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29261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挤出吹塑制品壁厚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 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吹塑制品壁厚过大会导致制品超重和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并降低生产效率;壁厚过小则会导致制品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目前, 工业生产中采用在挤出吹塑机上安装型坯壁厚程序控制器的方法来实现 对吹塑制品壁厚的控制。型坯壁厚程序控制器通过电液伺服系统使机头芯 棒或口模上下移动以改变机头模口间隙大小,从而获得所需的型坯壁厚分 布,使吹塑制品壁厚分布满足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吹塑过程中不可避免 地存在着各种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如电源电压、熔体温度、液压系 统等的变化引起机头间隙的波动,导致制品实际壁厚与目标壁厚存在较大 的偏差,结果造成产品废品率较高、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吹 塑制品壁厚进行在线控制,使得吹塑制品壁厚满足要求。挤出吹塑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型坯成型、型坯吹胀以及制品的 冷却固化。型坯成型作为整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阶段中型坯的尺寸直接决定最终制品的尺寸和性能。因此,在挤出吹 塑过程中,如果成型的型坯壁厚分布与成型制品所要求的型坯壁厚分布一 致,则能够保证所得制品的壁厚分布满足要求。因此,对于挤出吹塑制品 壁厚分布壁厚在线控制来说,可以通过控制型坯壁厚分布来间接控制制品 的壁厚分布。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在线获取型坯壁厚分布,具体是釆用摄像机拍 摄型坯的外部轮廓,同时用划线器以一定时间间隔在型坯上做标记,通过 图像分析可以确定型坯的直径分布,再借助一些简单假设,计算出型坯的 壁厚分布。这种方法理论简单,实验装置简易。但目前该技术仅用于测量 型坯壁厚分布及直径分布,并未见实时利用图像识别获取的型坯壁厚分布 信息进行反馈控制(即对机头模口间隙进行控制)的技术公开。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吹塑制品壁厚控制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 能对制品壁厚进行在线控制,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稳定、产品合格率高 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系统实现的挤出吹塑制品 壁厚在线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 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包括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工控处理模块、 模口间隙控制模块,所述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与工控处理模块相连接, 所述工控处理模块与模口间隙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包括转速测量装置、划线器、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光电传感器,所述摄像机与图像采集卡相连接,所述图像采 集卡、转速测量装置、划线器、光电传感器与工控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 工控处理模块装有图像分析软件。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挤出机头的下方,其镜头与型坯中间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与机头中心线垂直,与中心线的距离为40 50 cm,所述摄像机与图像采集卡相连接。所述划线器安装在挤出机头的下方2 3 cm的位置,划线器可以沿着 水平方向调节位置,划线器与水平方向调节组件相连,所述划线器还通过 RS232串口与工控机相连接,通过工控机可以控制墨迹的频率。所述转速测量装置通过RS232串口与工控机相连接,用于检测型坯挤 出过程螺杆的转速,从而可以获得准确的挤出流量。所述转速测量装置可 选用上海擎科仪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FT的多功能转速频率测、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机头下方,其光路与机头中心线相交并与之垂 直,其具体的安装高度由所需型坯长度决定;所述光电传感器还通过RS232 串口与工控机相连接,用于检测型坯长度,当型坯到达一定长度是,光电 传感器将发出信号给工控处理模块,进行后续的吹塑加工并进行型坯成型 的图像采集。所述工控处理模块包括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输出端口、多串口扩 展卡,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输出端口与工控机相连接,所述工控机还通过输出端口与其它外接设备(如显示器)相连接;所述工控机装有图像 分析软件。所述模口间隙控制模块包括型坯壁厚控制板、伺服阀和液压系统,所 述型坯壁厚控制板与伺服阀相连接,所述伺服阀与液压系统相连接。一种利用上述系统实现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方法,包括下述 步骤(1) 根据具体吹塑制品的壁厚分布要求,通过反复调试获得所需的 机头模口间隙曲线,使最终壁厚符合目标壁厚要求,然后启动型坯壁厚在 线检测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在线获取型坯的壁厚分布数据,该型坯壁 厚分布数据将作为吹塑的目标型坯壁厚分布。(2) 将步骤(1)中所得的机头模口间隙曲线作为初始值输入到工控 处理模块,并由工控处理模块调节模口间隙控制模块,对机头模口间隙进 行控制,进行吹塑操作。(3) 在吹塑过程中,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自动获得挤出型坯的壁 厚数据,然后将所获的型坯壁厚信息反馈到工控处理模块进行存储。