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998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量搅拌设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计量搅拌设备是配料领域较为普遍的生产设备,例如,干粉砂浆的生产线就包括计量和搅拌工序,目前,计量和搅拌方式多为半自动,通过手动补料等方式来操作,容易造成计量偏差,而且这种计量偏差由于无法修正会导致配比不精确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计量准确、稳定可靠、高智能化的计量搅拌设备控制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需求市场。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计量准确、稳定可靠以及产业化成本低的计量搅拌设备控制系统。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量搅拌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计量模块、搅拌模块和PLC控制系统,所述计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搅拌模块,且计量模块和搅拌模块均由PLC控制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现场控制,所述计量模块的现场设备包括料斗、称重传感器和电磁阀,所述料斗的一侧设置有一附加料斗,且该附加料斗连接一平衡仓,所述称重传感器自动计量并将计量信号传信于PLC控制系统,PLC 控制系统依据计量信号和设定值进行相关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料斗和附加料斗的电磁阀的启闭实现定量送料,用于保持设定的流量,所述搅拌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螺旋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计量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搅拌模块的现场设备包括一混合搅拌机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依据PLC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混合搅拌机动作,所述PLC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现场控制,用于对计量搅拌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计量模块的现场设备还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 PLC控制系统控制该驱动电机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仓内设置有若干间隔的计量小仓,依据PLC控制系统的补料指令进行多个计量小仓的开仓补料实现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仓内还设置有自动传感器,自动传感器自动感应若干计量小仓的物料信号并传信于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注满每一计量小仓。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处还设置有料位计,该料位计自动感应料位信号并传信于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开启和关闭状态的切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PLC控制系统对计量模块和搅拌模块的现场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依据现场操作进行自动定量进料和补料实现平衡,大大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保证配比精度,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计量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计量搅拌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计量模块、搅拌模块和PLC控制系统,计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搅拌模块,且计量模块和搅拌模块均由PLC控制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现场控制,计量模块的现场设备包括料斗、称重传感器和电磁阀,料斗的一侧设置有一附加料斗,且该附加料斗连接一平衡仓,称重传感器自动计量并将计量信号传信于PLC控制系统,PLC 控制系统依据计量信号和设定值进行相关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料斗和附加料斗的电磁阀的启闭实现定量送料,用于保持设定的流量,搅拌模块的输入端设置有螺旋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计量模块的输出端,搅拌模块的现场设备包括一混合搅拌机和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依据PLC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混合搅拌机动作,PLC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现场控制,用于对计量搅拌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计量模块的现场设备还包括一驱动电机, PLC控制系统控制该驱动电机动作,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人为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仓内设置有若干间隔的计量小仓,依据PLC控制系统的补料指令进行多个计量小仓的开仓补料实现平衡,补料的部分通过计量小仓的一次计量和称重传感器的二次计量,能够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仓内还设置有自动传感器,自动传感器自动感应若干计量小仓的物料信号并传信于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注满每一计量小仓,用以保证连续不间断的流量供应。

在本实施例中,料斗处还设置有料位计,该料位计自动感应料位信号并传信于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开启和关闭状态的切换,用以实现自动定量进料,便于后续的混合搅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PLC控制系统对计量模块和搅拌模块的现场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依据现场操作进行自动定量进料和补料实现平衡,大大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保证配比精度,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