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驱动电路、唤醒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7897阅读:1644来源:国知局
唤醒驱动电路、唤醒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唤醒驱动电路、唤醒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全局信号是整车上重要的信号,信号类型为短时的脉冲信号,全局信号一般都作为子系统的唤醒信号,所以全局信号的唤醒电路设计尤为重要。

请参考图1,为全局信号的一种波形图,现有技术中,通过唤醒电路输出一个常高的电平给到子系统负载电路,从而对负载电路提供驱动使能信号,继而唤醒负载驱动电路,以使负载驱动电路上电进行工作,进而整个系统被唤醒;当全局信号为低电平时,负载电路处于休眠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请参考图2,为现有的唤醒电路原理示意,在全局信号VEN的高低电平的状态下,使得负载电路1处于唤醒工作或休眠状态。由于全局信号VEN是通过线束进行传输,线束容易短地,从而电源电压VDD会使得晶体管T1处于常开状态,继而,电源电压VDD向负载电路1提供常高电平,使得子系统负载驱动电路无法进入休眠模式,对整个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整车的电池的电量被快速消耗掉,待机时间短。

如何实现在线束短地时能够有效地向子系统负载电路提供低电平以使子系统负载驱动电路进入休眠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驱动电路、唤醒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以解决如何实现在线束短地时能够有效地向子系统负载电路提供低电平以使子系统负载驱动电路进入休眠模式的问题。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驱动电路,包括:

全局信号开关电路,用于实现全局信号的高低电平转换,向负载电路提供全局信号;传递电路,设置在全局信号开关电路和负载电路之间,用于在全局信号提供低电平信号时依次进行充电和放电过程。

可选地,传递电路包括:存储电容,用于连接至全局信号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负载电路的使能端之间;放电电阻,连接至存储电容和地之间,用于对存储电容进行放电。

可选地,放电电阻包括:第一电阻,连接至存储电容的一端和地之间;第二电阻,连接至存储电容的另一端和地之间。

可选地,全局信号开关电路包括:受控开关,其第一极用于连接至电源电压;其第二极连接至传递电路;第三电阻,连接至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控制极之间;第四电阻,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其另一端用于输入全局信号。

可选地,全局信号开关电路还包括:二极管,其阳极用于连接至电源电压,其阴极连接至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系统,包括:

全局信号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全局信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唤醒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全局信号,用于驱动负载电路。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子系统,包括:

全局信号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全局信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唤醒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全局信号,用于驱动负载电路;负载电路,其唤醒使能端连接至唤醒驱动电路,负载电路在唤醒使能端接收到唤醒驱动电路提供的使能信号后切换至唤醒或休眠模式。

可选地,负载电路在唤醒使能端接收到使能信号的高电平后切换至唤醒模式;负载电路在唤醒使能端接收到使能信号的低电平后切换至休眠模式。

可选地,唤醒使能端还用于接收负载电路的控制器提供的控制器工作电位。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驱动电路、唤醒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由于在全局信号开关电路和负载电路之间设置有传递电路,在全局信号提供低电平信号时依次进行充电和放电过程,从而使得传递电路能够将电位拉低,以使得线束短地时能够有效地向子系统负载电路提供低电平以使子系统负载驱动电路进入休眠模式。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传递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和放电电阻,从而使得存储电容能够在电平突变时快速完成充电过程,而后通过放电电阻释放存储电容中的电荷,进而实现了电位拉低的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局信号的一种波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唤醒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唤醒驱动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唤醒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车载电子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为了实现在线束短地时能够有效地向子系统负载电路提供低电平以使子系统负载驱动电路进入休眠模式,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唤醒驱动电路,请参考图3a,为该唤醒驱动电路原理示意图,该唤醒驱动电路包括:全局信号开关电路2和传递电路3,其中:

