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驱动器冲过极限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811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驱动器冲过极限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防止驱动器冲过极限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沙发和电动床等用到的驱动器,通常会有两个极限开关,以控制驱动器到达两端极限时停止动作;如图1所示,其中是驱动器中用到的一种极限开关电路;如图2所示为通常的控制盒电路。此电路的缺点:因为控制盒的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根据LS1,LS2的电平信号判断驱动器是否到达极限,若到极限,将对应的KS1,KS2的电位拉低,从而关断对应的K1和K2,停止对马达的供电(M+,M-之间电压为0);万一控制盒控制单元(一般是MCU或其他逻辑电路)判断错误,就会出现到极限位置不停止而冲出极限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驱动器冲过极限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器马达的M+端通过开关K1、三极管Q1和电阻R1连接,电阻R1、R3串联后和控制单元的KS1端连接,驱动器马达的M-端通过开关K2、三极管Q2和电阻R2连接,电阻R2、R4串联后和控制单元的KS2端连接,驱动器的极限端子LS1、LS2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R3之间和电阻R2、R4之间,极限端子LS1、LS2另一端分别连接极限开关S1、S2。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驱动器冲过极限的控制电路对应通过MCU控制电机运转的控制器,避免由于MCU当机或其他逻辑或软件错误,造成的驱动器冲出极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驱动器的极限开关电路电路图;

图2是现有的控制盒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驱动器冲过极限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驱动器冲过极限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器马达的M+端通过开关K1、三极管Q1和电阻R1连接,电阻R1、R3串联后和控制单元的KS1端连接,驱动器马达的M-端通过开关K2、三极管Q2和电阻R2连接,电阻R2、R4串联后和控制单元的KS2端连接,驱动器的极限端子LS1、LS2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R3之间和电阻R2、R4之间,极限端子LS1、LS2另一端分别连接极限开关S1、S2。

控制原理如下:

为了说明方便理解,假定S1开关为上极限开关(向上运行碰到此开关停止),S2开关为下极限开关(向下运行碰到此开关停止)。

当极限开关S1没有按下,极限端子LS1的电平为高电位,控制单元认为驱动器没有到达极限上极限,将KS1端置为高电位,对应的开关K1触点吸合(触点1与3接通),驱动器M-端与VCC接通,M+与GND接通,从而使驱动器马达向上方向运行;当运行到上极限,触碰到极限开关S1, S1开关闭合,极限端子LS1的电平为低(因为与GND接通),控制单元认为到达上极限,将KS1变为低电位,对应的开关K1触点断开(触点1与3断开),驱动器马达M-端及M+端均与GND接通,马达停止运转。

同理,向下运行时,碰到极限开关S2停止。

上面所述与改进前的原理是一致的;但是改进前的方案,当马达运行到上极限后,控制单元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是MCU当机)KS1并没有将KS1置低,马达继续运转,从而冲出极限;改进后的本方案,即使KS1仍为高,但是因为LS1是低电位(极限S1按下闭合,LS1端与GND接通),通过R1将Q1基极拉低,从而达到停止马达运转的目的。同理,当马达运行到下极限后,也能保证马达停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