(4) 分析检测的型坯壁厚分布曲线与步骤(1)中所得的目标型坯壁厚分布曲线的差异程度,并启动模糊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获得修正后的机头 模口间隙曲线,把修正后的机头模口间隙曲线输入到工控处理模块和模口 间隙控制模块,调节机头模口间隙进行下一次的吹塑操作,直到挤出型坯 壁厚满足要求。所述步骤(1)具体可为对一有特定壁厚要求的吹塑制品,根据其 壁厚分布数据,通过反复调试使最终壁厚符合目标壁厚要求,获得符合目 标壁厚要求的吹塑制品后,为了得到此时的型坯壁厚分布数据,壁厚控制 系统启动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转速测量装置开始测量螺杆转速,并将转速通过RS232串口传输到工控机,当挤出型坯到达光电传感器所在位置 时,启动摄像机摄像系统,并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实时传输给工控机, 分析软件将对采集回来的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型坯的外径,内径,及型坯 的壁厚分布等数据。所述步骤(3)具体可为挤出开始时,转速测量装置就开始测量螺杆转速,并将转速通过RS232串口传输到工控机,工控处理模块将记录不 同时间的螺杆转速,同时启动划线器,根据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划线,当挤 出型坯到达光电传感器所在位置时,启动摄像机摄像系统,并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实时传输给工控机,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可以得到型坯的外 径,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算出型坯的内径和壁厚分布。所述步骤(4)中,所谓模糊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是在迭代学习控制的 基础上,增加一个模糊控制环节。建立模糊控制规则的主要方法如下如 果壁厚误差是正的,并且有增大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负大;如果壁厚 误差是正,并且有减小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负小;如果壁厚误差为负, 并且有增大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正大;如果壁厚误差是负,并且有减 小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正小。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是在实际的吹塑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如电源电压、熔体温度、液压系统等的变 化引起机头间隙的波动,使得型坯壁厚分布与目标值存在较大的偏差,从 而导致制品壁厚与目标壁厚不一致。此时必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应调节 机头间隙以弥补因为干扰而出现的吹塑制品壁厚的变化。对制品壁厚进行 在线控制,需要在线获取反映吹塑制品壁厚的过程参数,由于制品的壁厚 分布主要由吹胀前型坯的壁厚分布决定,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型坯壁厚分 布来间接控制所对应的制品壁厚分布。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在线获取型坯壁厚分布,具体是用划线器以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划线,同时采用摄像机 拍摄型坯的外部轮廓,通过图像分析可以确定型坯的直径分布,再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便可以算出型坯的内径和壁厚分布。从调节过程来看,控制变 量(模口间隙变化曲线)与控制目标(型坯壁厚分布)之间呈高度非线性 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因此,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效果不理 想,本发明采用模糊迭代学习控制的算法,将迭代学习控制与模糊控制相 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加速了迭代学习的速度,有效地避免了传统 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 实时测量反馈调节控制,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材料消耗。本发 明对吹塑过程进行在线控制可以克服因各种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导 致的制品壁厚偏差。通过对型坯壁厚进行在线检测,并结合智能化的控制 算法,对机头模口间隙曲线实行反馈调节控制,使吹塑制品壁厚重新回到 预定要求范围内。因此,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材料消耗、 减少废品率。(2) 利用本发明对型坯壁厚进行在线检测,可以保证产品性能稳定。在吹塑生产过程中,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是采用抽查法,即每生产一定量 的制品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制品进行壁厚检测。这种方法是基于概率论的抽 样检査法,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漏检。本发明对型坯壁厚进行在线检 领U,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100%的检验。在线检测的壁厚数据可以用于 产品质量控制,以改善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3)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现容易、成本较低,可方便地应用于对现 有的吹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显著提高吹塑产品的性能和合格率。


