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980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所述数据通信设备 附着于生物体,并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执行通信。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进行通信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
通信设备。例如,未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2-259569公开了一 种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当用户使用抽水马桶时,该设备通过 用户身体来发送信号。
从这种数据通信设备附着于生物体,使用由电池提供的电能来采 集和处理数据,并执行数据通信的特征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生物体附 着式数据通信设备使用电池作为电源。
在这种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中,当电池耗尽时,设备关闭, 导致数据丢失,而且需要更换电池。相应地,期望延长电池寿命,并 尽可能减少电池更换次数。可以增大电池容量以延长电池寿命,但是 电池的大小和重量增大,使得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本身变得较 大,从这种设备被附着至生物体的特征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利的。
相应地,需要一种能够抑制电池容量而延长电池寿命的技术。
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确定使用环境,并根据使用环境终止不必 要的供电以节约能量的技术。例如,未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4-9140公开了一种打盹检测(snooze detection)设备,该设备检测 用户打盹,并当用户处于打盹状态时自动切断不必要的电源。
然而,这种打盹检测设备仅开启/关闭外部设备,并且该公开文献 并未公开或提出能够抑制依靠电池操作的该打盹检测设备自身的任何 电能消耗的技术。相应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难以使用该技 术来节约能量,因此该技术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环境提出的,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延长生
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的电池寿命。
为了实现这个示例性目的,本发明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
是一种附着于生物体、并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与外部设备进
行通信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通过作为介质的生物体来执行通信; 数据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外部设备执行数据通信; 附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数据通信设备是否附着至生物体;以及 电源单元,并且其中
当附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数据通信设备附着至生物体时,电源 单元向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附着检测单元提供操作电源,当附 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数据通信设备未附着至生物体时,电源单元终 止或抑制对至少通信单元的供电。
本发明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是一种附着于生物体、并通 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 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装置,通过作为介质的生物体来执行通信; 数据处理装置,通过通信装置与外部设备执行数据通信; 附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数据通信设备是否附着至生物体;以及 电源装置,并且其中
当附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数据通信设备附着至生物体时,电源 装置向通信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附着检测装置提供操作电源,当附 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数据通信设备未附着至生物体时,电源装置终 止或抑制对至少通信装置的供电。


通过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优点 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 的结构;
图2用于解释图1中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人体附着标签的结构; 图4用于解释图3中的人体附着标签的电源模式如何改变; 图5示出了心跳传感器的配置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人体附着标签的结构;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人体附着标签的结构;以

图8示出了与本发明的人体附着标签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的配置示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生物体附着式数 据通信设备的解释。
本实施例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附着于生物体(如人
体),并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如图l所
示,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具有通信单元12、数据处理单元
13、附着检测单元14和电源单元15。 .
