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945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适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液态生物样本的培养及收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的液态生物培养器一般为采用压缩机的恒温箱或者水浴锅,也有采用制冷片的恒温器。但是这类型的恒温器体积偏大,不方便观测被培养物或实际操作,成本较大,操作流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采用半导体制冷,电阻丝加热的方式来实现温度的恒定,具有组件体积小、构造简单和成本便宜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罐、基座、电源、温控器、加热电阻、制冷片,其特征在于培养罐安装于基座上,基座内部分别有电源、温控器、加热电阻、 制冷片。基座上设置有与玻璃培养罐子相互对应的凹槽,培养罐嵌入式安装于基座的凹槽内。基座的内部分别安装电源、温控器、加热电阻、制冷片。基座的内部的电源、温控器、加热电阻、制冷片通过电路线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培养罐;2、基座;3、电源;4、温控器;5、加热电阻;6、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质在线氨氮恒温混合测量装置包括培养罐(1)、基座(2)、电源(3)、温控器(4)、加热电阻(5)、制冷片(6)。培养罐(1) 一般为透明玻璃材质,以便于实时观测培养液的状态。基座O)多采用铝质金属材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导热及恒温功效。基座( 上部设置有与培养罐(1)相互吻合的凹槽,培养罐(1)嵌入式安装在基座O)的凹槽内,由此保证培养罐(1)内的温度得以适时的迅速调节。基座O)内部安装有电源(3)、温控器0)、加热电阻(5)、制冷片(6)四组部件。 电源⑶一般采用24V电池,电池通过电路线与温控器⑷、加热电阻(5)、制冷片(6)相互连接。温控器(4)利用碟型双金属片在温度作用下产生瞬间跳动的原理,通过机构的作用, 使触点迅速动作,达到断开或接通电路的目的,从而实现控制加热电阻(5)和制冷片(6)实时工作的目的。[0018] 本具体实施方式
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 具体各项权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包括包括培养罐(1)、基座O)、电源(3)、温控器 G)、加热电阻(5)、制冷片(6),其特征在于培养罐(1)安装于基座(2)上,基座内部分别有电源(3)、温控器(4)、加热电阻(5)、制冷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 上设置有与培养罐(1)相互对应的凹槽,培养罐(1)嵌入式安装于基座O)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⑵的内部分别安装电源(3)、温控器(4)、加热电阻(5)、制冷片(6)。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⑵内部的电源(3)、温控器0)、加热电阻(5)、制冷片(6)通过电路线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包括培养罐、基座、温控器、加热电阻、制冷片。其优点是采用半导体制冷,电阻丝加热,以及温控器调控温度的方式来实现温度的恒定,具有组件体积小、构造简单和成本便宜的优点。
文档编号G05D23/30GK202306356SQ20112029161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袁恒 申请人:北京尚洋东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