、 BB和CC观察 的校正装置14。显示机构12的校正装置14以常规方式具有上条柄轴50, 该上条柄轴在机板10中被引导而转动。滑动小齿轮52不可相对转动地固 定在上条柄轴50上,且可在校正位置A和上条位置B之间移动。在校正位置A处,滑动小齿轮52与第一中间轮54啮合,该第一中间轮54安装 成在机板10上自由转动并与第二中间轮56啮合,该第二中间轮56安装成 在日历板26上自由转动。
第二中间轮56与中间校正轮58啮合,该中间校正轮58由具有内齿圏 62的环60形成。中间校正轮58由其外周引导而在日历板26上转动。为 此在日历板26中设置凹部63。中间校正轮58还由三个带肩螺钉64a、64b、 64c沿轴向保持,所述三个带肩螺钉以一定角度分布在中间校正轮的外周 上。中间校正轮58的直径接近日期指示器20的直径,且该中间校正轮58 定中心成大致围绕芯轴15、 16和18以及驱动机构38和校正装置14的各 个元件。
中间校正轮58致动双校正器66,该双校正器66安装在日历板26上 的9点钟处,且由安装在杆70上的校正轮副68形成。杆70围绕垂直于机 板10的枢转轴线XX可枢转地安装在分别为A,和B,的第一校正位置和第 二校正位置之间。杆70包括安装在控制轮74上的板72,该控制轮74的 转动轴线与枢转轴线XX重合,并且该控制轮74与中间校正轮58啮合。 控制轮74还通过摩擦簧76部分固定在板72上。小齿轮78安装在板72 上,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控制轮74上,并与校正轮副68啮合。在第一 校正位置A,处,校正轮副与日期指示器20的齿圏24啮合;在第二校正位 置B,处,校正轮副与中间星形轮80啮合,该中间星形轮80与校正星形轮 36啮合。在该实施例的变型中,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校正轮 副68可滑动地安装在形成于日历板26中的长形孔内。
应当注意,所描述的校正装置14与常规校正装置相比具有两个重要的 优点。首先,中间校正轮58的环形几何形状使得其中心处的空间自由。在 此情况下,该空间被属于驱动机构38、校正装置14的零部件以及被芯轴 15、 16和18占据。其次,由于中间校正轮58的直径与日期指示器20的 直径接近,即,是机板10的直径的大约三分之二,中间校正轮58可移动 双校正器66,该双校正器66由于在4点钟处的分钟计数器芯轴16而不能 安装在上条柄轴50的附近。在该示例中,双校正器66被移至9点钟处,但是该双校正器也可在6点钟或12点钟处,或者在机板10上有空间接纳 该双校正器的任何其它位置。此外,双校正器66相对于机板10被移动, 而在所述才;i4l上没有丧失任何有用的空间。校正装置14的这种设置形式对 于被多个芯轴穿过的机板来说是有利的,在实践中不论芯轴的位置如何都 是这样。下面可以看出,可设想校正装置14的用于特殊的芯轴位置的其它 设置形式。
校正装置14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上条柄轴50被沿顺时针方向致动并 且滑动小齿轮52处于校正位置A时,第一中间轮54被沿逆时针方向驱动, 该第一中间轮54从而沿顺时针方向驱动第二中间轮56。第二中间轮56与 中间校正轮58啮合,该中间校正轮58顺时针转动,且继而沿顺时针驱动 杆70的控制轮74。控制轮74在摩擦簧76的作用下使板72枢转,直到校 正轮副68与日期指示器20啮合为止。然后,控制轮74与板72断开联接, 并通过小齿轮78致动校正轮副68。校正轮副68通过使日期指示器20逆 时针转动而校正该日期指示器20。当上条柄轴50被沿逆时针方向致动并 且滑动小齿轮52处于校正位置A时,该组中间轮54、 56、 58沿与前面的 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且杆70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直到校正轮副68与中 间星形轮80啮合为止。中间星形轮80沿顺时针方向驱动校正星形轮36, 从而允许校正星期显示构件。
下面参考图5和图6,这些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校正装置14的变型。 图5所示的校正装置14与图1至图4所示的校正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 中间校正轮58的直径小于日期指示器20的半径,并且该中间校正轮58 相对于机板10偏离中心,以便主要占据3点钟和6点钟之间的四分之一区 域。在中间校正轮58的中心处的自由空间主要被分钟计时器芯轴16占据。 应当注意,与前面的实施例不同,机板10的中央处的芯轴15不在此空间 内。双校正器66位于6点钟处,即,在分钟计数器芯轴16和小时计数器 芯轴18之间。此外,中间校正轮58的齿圏62位于其外周上,而不是其内 周上,并且中间校正轮58由其内周引导而转动。这种设置形式适合于被中 央芯轴15和分别在4点钟和8点钟处的两个偏离中心的芯轴16和18穿过的机板10。
最后,图6所示的校正装置14与前述校正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 校正轮58的直径小于日期指示器20的直径,但是大于日期指示器20的半 径。中间校正轮58还相对于机板10偏离中心,以便主要占据9点钟和3 点钟之间的一半区域。中央芯轴15在其中心处的自由空间中。如在前面的 示例中一样,齿圏62是外齿圏,而不是内齿圏。所述设置形式适合于被分 别位于中央、4点钟、8点钟和6钟点处的四个芯轴15、 16、 18和82穿过 的才腺。
为了满足要求,可设想其它校正装置设置形式。所有这些设置形式都
具有环形中间校正轮,该中间校正轮具有内齿圏或外齿圏,该中间校正轮 由其周部之一引导而转动。