通信单元12具有发送/接收电极,该电极经由绝缘体电连接至生物 体,通信单元12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执行与外部设备(例如 在抽水马桶处提供的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
例如,通信单元12使用由数据处理单元13提供的用于发送的基带 信号来调制载波,以创建发送信号,并经由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 通过发送/接收电极将所创建的发送信号发送至外部设备。此外,例如, 通信单元12通过发送/接收电极经由生物体接收从外部设备发送的信 号,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以再生基带信号,并将再生的基带信号提供 给数据处理单元13。
数据处理单元13具有处理器、内部存储器等,并执行各种数据处理。例如,数据处理单元13采集来自未示出的传感器等的各种数据,
处理所采集的数据,以创建要发送至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
提供给通信单元12。此外,当从通信单元12提供来自外部设备的接收 数据时,数据处理单元13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附着检测单元14检测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附着至生物 体(即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处于有效状态),并将检测信号 提供给电源单元15。附着检测单元14包括例如心跳传感器,并在检测 到心跳时输出检测信号。
电源单元15具有电池,并将存储在电池中的电能提供给上述各独 立单元。当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附着至生物体时,即当附着 检测单元14输出检测信号时,电源单元15向通信单元12、数据处理单 元13和附着检测单元14供电。反之,当没有检测信号输出时,电源单 元15仅向附着检测单元14供电,并终止对通信单元12和数据处理单元 13的供电。
接下来,参照图2的流程图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生物体附着式数 据通信设备100的操作加以解释。
首先,在操作开始时,电源单元15向附着检测单元14提供操作电 源,但是不向通信单元12和数据处理单元11供电(步骤Sll)。当开始 向附着检测单元14提供操作电源时,附着检测单元14开始操作,并开 始检测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是否附着至生物体。起初,附着 检测单元14检测到该设备未附着,并保持不输出检测信号的状态。在 该状态期间,通信单元12和数据处理单元13不操作,因此不消耗电能。
接下来,电源单元15确定附着检测单元14是否输出检测信号,即 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是否附着(步骤S12)。
当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附着至生物体时,附着检测单 元14检测到这一情况,并输出检测信号。响应于该检测信号,步骤S12 中电源单元15的确定结果变为"是",电源单元15开始向通信单元12 和数据处理单元13供电,并保持向附着检测单元14供电(步骤S13)。
相应地,通信单元12和数据处理单元13被启动。此后,数据处理 单元13执行数据处理。例如,数据处理单元13从未示出的传感器等采集数据(例如生物信息),并将该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另一方面,通信单元12间歇性地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发送/接收电极
和生物体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例如,当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ioo所附着的生物体直接接
触具有通信功能的外部设备,或用户使用具有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
功能的抽水马桶来冲洗时,该外部设备与通信单元12电连接在一起。 然后,通信单元12与外部设备分别确定所述设备与所述单元之间的通 信成为可能。
当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成为可能时,通信单元12向数据处理单元13 发送关于该情况的通知。
响应于该通知,数据处理单元13经由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通 过通信单元12将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提供给外部设备。此外,数 据处理单元13通过通信单元12接收从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
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当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附着于生物体时,电源单元15 重复执行步骤S12和步骤S13。
当从生物体上移除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时,附着检测 单元14停止发送检测信号,步骤S12中的流程变为"否"并转至步骤 Sll,电源单元15终止向通信单元12和数据处理单元13供电,并保持 向附着检测单元14供电。
根据这种结构,在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附着至生物体 之前,只有附着检测单元14消耗来自电源单元15的电能,从而抑制了 对电源单元15的任何电池消耗。相应地,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并减少 电池更换次数。此外,当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100附着至生物体 时,将来自电源单元15的电能提供给通信单元102、数据处理单元13 以及附着检测单元14,使得数据处理和通信可以正常执行。