全局信号开关电路2用于实现全局信号VEN的高低电平转换,向负载电路1提供全局信号VEN

结合图3a和图3b,其中,图3b为一种唤醒系统原理示意图,传递电路3设置在全局信号开关电路2和负载电路1之间,用于在全局信号VEN提供低电平信号时依次进行充电和放电过程。在具体实施例中,传递电路3可以通过存储电容的充放电来实现。

请参考图3a,传递电路3可以包括:存储电容C和放电电阻,其中:存储电容C用于连接至全局信号开关电路2的信号输出端和负载电路1的使能端之间;放电电阻连接至存储电容C和地之间,用于对存储电容C进行放电。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放电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电阻R1连接至存储电容C的一端和地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至存储电容C的另一端和地之间,在存储电容C充满电后,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向地释放电荷,从而拉点电容的电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全局信号开关电路2包括:受控开关T1(例如可以是开关晶体管)、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开关晶体管T1,其第一极用于连接至电源电压VDD;其第二极连接至传递电路3,用于向传递电路3传输全局信号VEN;第三电阻R3连接至开关晶体管T1的第一极和控制极之间;第四电阻R4,其一端连接至开关晶体管T1的控制极,其另一端用于输入全局信号VEN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全局信号开关电路2还包括:二极管D1,其阳极用于连接至电源电压VDD,其阴极连接至开关晶体管T1的第一极。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唤醒系统,请参考图3b,该唤醒系统包括:全局信号产生电路10和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唤醒驱动电路20,用于接收全局信号VEN,用于驱动负载电路。其中,全局信号产生电路10用于产生全局信号VEN,在具体实施例中,全局信号产生电路10可以采用现有的电路结构,图4仅为示例性地描述了一种电路结构。

本实施还公开了一种车载电子系统,请参考图4,该车载电子系统包括:全局信号产生电路10、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唤醒驱动电路20和负载电路1,唤醒驱动电路20用于接收全局信号VEN,用于驱动负载电路。其中,全局信号产生电路10用于产生全局信号VEN,在具体实施例中,全局信号产生电路10可以采用现有的电路结构;负载电路1为车载电子系统的电子电路,其唤醒使能端连接至唤醒驱动电路20,负载电路1在唤醒使能端接收到唤醒驱动电路20提供的使能信号后切换至唤醒或休眠模式。具体地,负载电路1在唤醒使能端接收到使能信号的高电平后切换至唤醒模式;负载电路1在唤醒使能端接收到使能信号的低电平后切换至休眠模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唤醒使能端还用于接收负载电路的控制器提供的控制器工作电位VCPU,从而,在唤醒使能端接收到使能信号的高电平唤醒负载电路1工作后,可以将负载电路1的控制器提供的控制器工作电位VCPU提供至负载电路1的唤醒使能端,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持负载电路1的唤醒模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文对上述唤醒驱动电路、唤醒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在全局信号产生电路10产生全局信号VEN的高电平时,导通晶体管T1,电源电压VDD通过导通的晶体管T1传输置负载电路1的唤醒使能端,从而唤醒负载电路1,使得负载电路1处于唤醒模式;在负载电路1唤醒后,其控制器的工作电位VCPU也可以输入至负载电路1的唤醒使能端,从而更好地维持负载电路1的唤醒模式。此外,存储电容C在一次脉冲突变(如下降沿)到来时,会瞬间充电,抬高电位,从而使得存储电容C继续维持高电平,使得负载电路1继续维持唤醒模式,而后,存储电容C两端的电荷通过放电电阻释放到地,从而拉低存储电容C的电位,当存储电容C的电位降至负载电路1的唤醒使能端所需的唤醒电位时,负载电路1进入休眠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驱动电路、唤醒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由于在全局信号开关电路和负载电路之间设置有传递电路,在全局信号提供低电平信号时依次进行充电和放电过程,从而使得传递电路能够将电位拉低,以使得线束短地时能够有效地向子系统负载电路提供低电平以使子系统负载驱动电路进入休眠模式。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传递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和放电电阻,从而使得存储电容能够在电平突变时快速完成充电过程,而后通过放电电阻释放存储电容中的电荷,进而实现了电位拉低的过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