当然,根据本发明的校正装置并不限于已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由 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想各种 简单的替代方案和变型方案。
特别应当注意,在前面的描述中,中间校正轮58由其外周或内周引导 而转动。在一个变型方案中,中间校正轮58例如可由带有圆形肋的环60 形成,该圆形肋接合在形成于日历板26中的凹槽内。
还应当注意,在图5和图6所示的变型方案中,校正装置14不包括第 二中间轮56。同样,显然,第一中间轮54对于校正装置14来说不是必不 可少的,中间校正轮58可直接与滑动小齿轮52啮合。
9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校正由用于钟表的显示机构(12)提供的时间指示的装置(14),该显示机构(12)是包括第一显示构件(20)的类型的,该校正装置包括-上条柄轴(50),该上条柄轴设置成占据至少一个时间指示校正位置(A),-小齿轮(52),该小齿轮安装在上条柄轴(50)上且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该上条柄轴(50)上,-中间校正轮(58),该中间校正轮在上条柄轴(50)占据所述校正位置(A)时运动学地连接到所述小齿轮(52),和-校正轮副(68),该校正轮副与所述显示构件(20)配合工作且由所述中间校正轮(58)致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校正轮(58)由具有内周和外周的环(60)形成,所述内周和外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齿圈(62),该齿圈(62)至少间接地与所述校正轮副(68)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校正轮 (58)由所述内周或外周中的一个引导而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校正轮 (58)由固定在所述环(60)上的肋引导而转动。
4. 4艮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校正装置安装在4皮多个芯轴(15, 16, 18)穿过的机板(10)上,并且所 述中间校正轮(58)可绕所述芯轴中的至少一个(16)转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芯轴(15, 16, 18)穿过所述^ (10),所述芯轴中的一个(15)相对于机板(10)处 于中心,其余两个(16, 18)偏离中心,并且所述中间校正轮(58)可绕 所述三个芯轴(15, 16, 18)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构件(20 )由环(22 )形成,并且所述中间校正轮(58 )的直径接近所述显示构件(20 ) 的直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轮副(68) 设置在所述^141 (10 )上的大致9点钟处。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校正轮 (58)可绕单个偏离中心的芯轴(16)转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构件(20 ) 由环(22 )形成,并且所述中间校正轮(58 )的直径接近所述显示构件(20 ) 的直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轮副(68) 设置在所述机板(10)上的大致6点钟处。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校正轮副(68 )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 在第一位置(A,)处,该校正轮副(68)与所述第一显示构件(20)配合 工作,在第二位置(B,)处,该校正轮副(68)至少间接地与第二显示构 件配合工作。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轮副(68) 安装在杆(70)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轮副(68 ) 可滑动地安装在长形孔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校正由钟表显示机构提供的时间指示的装置,该钟表显示机构是包括第一显示构件的类型的,该校正装置包括上条柄轴,该上条柄轴设置成占据至少一个时间指示校正位置A;小齿轮,该小齿轮不可相对转动地联接在上条柄轴上;校正运动传递器,该校正运动传递器在柄轴占据所述校正位置A时运动学地连接到所述小齿轮;以及校正轮组件,该校正轮组件与显示构件接合且由校正运动传递器操纵。根据本发明,所述校正运动传递器由具有内周和外周的环形成,所述内周和外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齿,所述齿至少间接地与所述校正轮组件啮合。
文档编号G04B27/00GK101681149SQ200880018971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4日
发明者O·马勒, S·德托里 申请人: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