应当注意的是,附着检测单元14可以属于不需要外部供电的类 型。这导致从电源单元15向附着检测单元14供电的终止,从而进一步 抑制了电能消耗。
9(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将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实现为人体
附着标签200。
人体附着标签200是附着于人体的微小便携式设备,其中嵌入有 心跳传感器,人体附着标签200存储来自心跳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用户 的心率),并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人体将所存储的数据发送给外部设 备。
如图3所示,人体附着标签200具有电源单元2K数据存储单元 22、控制单元23、发送/接收电路24、发送/接收电极25、绝缘体26、 心跳传感器27以及外壳28。
电源单元21中嵌入有电池21a、调节器21b、电源控制器21c等,电 源单元21令调节器21b将电池21a中存储的电能转换为操作每个单元所 需的电压,并将该电压提供给每个单元。电源控制器21c包括电源控制 处理器等,并响应于由心跳传感器27提供的检测信号来控制调节器21b 的供电操作。
数据存储单元22包括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 器)等,并存储控制单元23的操作程序及其控制数据。数据存储单元 22存储表示由心跳传感器27测量的心率的数据。
控制单元23包括处理器等,根据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程序来 进行操作,并将表示心跳传感器27检测的心率的数据以与例如检测心 跳的时刻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中,作为心跳数据。在 发送数据时,控制单元23对数据存储单元22中临时存储的心跳数据进 行编码,以产生基带信号,并将所产生的基带信号提供给发送/接收电 路24。
控制单元23通过发送/接收电极25和发送/接收电路24经由人体接
收从外部设备提供的数据,并处理这些数据。
发送/接收电路24使用从控制单元23提供的发送目标 (transmission-target)基带信号来调制载波,放大已调制信号,并将 放大后的信号提供给发送/接收电极25。发送/接收电路24通过发送/接 收电极25从外部设备接收信号,对该信号进行解调以产生基带信号,并将所产生的基带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23。
发送/接收电极25经由绝缘体(介电体)26静电耦合(容性耦合) 至人体,向人体发送信号(交流信号),从人体接收交流信号,并将接 收到信号提供给发送/接收电路24。
绝缘体26覆盖并将发送/接收电极25绝缘,使得发送/接收电极25 不直接接触人体(短路),并将发送/接收电极25静电耦合至人体。
心跳传感器27用于检测人体附着标签200附着至人体,并且当检 测到心跳时,将检测信号和表示心率的数据提供给控制单元23。
接下来,参照图4对具有上述结构的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操作加以 解释。
在初始状态下,控制单元23处于待机模式(步骤S21),并将待机 模式指示给电源控制器21c。响应于该指示,电源控制器21c控制调节 器21b将用于待机模式(休眠模式)的低电压操作电压VL提供给控制 单元23,以将仅仅足以保持所存储的数据(难以存储新数据)的待机 电压施加至数据存储单元22,并将允许检测心跳的正常操作电压施加 至心跳传感器27。应当注意的是,不向发送/接收电路24供电。
接下来,控制单元23确定心跳传感器27是否检测到心跳(步骤 S22)。起初,由于人体附着标签200未附着至人体,因此心跳传感器 27未检测到心跳。相应地,步骤S22中的确定结果为"否",电源控制 器21c重复执行步骤S21和步骤S22。
当人体附着标签200附着至人体时,心跳传感器27测量心率,并 将检测信号和计数提供给控制单元23。响应于该检测信号,步骤S22 中控制单元23的确定结果变为"是",控制单元23指示电源控制器21c 将模式从待机模式转变为正常模式(步骤S23)。
响应于该指示,电源控制器21c控制调节器21b将用于正常操作的 高压(高于VL)操作电压VH提供给控制单元23,以将允许存储新数 据并更新已存储数据的正常操作电压施加至数据存储单元22,将允许 检测心跳的正常操作电压施加至心跳传感器27,并将允许发送/接收数 据的操作电压提供给发送/接收电路24。
此后,控制单元23周期性地将由心跳传感器27检测的心率作为心跳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中。控制单元23保持待机,直到建立了 通过发送/接收电路24的用于数据传送的信号路径为止。
当建立了人体附着标签200与外部设备之间经由作为通信介质的 人体的信号路径时,发送/接收电路24检测到该情况,并通知控制单元 23。控制单元23读取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心跳数据,对该心跳数
据进行编码以产生基带信号,并将所产生的基带信号提供给发送/接收 电路24。发送/接收电路24使用所提供的基带信号来调制载波,以产生 发送信号,放大发送信号,并将放大的信号提供给发送/接收电极25。
发送/接收电极25通过静电耦合将所提供的发送信号提供给人体, 并经由作为介质的人体来将该信号发送给目的地外部设备。
当心跳传感器27输出检测信号时(即当人体附着标签200正附着 于人体时),控制单元23重复执行步骤S22和步骤S23。
当从人体移除人体附着标签200时,心跳传感器27变为不能检测 到心跳,并终止输出检测信号。控制单元23检测到该情况(步骤S22 为"否"),并将模式转变为待机模式(步骤S21)。
当模式转变为待机模式时,控制单元23指示电源单元21的电源控 制器21c将模式改变为待机模式。响应于该指示,如同初始状态一样, 电源控制器21c控制调节器21b将用于待机模式的低压操作电压VL提 供给控制单元23,以将仅仅足以维持所存储的数据的待机电压施加至 数据存储单元22,并将允许检测心跳的正常操作电压施加至心跳传感 器27。电源控制器21c终止向发送/接收电路24供电。