图1是本发明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的 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总控制程序流程框图。图3是本发明型坯壁厚在线检测系统得到的一帧图片。图4是本发明型坯边界和表面墨痕的检测结果。图5是本发明方法中的模糊迭代学习控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图l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图1可见,本挤出吹塑制品壁厚控制 系统包括机头l、伺服阀2、挤出机3、转速测量装置4、可编程控制器上位 机5、可编程控制器下位机6、型坯壁厚控制板7、 RS232通信卡8、显示器9、 视频输出卡IO、 RS232串口扩展卡11、工控机12、图像采集卡13、划线器 14、光电传感器15、摄像机16;所述摄像机16通过电缆与图像采集卡13相 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卡13通过PCI总线插于工控机12的主板上,视频输出 卡10通过VGA总线插于工控机12的主板上,视频输出卡10与显示器9相连 接,转速测量装置4、划线器14和光电传感器15分别通过电缆与RS232串口 扩展卡ll的COMl、 COM2和COM3相连接,可编程控制器上位机5与可编 程控制器下位机6通过电缆相连接,型坯壁厚控制板7安装在可编程控制器 下位机6上,伺服阀2与型坯壁厚控制板7相连接,工控机12通过RS232串口 12及RS232通信卡8与可编程控制器下位机6相连接。本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各部分选型如 下机头1可选用普通收敛型机头;伺服阀2可选用M(X)g公司的G631-3005A;挤出机3可选用张家港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5升挤出 吹塑机;转速测量装置4可选用上海擎科仪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MFT的多功能转速频率测量仪、可编程控制器上位机5、可编程控制器下 位机6、型坯壁厚控制板7、 RS232通信卡8可选用Barber-Colman公司的 49N0-0G1AY-Y00-0-00带型坯壁厚控制板的控制器;显示器9可选PHILIPS 公司的107P5;视频输出卡10ATI Radeon的HD2600XT; RS232串口扩展 卡11可选用捷瑞公司生产的JaRa 1104;工控机12可选用ADVANTECH 公司的AIMB-742工控机;图像采集卡13可选用CREATIVE公司生产的 RT-300、划线器14可选用博山新特电机厂生产的型号为61K180RA-AF的 调速电机并装上画笔;光电传感器15可选用欧姆龙的E3X-MA11;摄像机 16可选用Unican生产的HV-2616。然后按上面说明书所述的连接关系进行 安装连接,便能较好地实现本在线控制系统。利用图1所示系统实现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方法的操作步骤 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1) 对一有特定壁厚要求的吹塑制品,根据其壁厚分布数据,通过反 复调试使最终壁厚符合目标壁厚要求,获得符合目标壁厚要求的吹塑制品 后,启动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划线器开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在型坯 丄划线,同时转速测量装置开始测量螺杆转速,并将转速通过RS232串口 传输到工控机,当挤出型坯到达光电传感器所在位置时,启动摄像机摄像 系统,并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实时传输给工控机(图3是型坯壁厚在线 检测系统得到的一帧图片),分析软件通过对型坯的实际尺寸与图像中像素 个数比较,就能得出实际尺寸与像素的比例关系。根据相邻两个墨痕之间 的像素差,就可以从检测结果中算出型坯的外径及每个墨痕的距离,(图4 是型坯边界和表面墨痕的检测结果),分析软件根据实时记录的螺杆转速与 划线器的频率可以得到每个墨痕的重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型坯 的内径及型坯的壁厚分布等数据。(2) 将步骤(1)中所得的机头模口间隙曲线作为初始值输入到工控 处理模块,并由工控处理模块调节模口间隙控制模块,对机头模口间隙进 行控制,进行吹塑操作。(3) 在吹塑过程中,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自动获得挤出型坯的壁工控处理模块。(4)计算机根据输入信息对制品的壁厚进行分析记录,并计算出检 测值与目标值的偏差量,将该偏差量与记录的制品壁厚曲线进行分析,并 进行模糊迭代学习控制计算(具体流程见图5),得出新的机头模口间隙曲 线对吹塑过程进行控制,以实现吹塑过程的在线控制。控制量的输出是通过RS232串口 11及RS232通信卡8与可编程控制器下位机6相连,然后 传输到型坯壁厚控制板7,型坯壁厚控制板7根据输入的数据驱动伺服阀 2,从而实现模口间隙的控制并进行下一次的吹塑操作,如此循环,直到 所获的制品壁厚满足要求。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 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 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工控处理模块、模口间隙控制模块,所述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与工控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工控处理模块与模口间隙控制模块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 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包括转速测量装 置、划线器、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光电传感器,所述摄像机与图像采集 卡相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卡、转速测量装置、划线器、光电传感器与工控 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工控处理模块装有图像分析软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 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挤出机头的下方,其镜头与 型坯中间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与机头中心线垂直,与中心线的距离为40 50cm,所述摄像机与图像采集卡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 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器安装在挤出机头的下方4 