此后,重复相同的电源控制过程。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的人体附着标签200通过心跳传感器27来 监控对人体的附着,并根据对人体的附着状态来执行电源控制。相应 地,当人体附着标签200未附着至用户时,终止对无需操作的各单元的 供电,或者提供低电压/低功率以尽可能将必要功能抑制到最低限度。 因此,可以减少人体附着标签200的电能消耗,并减少电池21a的消耗。
如图5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心跳传感器27可以包括例如薄 板(thin-tabular)永磁体121、支撑永磁体—121的多个弹性构件(例如 弹簧)122、天线125、谐振电路126以及整流/平滑电路127。永磁体121被支撑在形成于衬底123(如树脂衬底等)中的开口124 内。天线125 (如线圈)形成在衬底123的开口124周围。天线125连接 至谐振电路126和整流/平滑电路127。在电路模块128中,形成从数据 存储单元22到发送/接收电极25的单元,并将整流/平滑电路127的输出 信号作为检测信号提供给电路模块128。
适当地调整并设置永磁体121的重量和弹性构件122的弹性常数、 数目和布局。更具体地,将谐振频率设置为50Hz至80Hz左右,使得当 人体附着标签200附着至人的胸部时,永磁体121与由人的心跳导致的 体表振动和由呼吸导致的振动产生谐振。此外,谐振电路126被设置为 具有50Hz至80Hz左右的谐振频率。
接下来,对采用上述结构的具有心跳传感器27的人体附着标签 200的操作加以解释。
当人体附着标签200未附着至人体时,永磁体121不振动,因此天 线125的输出信号几乎为0V。相应地,整流/平滑电路127的输出也为 0V,没有检测信号输出。
相反,当人体附着标签200附着至人的胸部等部位时,永磁体121 与由心跳或呼吸导致的体表振动产生谐振,永磁体121以相对较大的方 式振动。相应地,来自永磁体121的磁通量穿过天线125,在天线125 处产生感生电动势。该感生电动势的频率实质上等于谐振电路126的谐 振频率,谐振电路126对由心跳导致的信号进行放大,衰减噪声频率并 输出信号。整流/平滑电路127对从谐振电路126输出的交流信号进行整 流和平滑,并将该信号提供给电路模块128中的控制单元23。
根据上述结构,心跳传感器27在无需供电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标 签200的附着/分离来输出检测信号。因此,当标签200未附着于人体时, 可以进一步抑制电能消耗。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式对本发明做出改变 和修改。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心跳传感器27用于检测人体附着标签200 的附着状态,但是,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如图6所示, 配置加速度传感器31来代替心跳传感器27,检测当标签附着于人体时的加速度,根据所检测的加速度来控制电源。此外,配置热传感器或
温度传感器31来代替心跳传感器27,检测来自人体的热量或体温,并 根据检测结果来控制电源。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3对从附着检测单元14 (如心跳传感 器27)输出的检测信号做出响应,并指示电源控制器21c控制电源状态。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去除电源控制 器21c,控制单元23可以直接控制调节器21b。
此外,可以将从附着检测单元14输出的检测信号提供给电源控制 器21c,电源控制器21c可以以独立于控制单元23的方式来控制调节器 21b的操作。操作过程与图2和4中所示的操作过程相同。
接下来,给出对本发明的人体附着标签200的使用示例的解释。
(第一使用示例)
预先将用户ID (识别信息)存储在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数据存储 单元22中。
另一方面,连接至图8所示的计算机300的鼠标301上配置有电极 302,从而用户可以不知不觉地接触电极。电极302经由通信线缆303 连接至I/0设备(输入/输出设备)311。 1/0设备311具有与人体附着标 签200的发送/接收电路24执行串行通信的功能。处理器312经由I/0设 备311与人体附着标签200进行通信,并可以经由通信单元313与网络 400上的设备进行通信。
当人体附着标签200所附着的用户操纵鼠标301时,用户不知不觉 地接触电极302,人体附着标签200的发送/接收电路24和计算机300的 1/0设备311通过发送/接收电极25、人体、电极302和线缆303连接在一 起。
相应地,实现了计算机300的处理器312与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控 制单元23之间的通信。然而,经由作为介质的人体,控制单元23通过 发送/接收电路24和发送/接收电极25将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用户 ID发送给处理器312。处理器312基于从人体附着标签200提供的用户 ID来执行用户认证。当认证失败时,处理器312不执行与人体附着标签200的通信过程,或忽略从人体附着标签200发送来的处理命令等。 计算机300中的存储器314存储用户ID与该用户ID所指定的用户 能够访问的数据或文件之间的对应表。将该对应表存储在禁止外部访 问的存储区中。
当认证成功时,处理器312使用用户ID作为关键字来查找对应表, 并确定可访问的数据或文件。此后,处理器312允许用户访问存储器314
中存储的数据和文件中该用户具有访问授权的数据或文件。
另一方面,人体附着标签200始终采集用户的生物数据(如心率、 心电图、体温和血压),并将该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中。当人体 附着标签200连接至计算机300时,人体附着标签200将这些数据和处理 命令发送至计算机300。响应于该处理命令,处理器312对接收到的生
物数据进行处理。