5cm的 位置,划线器通过RS232串口与工控机相连接;所述转速测量装置通过 RS232串口与工控机相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和反射器安装在机头下方, 其光路与机头中心线相交并与之垂直,其具体的安装高度由所需型坯长度 决定;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RS232串口与工控机相连接,用于检测型坯长 度,当型坯到达一定长度是,光电传感器将发出信号给工控处理模块,进 行后续的吹塑加工并进行型坯成型的图像采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 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处理模块包括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 输出端口、多串口扩展卡,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输出端口与工控机相连 接,所述工控机通过输出端口与外接设备相连接。 .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口间隙控制模块包括型坯壁厚控制板、伺服阀和液压系统,所述型坯壁厚控制板与伺服阀相连接,所述伺服阀与 液压系统相连接。
7、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系统实现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 根据具体吹塑制品的壁厚分布要求,通过反复调试获得所需的 机头模口间隙曲线,使最终壁厚符合目标壁厚要求,然后启动型坯壁厚在 线检测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在线获取型坯的壁厚分布数据,该型坯壁 厚分布数据将作为吹塑的目标型坯壁厚分布;(2) 将步骤(1)中所得的机头模口间隙曲线作为初始值输入到工控 处理模块,并由工控处理模块调节模口间隙控制模块,对机头模口间隙进行控制,进行吹塑操作;(3) 在吹塑过程中,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自动获得挤出型坯的壁 厚数据,然后将所获的型坯壁厚信息反馈到工控处理模块进行存储;(4) 分析检测的型坯壁厚分布曲线与步骤(1)中所得的目标型坯壁 厚分布曲线的差异程度,并启动模糊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获得修正后的机头 模口间隙曲线,把修正后的机头模口间隙曲线输入到工控处理模块和模口 间隙控制模块,调节机头模口间隙进行下一次的吹塑操作,直到挤出型坯 壁厚满足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1)为对一有特定壁厚要求的吹塑制品,根据其壁厚 分布数据,通过反复调试使最终壁厚符合目标壁厚要求,获得符合目标壁 厚要求的吹塑制品后,为了得到此时的型坯壁厚分布数据,壁厚控制系统 启动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转速测量装置开始测量螺杆转速,并将转速 通过RS232串口传输到工控机,当挤出型坯到达光电传感器所在位置时, 启动摄像机摄像系统,并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实时传输给工控机,分析 软件将对采集回来的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型坯的外径,内径,及型坯的壁 厚分布等数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3)为挤出开始时,转速测量装置就开始测量螺杆转 速,并将转速通过RS232串口传输到工控机,工控处理模块将记录不同时 间的螺杆转速,同时启动划线器,根据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划线,当挤出型 坯到达光电传感器所在位置时,启动摄像机摄像系统,并通过图像采集卡 将图像实时传输给工控机,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可以得到型坯的外径,再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算出型坯的内径和壁厚分布。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谓模糊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是在迭代学习控制 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模糊控制环节。建立模糊控制规则的方法如下如果 壁厚误差是正的,并且有增大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负大;如果壁厚误 差是正,并且有减小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负小;如果壁厚误差为负, 并且有增大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正大;如果壁厚误差是负,并且有减 小的趋势,那么壁厚变化为正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系统,包括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工控处理模块、模口间隙控制模块,所述型坯壁厚在线检测模块与工控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工控处理模块与模口间隙控制模块相连接。一种挤出吹塑制品壁厚在线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通过调试获得目标型坯壁厚分布;在线获取型坯壁厚分布信息;采用模糊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在线修正机头模口间隙曲线,使最终制品壁厚分布符合要求。本发明稳定、操作简单、实现容易、成本较低,具有实时测量反馈调节控制,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材料消耗,保证产品性能的优点,可方便地应用于对现有的吹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显著提高吹塑产品的性能和合格率。
文档编号G05D5/00GK101249721SQ200810026770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3日
发明者李炯城, 黄汉雄, 黄耿群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