例如,处理器312将接收到的生物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14中,获取 生物数据的历史,并在显示单元315上显示历史信息,并且,当检测到 与历史信息相比的任何变化或异常时,在显示单元315上显示与其相关 的通告。或者,处理器312经由通信单元313和网络400将这些数据提供 给专门站点(ASP,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从服务器接收诊断 数据,并在显示单元315上显示诊断数据。
(第二使用示例)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计算机300,当用户接触计算机300时,可以根 据用户的偏好来改变计算机300的设置。以下将给出这种情况的解释。
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数据存储单元22预先以与用户的设置信息相 关联的方式来存储用户ID。
当用户认证成功时,计算机300的处理器312读取其自身的设置信 息(各种设置参数),并将这些参数发送至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控制单 元23。控制单元23将接收到的设置信息(用于恢复的设置信息)保存 在数据存储单元22中。
接下来,控制单元23将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设置信息(即与 用户偏好匹配的设置信息)发送给处理器312。处理器312根据被告知的设置信息来重新配置计算机300。此后,用户可以以通常使用的设置
状态来使用计算机300。
当用户结束使用计算机300时,用户向处理器312指示"结束"。 响应于该指示,处理器312请求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控制单元23发送数 据存储单元22中保存的设置信息。控制单元23对该请求做出响应,读 取数据存储单元22中保存的用于恢复的设置信息,并将该设置信息发 送给计算机300的处理器312。处理器312根据接收到的设置信息来重新 配置计算机300。相应地,计算机300返回原始设置状态。
(第三使用示例)
当计算机300执行的数据处理完成时,可以将数据处理的结果等 存储在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数据存储单元22中。当用户下次使用计算机 300时,处理器312可以使用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 的先前的数据来进行数据处理。以下将给出对这种情况的解释。'
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数据处理单元22存储 用户ID和计算机300执行的数据处理的结果(数据处理结果信息)。
当人体附着标签200所附着的用户接触鼠标301时,用户接触电极 302,使得人体附着标签200的发送/接收电路24和计算机300可以进行 数据通信。
控制单元23将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用户ID发送给计算机300 的处理器312。处理器312基于所发送的用户ID来执行用户认证。当用 户认证成功时,处理器312将关于该情况的通知发送给人体附着标签 200的控制单元23。响应于该通知,控制单元23将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 储的数据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处理器312。处理器312基于接收到的数 据处理结果信息来执行数据处理。
当程序到达预定检验点或完成预定过程时,处理器312将数据处 理结果发送给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控制单元23。控制单元23将接收到的 数据处理结果作为数据处理结果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中。
数据处理的内容是任意的。这种数据处理结果的一个示例是与玩 游戏(计算机游戏)有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存储单元22存储例如状态(报告)信息、 游戏进展(例如游戏已进展到哪个阶段)、用于设置游戏场景的信息(例 如玩家获得的角色、点数和项目等的各种参数信息),作为数据处理结
果{曰息o
例如,当人体附着标签200所附着的玩家操纵鼠标301时,人体附 着标签200的发送/接收电路24与计算机300变为能够互相通信,人体附 着标签200的控制单元23将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用户ID发送给计 算机300的处理器312。处理器312基于所发送的用户ID来执行用户认 证。当用户认证成功时,处理器312将关于该情况的通知发送给控制单 元23。控制单元23从数据存储单元22中读取状态信息,并将该信息发 送给处理器312。
处理器312基于接收到的状态信息来继续游戏(换言之,处理器 312基于接收到的状态信息来重建游戏场景,然后继续游戏)。
当游戏进展并达到预定进展水平(即预定保存点)时,处理器312 将此刻的游戏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23。控制单元23覆写数据存储 单元22中的状态信息,并将接收到的状态信息保存在数据存储单元22 中。
根据这种保存方案,自动将状态信息保存在人体附着标签200中, 并在下次玩游戏时自动将该状态信息从人体附着标签200提供给计算 机300。因此,用户可以享受游戏而无需进行恼人的保存操作。
应当注意的是,可以将多个游戏的状态存储在人体附着标签200 的数据存储单元22中,在这种情况下,当游戏进展需要时,计算机300 的处理器312将正在运行的游戏的游戏ID发送给人体附着标签200的 控制单元23。控制单元23从数据存储单元22中读取与所发送的游戏ID 相对应的状态信息,并将该状态信息提供给处理器312。当游戏进展并 达到预定进展水平(即预定保存点)时,处理器312将正在运行的游戏 的游戏ID和游戏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23。控制单元23以与接收 到的游戏ID相关联的方式将接收到的状态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 22中。
此外,在使用游戏媒介(play medium)的游戏(例如日本弹球)中,可以将人体附着标签200用作存储所持有的游戏媒介的数目的介质。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把钱存在游戏媒介出租设备(计算机300) 中时,处理器312将表示与所存的钱数相对应的游戏媒介数目的数据通 知给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控制单元23。控制单元23将表示所通知的数目 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中。当已在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了游 戏媒介的数目之后,可以用增加了附加数目的总数替换该数目。
当用户使用游戏机(计算机300)来玩游戏时,人体附着标签200 的控制单元23将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游戏媒介的数目通知给游戏 机。游戏机的处理器312允许发放(出借)至多由人体附着标签200通 知的数目的游戏媒介。当游戏机发放游戏媒介时,处理器312将所发放 的游戏媒介的数目通知给控制单元23,控制单元23以使游戏媒介数目 减少与所发放数目相对应的游戏媒介数目的方式,来更新数据存储单 元22中存储的游戏媒介数目。
当用户指示游戏机或结算机(计算机300)保存游戏媒介时,对 游戏媒介的数目进行计数,并将计数值通知给控制单元23。控制单元 23将所通知的游戏媒介数目添加至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游戏媒介 数目。
(第四使用示例)
当计算机300的数据处理完成时,可以将表示数据处理结果等的 数据存储在网络400上的任意存储设备中,并且可以将该存储设备的地 址和认证信息存储在人体附着标签200的数据存储单元22中。在这种情 况下,当用户下次使用计算机300时,处理器312从人体附着标签200 获取网络400上的存储设备的地址和认证信息。处理器312基于所获取 的信息,从该存储设备中读取表示数据处理结果等的数据,并使用所 读取的数据来继续数据处理。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使用任意计算机300来执行连续的数据处理。 此外,可以在任意其他情形下使用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 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所采集和传送的数据的种类和格式是可选的。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人体,而且还广泛适用于经由生物体来 发送/接收数据的数据发送/接收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给出了对发送/接收电极25通过静电(电容) 耦合经由绝缘体26接触人体的情况的解释,但是,发送/接收电极25 可以直接接触人体,并且可以根据所要发送/接收的信号的种类来选择 电极的形式。
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较宽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其做出各 种实施例和改变。上述实施例意在示意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 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由实施例来限定。在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内以及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等价物的意义下做出的各 种修改应当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3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8-094385的优先权,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发明内容。 将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全部并入于此以作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附着于生物体,并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包括通信单元,通过作为介质的生物体来执行通信;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数据通信;附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是否附着至所述生物体;以及电源单元,其中当所述附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附着至所述生物体时,所述电源单元向所述通信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和所述附着检测单元提供操作电源,当所述附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未附着至所述生物体时,所述电源单元至少终止或抑制对所述通信单元的供电。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附着检测单元包括心跳传感器;并且当所述心跳传感器检测到心跳时,所述电源单元向所述数据处理 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供电,当所述心跳传感器未检测到心跳时,所述 电源单元至少终止或抑制对所述通信单元的供电。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心跳传感器包括磁体;弹性构件,以所述磁体能够与体表振动产生谐振的方式来支撑所 述磁体;天线,产生感生电动势,所述感生电动势源自所述磁体的振动;以及输出所述天线的所述感生电动势的电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附着检测单元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当所述 数据通信设备附着至所述生物体时的加速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附着检测单元包括热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还包括 生物信息采集单元,采集附着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的人员 的生物信息,其中当所述附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未 附着至所述生物体时,所述电源单元终止或抑制对所述生物信息采集 单元的供电;并且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生物信息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 述外部设备。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单元,存储用户设置信息和认证信息,所述用户设置信息用于将计算机设置为预定设置状态,其中当能够与作为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计算机进行通信时,所述数据 处理单元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当认证成功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从所述计算机发送的、表示所述计算机此刻的设置状态 的恢复设置信息保存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将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 的用户设置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并且响应于来自所述计算机的关 于处理完成的通知,将所保存的恢复设置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单元,存储数据处理结果信息和认证信息,所述数据处理结果 信息是计算机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处理结果,g巾当能够与作为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计算机进行通信时,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计算机,当认证成功时,所述数 据处理单元将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数据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 所述计算机,并且当从所述计算机接收到当前数据处理的处理结果时,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当前数据处理的处理结果作为数据处理 结果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
9. 一种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 信设备附着于生物体,并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生物体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装置,通过作为介质的生物体来执行通信;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数据通信;附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是否附着至 所述生物体;以及 电源装置,其中当所述附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附 着至所述生物体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通信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 置和所述附着检测装置提供操作电源,当所述附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 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未附着至所述生物体时,所述电源装置 至少终止或抑制对所述通信装置的供电。
全文摘要
一种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单元,通过作为介质的生物体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数据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同外部设备发送/接收数据;如心跳传感器之类的附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生物体附着式数据通信设备是否附着至生物体;以及电源单元。当所述附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备附着至所述生物体时,电源单元向通信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提供操作电源,当附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备未附着至生物体时,电源单元终止或抑制对这些单元的供电。相应地,抑制了电能消耗,并防止了电源的消耗。
文档编号G05B19/04GK101551648SQ200910130269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大本能久, 宫崎真一, 松井修, 神谷浩 申请人:Nec软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